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富源县胜境中学 李琪仙
一、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本着这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主动地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对学生知识加以组织,从而使学生记忆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其中有“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现实的世界,涉及更多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并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
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人类遗传病的概念。
通过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并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2、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家庭系谱图,提高学生识图、解图的能力。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培养学生温故知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联系遗传学知识分析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自觉地宣传和贯彻我国的婚姻法和人口政策。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教学难点
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五、教学策略
1、学生课前完成《预习案》,理解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师生课堂进行知识梳理。
3、学生分活动小组和点评小组,重点完成《探究案》。
4、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强调。
六、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遗传学知识、基本的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方法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本课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具备了可行性。
2、指导思想: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体现“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健康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就在我们周围有的人却很不幸患了某种疾病,我们先看3组图片:(1)这是一个猫叫综合征的患者,接下来我们看个有关猫叫综合征的视频。(2)这两个孩子都患了什么病?。(3)这个小孩手指?这种病叫多指。而另外这个患者是有的手指并在一起,这种病叫并指以上这些疾病都是在我们人类遗传病中比较常见的病例,近年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已严重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健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人类遗传病第一课时的内容。 聆听,思考,回答。 增强生物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新课活动1、知识梳理 1、我们先看导学案,《预习案》部分有没有问题?2、我们先对知识梳理:【提问】(1)人类遗传病一定要涉及要什么物质的改变?(2)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有几种,分别是?其中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我们根据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位置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其中伴Y染色体遗传不做重点要求。从而把单基因遗传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多基因遗传病: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染色体变异》,知道染色体变异有2种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知识的迁移,所以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也分2种类型,分别是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把每一种遗传病的病例记住。 课堂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1)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2)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培养学生温故知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2、探究活动 完成知识梳理后,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利用系谱图来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这四种遗传方式。【高考链接】分析之前,我们先看一道跟系谱图相关的高考题。结合左边的系谱图,小组讨论完成2009年的这道高考题。 (1)系谱图中正方形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性。性别(2)涂黑的代表患者,没涂黑的代表正常个体。性状表现(3)罗马数字Ⅰ—Ⅳ代表的是世代数(4)第一代的1号和2号,生了3号、4号,代表的是亲子关系。(5)阿拉伯数字1—14代表的是每个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性别、性状表现、亲子关系、世代数、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了解了系谱图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利用系谱图来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探究活动: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确定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还是显性基因控制(假设受一对等位基因A、 a控制)1、【讲解】(1)双亲都是正常的,生了个有病的女儿,我们采用假设法:假设该遗传病由显性基因A控制,则女儿的基因型为A ,我们知道,她的这个A的致病基因要么是他父亲传给她的,要么是她母亲传给她的,也就是说双亲中必然有一方含有A的致病基因,从而患病,但是图上显示:双亲都正常,说明我们的假设不成立,那就只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双亲都无病,生了有病的孩子,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句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2)第二个系谱图跟第一个系谱图刚好相反,双亲都有病,生了个无病的孩子。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二、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分小组完成探究活动的4个家庭系谱图。(找到自己小组的任务)1、【讲解】我们采用假设法:假设该遗传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号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两个Xa一个来自她父亲,一个来自她母亲,她父亲的基因型为XaY,表现为患病,但是图上显示,他父亲正常,所以假设不成立,该遗传病只能在常染色体上。所以女病父正常染色体。2、注意:经检测6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强调】男性患病概率 >女性患病概率。我们不能简单就从这个系谱图上看,由于图上男患者个数多于女患者个数就说男性患病概率 >女性患病概率。因为这个系谱图涉及到的世代数只有四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隐性致病基因,就患病;而女性要两条X上都有致病基因才患病。所以:男性患病概率 >女性患病概率。X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的这3个特点往往也用作判断这种遗传方式的依据。3、【讲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们的点评同学讲的非常好。4、 【讲解】因为: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女性患病概率大于男性患病概率。该遗传病最有可能的是X染色体 性遗传病。 (1)小组内思考讨论(2)学生代表回答。(1)分小组完成探究活动二的4个系谱图,并做出相应的点评。 探究活动一:(1)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信息,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活动二(1)关注高考考点,让学生掌握系谱图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4个系谱图,进而归纳出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2)提高学生识图、解图能力。
三、教学目标巩固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B、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C、单基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强调】先天性疾病的病因:如果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得则是遗传病;如果由环境因素引起则不是遗传病。2、下图是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 a控制。请回答:(1)该遗传病是由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的。(2) 8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该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3)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8号和10号不能结婚,如果他们结婚,则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第一题由学生单独回答。(2)同学讲解答案。 第1题:(1)区分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2)是对教学目标的复习和巩固,题目都属于识记的内容,易于学生掌握。第2题:考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要求学生3会会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会正确书写个体的基因型。会计算概率。
四、课堂小结 复习巩固本节的重点内容。 完成导学案的《课堂总结案》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八、板书设计
人类遗传病
1、遗传病的概念
2、遗传病的类型
3、判断遗传方式
Ⅲ
Ⅰ
1 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Ⅱ
Ⅳ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Ⅲ
Ⅰ
1 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Ⅱ
Ⅳ
Ⅰ
Ⅱ
Ⅲ
1 2
5 6
3 4 4444 444
7 8
9 10 11 111111 11
Ⅰ
Ⅱ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Ⅰ
Ⅱ
Ⅲ
Ⅲ
Ⅰ
1 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Ⅱ
Ⅳ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Ⅱ
Ⅰ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