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 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 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6 16: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分数的再认识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单位“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教师个体思考部分
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唤醒对分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二分之一
你认识它吗?你知道关于它的哪些知识?
预设1:这是二分之一,下面的数字叫分母,中间的叫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分子
预设2:它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预设3:它表示把一个物体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2、给二分之一找具象
课件出示一个苹果
你能从中找到二分之一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预设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二分之一
预设2、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二分之一
课件出示4个苹果
提问:你还能找到二分之一吗?
预设: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二分之一
直观认识,教学新课
揭示分数的意义
比较一下这两个物体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数量不一样
这是一个物体,这是一些物体,在平均分的时候我们都把它们看成了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数学当中,我们给这个整体取了个名字,单位“1” ,这就是分数的意义。
请同学们在心里,再理解一下分数的意义。你能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分数的意义吗?
理解单位“1”
仔细观察这个1,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的上面有双引号
那为什么它要戴个帽子呢?
预设:因为这个1不是1、2、3、4的1,它表示一个整体,很多个物体,我们也可以看成单位“1”
这里我们把什么看作单位“1” ?
预设:一个苹果,四个苹果
生活当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成单位“1” ?
预设: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答案
一粒大米行吗?我们生活的地球行吗?一堆大米行吗?
如果把我们班的同学看成单位“1”,你会怎么来表示你自己?
预设:三十九分之一
看来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和第二题。交流的时候,关键是让学生说一说单位“1”
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同学们,老师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它(一个苹果)的二分之一只有那么一点,而它(四个苹果)的二分之一却有那么多呢?
不急,现在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这里有两盒水笔,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拿出它们的二分之一。
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是他们拿错了吗?如果是对的,那这是一种巧合呢?还是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呢?请大家自己动一动手,请你拿出课前准备的纸,从中找一找二分之一,并且用画斜线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和你旁边的同学的二分之一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预设:发现同样是二分之一,有些同学的是一样的,有些同学的是不一样的
结果不一样的是因为单位“1”不同,结果一样的是因为分数所对应的单位“1”是相同的。
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先请同学们猜一猜他的单位“1”是?那他的呢?
小结:看来确实,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数量就不同。
练习:完成说一说和练一练3、4,再加PPT上的两道题目。
了解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画一画
从这句话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他们的画法对吗?还有其他画法吗?你有什么肯定能对的诀窍吗?
预设: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一个小正方形,那这个物体就是四个小正方形,只要是四个小正方形,怎么放都没关系。
指示:画好的同学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是不是都对了,不会画的同学请你轻声的问一问会画的同学。
选一选:只要学生能说为什么即可。不要求指出单位“1”
第6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分的份数逐渐增加
分数发展史
正如人类的进化一样,分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课后我们未来的小数学家们可以去了解了解。
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单位“1” 平均分 若干份 一份 或几份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
一些物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