2020下学期高一创新实验班语文质量检测卷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
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
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
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
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
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
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
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梁纨绔。
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
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
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诪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
只是他们不懂这冖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
来维肖而不维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
“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
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
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里“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
思写得比唐人透澈,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
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
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鄙薄宋诗的明代作
者对这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傯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
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
(摘编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材料二
唐代为吾国诗之盛世,宋诗既异于唐,故褒之者谓其深曲瘦劲,别辟新境;而贬
之者谓其枯淡生涩,不及前人。实则平心论之,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过于宋
唐人以种种因缘,既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宋人欲求树立,不得不自出机杼,变唐
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尽。
唐宋诗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
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就内
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然此中实各有利弊,
故宋诗非能胜于唐诗,仅异于唐诗而已。
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惟杜甫多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