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石拱桥[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11 2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中国石拱桥
备课人 杨金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能力目标: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方法目标: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思想目标: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以代表性事物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活动法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式
教 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案修改栏
1、导入新课。2、检查预习3、范读课文。4、划分段落 一、导入新课
  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洨(Xiǎo) 匀称(yún chèn) 鷟(zhuó) 佥(qiān) 河堤(dí)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 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检查预习指导朗读分组讨论 创设情境将知识纳入知识体系 养成习惯培养能力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案修改栏
5、变式练习,巩固学习的知识点。6、归纳总结,纳入知识体系。7、教学感悟。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5、写一篇作文,记自己与花、鸟、虫、鱼的故事。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解决重、难点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一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案修改栏
问题序列Ⅰ1、课前5分钟:(1)复习:①学生容易遗忘的间隙知识点。②最近学过的知识点。(2)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问题序列Ⅱ3、变式练习,巩固学习知识点。问题序列Ⅲ4、归纳总结,纳入知识体系。6、教学感悟。 一、检查复习
1. 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小结: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
长虹大桥: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关联词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3)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作业 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老师检查复习老师点拨学生自学学生讨论老师点拨老师点拨学生总结 巩固学过的知识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理解文章的层次与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文章的语言和写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