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对事情充满好奇心。所以认识人民币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一年级学生需要在活动体验中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人民币是学生常见的,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我在课堂中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习知识,学生整节课兴致都很高,对学习知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人民币学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
1.谈话由谜语引入教学
教师:有大也有小,数值不一样,有方也有圆,材质不一样,宝宝想看课外书,把它交给售货员,妈妈上街去买菜,掏出它来,菜进篮,银行里边它最多,存入取出最方便。猜猜是什么?学生回答:钱。
教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啊!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用它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出示第四张图片)
学生:存起来,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等。
教师: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师:看来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学生: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发行的钱叫做人民币。(板书人民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 识人民币。(学生一起读)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由猜谜语,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历,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熟悉的场景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积极的认知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1元以内人民币)
教师:人民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从1948年我国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这些人民币是不是很眼熟,我们生活离不开钱币。(大屏幕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仔细观察一下大屏幕的钱币和我们生活中的钱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都有一个红色的斜线。
教师:像这样的钱叫做样币,是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使用的,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今天一块来研究和学习人民币。
教师:今天老师重点带同学们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板书:1元以内人民币)
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毛主席头像,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乱涂,乱画,乱折。)
(少数民族的头像代表着我们每个民族应该相亲相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1元、1角、5角的纸币与硬币及1分、2分、5分的硬币。学生在观察、感知、体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不断深化对人民币的认识。)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5)
教师:小朋友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啊,老师现在想请向朋友们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类。
同桌互相分一分,说一说,汇报交流。
学生1:按质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
学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学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在学生汇报完不同分法后,教师应适时总结: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通过对人民币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学生对人民币的分类非常感兴趣,多样的分类方法不仅使课堂“活”起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10分)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同学们,美羊羊今天从树上摘下了两个红包,嗯?她发现,红包里的钱怎么不一样呢?是这样吗?
教师:大家来一起帮美羊羊数一数吧。一张张的数,一个红包是1元,一个红包是10角。
学生:10角=1元。两个红包大小是一样的。
教师:(板书:1元=10角)
教师:那2元等于几角呢?
(学生明确元角之间的进率。)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角=10分。
教师:2角呢?5角呢? 10 10
教师: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是10.(板书:元---角---分)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在知道1角可以换1 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设计意图及效果分析:通过红包对比,1元对10角,学生明白了两个红包大小是一样的。当学生在认识了1元与10角的关系后,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感受进率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元和角的进率的基础上通过迁移认识角与分的进率,完成对元、角、分单位的全面认识。)
四.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呈现下面的练习)。1.填一填
2.做一做
四.应用拓展(10分)
买一买
导语: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小超市开到咱们教室里来了(在黑板上贴上)。你们想买东西吗?(橡皮,铅笔,本子,信封,糖果,圆珠笔芯,尺子)
1.同桌互相说一说,用1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呢?
(可以买一件,也可以买两件,买三件,但要知道付1元之后应找回多少钱?)
2.购物要求:学生带1元钱,说出自己想买的物品,并且说出应找回多少钱?(要注意礼貌用语,比如:A:你好,你想买什么?
B:我想买...?
A:给你,找你....钱。
B:谢谢!)
师: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会儿工夫,东西全卖光了,我来看一看,一共卖了多少钱?(请售货员先数一数,再带着下面学生一起数)
五、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的损坏它!我们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