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3、初步学会分析简单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小棒40根。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1、教师谈话,由小猴子喜欢吃桃,到小猴子摘桃,并由电子书动态呈现情境。
由小猴子喜欢吃桃的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由小猴子摘桃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并引出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那谁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水果呢?生:喜欢吃桃子。师:同学们说得对!小猴子喜欢吃桃子,你们知道吗?小猴子还是一个爱劳动的好朋友,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个小猴子摘桃的问题。电子书动态呈现小猴子摘桃的情境。
2、让学生观察情境,了解信息,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给学生充分提问题,并讨论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机会,培养问题意识,并生成要研究的问题。
师:从刚才的情境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小猴子摘了16个桃子。生2:树上还剩20个。师:根据已知的两个数据,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两个问题:(1)剩下的比摘的多(或少)多少个?(2)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对学生提的问题给予肯定,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问题(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如果能算出来,给予激励性评价。
3、提出今天重点解决的问题,把问题情境转化为括线图,提出可以怎样解答?学生讨论后,列出加法算式:16+20
把问题情境转化括线图,使学生直观了解摘下的、还剩下的与原来有多少个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解决“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把情境中的信息和问题用括线图表示出来。点击电子书问题中的“?”呈现括线图。师:观察括线图,你能说一说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答吗?生:摘下的16个和树上还剩的20个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来有的个数。师:怎样列式呢?
二、自主学习1、提出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的要求,给学生充分操作和计算的时间。
为学生提供在已有知识和经验背景下动手操作、计算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下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
学生操作方法的展示,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交流,又为形成口算方法提供活动经验。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可能出现:(1)我是边摆边算的。1捆小棒是10根,20就摆2捆小棒,16
就摆1捆零6根,合起来,就是3捆零6根,20+16=36。(2)
我先摆再想的。先摆出2捆小棒,再摆1捆零6根,把整捆的放在一起,是3捆零6根,就是36根。所以20+16=36。(3)我摆小棒以后这样想:2捆加1捆就是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3个十加6个一就是36,所以20+16=36。如果方法(3),学生说不出,教师可启发:师:把2捆和1捆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呢?生: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
3、教师谈话,总结大家摆小棒计算的特点,提出“不摆小棒你会计算吗”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交流、讨论的活动中,使学生经历由动手操作到形成“想算”的过程,学会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摆小棒算出20+16=36。你们发现了吗?大家摆小棒的时候,都是先把整捆的加在一起,也就是先算20+10。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不摆小棒,你会计算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说:(1)先算20+10等于30,再算30+6=36。(2)这样想:16里面有1个十,6个一,把16分成10和6,先算20加10等于30,再算30+6=36。……学生说出方法(2),教师给予关注,进行对话并板书。师:你的想法是不是这样……边说边完成板书: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
三、尝试应用补充两道题:36+4030+64先让学生说一说各题的得数的十位上得几,再计算。
先交流得数十位上是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看这两道题。谁能马上说出每道题得数的十位上是几?学生回答后,自己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答,再独立计算,然后再交流。
考查简单问题理解、掌握情况。
师:大家看练一练第1题,谁能说一说幼儿园一共有多少皮球?学生讨论后,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2、练一练第2题,鼓励学生说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自主解答。
简单加法计算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同学们看41页第2题,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学生讨论后,自己列式计算。
3、练一练第3题,采取自由结组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看谁能很快地把小动物送到家。
学生大都喜欢小动物,让他们帮助小动物做事是每名学生乐此不疲的事情。采取这样的练习形式,也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邻近的3个同学为一组,每个人帮小动物计算4道算式,看谁能又对又快的帮小动物回到家。交流人订正口算结果。
4、练一练第4题,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对全部算对的小组给予表扬。
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使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小组口算比赛。大家看教材上的第4题
,要求小组内每个同学都要完成,把结果写在书上,看哪个组的同学算得又快又对。
学生计算,教师注意观察小组完成的先后。然后订正计算的正确率。小组汇报,教师视情况进行评价。
五、问题讨论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再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通过问题讨论,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
师:同学们看问题讨论中的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一个纸盒子,里面装着20个
瓶子。生2:外面放着13个瓶子。生3:这个纸盒子一共有30个格子,最多能装30个瓶子。第三名学生的发现学生说不出,教师引导。如:看一看,这个纸盒子有多少个格子,最多能装多少个瓶子呢?师:兔博士提了一个问题:把这些瓶子都装进箱子里,能装得下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箱子里还空着2排,每排5瓶,箱子里还能装10瓶,箱子外有13瓶,还剩3瓶,所以装不下。师:其他同学又是怎么想的呢?生:一共有33瓶,可箱子里只能装30瓶,所以装不下。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解答了兔博士提出的问题,太棒了!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