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2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1单元《咏柳》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体会诗的意境。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需要引导。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需要讲解后才能体会。
难点分析
学生低年龄段字词积累较少,理解诗句比较困难。体会情感能力较弱。
教学方法
低年级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感悟诗歌意境。因此我采用导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告诉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中朗读诗歌,感受春天之美、中华语言之美。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情境引入
早春二月,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发芽了,吐绿了,细细的叶子编成轻柔的柳条。随风起舞着。真的是太美了,快来看看大诗人贺知章是如何赞美它的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了解诗人解释诗题,
3诗意,解释字词。
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诀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局部的颜色相似?解释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讲解古诗大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讲解修辞手法。
一二行诗学完接着会让学生学三、四行,重点理解“不知、细叶、裁、似”的含义,讨论三、四行诗意。学生自学后,交流自学情况,我再重点点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这一问一答,问得新奇,答得有理,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是全诗的妙处所在,也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抒发了诗人对春光赞美的喜悦心情。
理解一至四行的字义、诗意后,我再小结学法。接着就引导学生紧扣字词赏意境并进行讨论,我会问学生,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在反馈时,我会适时点拨:碧玉写出了柳树的嫩绿,万条写出了柳枝数量多,丝绦写出了柳枝的轻柔美丽,
以及把春风比作剪刀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作者借柳树来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萌发,赞美大自然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
接着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
4背诵古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身当诗入。(生齐背)
5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
-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6[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下有关的资料,把咏柳背给父母听。
7总结《咏柳》这首诗描写了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抒发了作者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熏陶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