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6 12: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

A.结束分离,完成统一
B.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供隋炀帝巡游江都
D.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2.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A.贞观之治
B.大运河开通
C.安史之乱
D.隋朝的统一
3.《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
B.
C.
D.
4.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①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隋朝统一全国
C.隋朝开始开凿大运河
D.隋朝灭亡
5.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特权
6.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结束长期分裂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隋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
B.陈后主荒于政事
C.统一全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D.隋朝军队英勇善战
7.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赵构
8.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十分严重
9.“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该材料评价的是(

A.隋朝再次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
B.唐都长安是全国经济中心
C.隋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D.北宋在地方设置了转运使
10.隋朝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A.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海河、黄河、乌江、长江、钱塘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D.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11.隋文帝把都城定在
A.洛阳
B.长安
C.余杭
D.江都
二、综合题
12.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修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1)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开凿的?开凿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2)哪个字母代表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分别写出字母A和B的古今名称。
(3)开通的运河的作用是什么?
13.隋朝虽国祚短暂,却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请回答:
(1)隋朝是哪年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的?
(2)隋朝创立的什么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0BBBAA
CAACC
11.B
12.(1)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C
余杭、杭州
涿郡、北京
(3)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13.(1)589年。
(2)科举制。
(3)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