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6 21: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五单元
第17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
2.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相关资料了解双龙洞各景点的特点。
3.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同学们,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导入新知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了解外洞,体会双龙洞的“雄”
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呢?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
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
1.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了解路线,体会双龙洞的“险”
2.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3.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
4.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4.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1.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
了解内洞,感受内洞的“奇”
3.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种,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
(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4.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
(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奇特,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课后大家要认真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好好欣赏欣赏。有机会,你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游。
课堂总结
叶老曾说:“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听到的,看到的,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今天从这一篇课文,我们有所领悟。
课后练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