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地形图的判读
教材版本:人教版初中地理
年 级:七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等高线
直观认知
模仿绘制
制作模型
合作探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直观判读
学练结合
趣味地理
学以致用
知识拓展
其它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直观认知
模仿绘制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整合点
“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动组织技术力量,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奋战,完成了“8.8”舟曲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专用地图的编制工作。9日凌晨2时,450份救灾专用地图由专车运往灾区,为抢险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由此可见,地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生活的土地上,有广阔无垠的平原,俊秀挺拔的高山,高低起伏的丘陵,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物产丰富的盆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与掌握的知识-----地形图的判读。
“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动组织技术力量,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奋战,完成了“8.8”舟曲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专用地图的编制工作。9日凌晨2时,450份救灾专用地图由专车运往灾区,为抢险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由此可见,地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生活的土地上,有广阔无垠的平原,俊秀挺拔的高山,高低起伏的丘陵,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物产丰富的盆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与掌握的知识-----地形图的判读。
在青藏高原上,人们习惯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这样的说法合理吗?
地面高度计算方法
海拔
海拔
相对高度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
密集
稀疏
坡缓
坡陡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等高线的画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同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稠密坡度陡
(5)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段
山顶
鞍部
山脊
陡坡
缓坡
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地
100
300
200
A
B盆地
B
100
C
③
②
①
200
300
300
D
③
②
①
200
100
C山谷
D山脊
E
Y
X
N
M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400
400
图2
100
300
200
米
100
300
200
米
400
XY
MN
鞍部
500
G
1000
河流
F
缓坡
陡坡
H
100
400
300
200
陡崖
趣味地理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由此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特征,是不是简单明了?
学生活动
学以致用
①河流流向
②桥梁走向
③桥梁长度
④假如某考察队在甲地测得气温为15℃,那么乙地的气温约为——℃
⑤画出乙山的山脊线,并判断走向。
500
1100
河流
甲
乙
N
1:50000
(1)基础知识应用
(2)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水库、大坝的选址
b—h攀登路线的地形是什么?为什么?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求最小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A
B
AB的相对高度:
300<H <500
陡崖的相对高度:
200≤H <400
知识拓展
>200米,≤300米
≥500米,<600米
下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你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你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①
②
③
④
O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
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