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3 分数乘法(三)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6 13:3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乘法(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的“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相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3、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出一个分数乘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4、能够利用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并能够熟练的计算。
教学难点: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准确表示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能够结合约分的方法计算分数乘分数的相关练习题。
德育渗透:
从阅读古代著作中体会数学文化的博大以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折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前两节所学知识,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注意学生在叙述时语言要规范、完整;再说一说计算方法,注意学生在计算时有没有主动约分的意识。
解决新问题,理解意义
1、课件出示:《庄子?天下》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一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庄子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每天截一半,这里的一半,是指什么?如果用分数表示,一半怎么表示?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庄子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吗?
课件依次出示
133350104775
一根木棒,第一次截去它的12,第二次截去剩余部分的12。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根木棒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截去剩余部分的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根木棒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分析:从图上看,一根木棒,第一次截去它的12,第二次截去剩余部分的12,从这句话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你觉得应该怎么列出算式。
学生齐答:12×12=14 14×12=18
抛出问题:12×12 14×12分别表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板书:分数乘分数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动手实践,讲解算理及算法
1、出示:false×false
引导学生用如下的方式操作:
15716255524542576751714529432253619513335017145


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这一次,我涂出的分数是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2、继续出示:14×23 78×14
放手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并说出涂出的分数是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观察三个式子的算式与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汇报:我发现了分数与分数相乘,就是将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
师:这种算法对吗?我们通过刚刚折一折涂一涂的图形来观察一下吧。
总结算法: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四、巩固练习提高
画一画。
25×13
算一算。
12×97 59×76 38×23 145×157
让学生上台演板,重点强调格式、算法及能月份的要先约分。
我是小法官。
(1)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
(2)一根绳子剪去它的一半的一半,还剩这根绳子的78。( )
(3)14小时的14是1小时。( )
(4)一根绳子长度的12的13等于这根绳子长度13的12。( )
思考题。
新城实小体操队有42名同学,其中男生占57,男生中的56喜欢音乐。喜欢音乐的男生有多少人?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出示:《九章算术》: 母相乘为法,子相乘为实,实如法而一。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分数乘分数
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师多少。
34×14=3×14×4=316
14×23=1×24×3=212=16
78×14=7×18×4=732
算法: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