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三宝
【设计理念】
按照“课标”对1 -2年级的要求,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单元目标及单元训练重点】
单元目标:能用快和慢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并能加入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为歌曲伴奏。
知识与技能:
1.懂得“童声”、“男声”、”女声”的含义,能准确听辨出不同人声的音色,并随歌曲《吉祥三宝》中出现的童声进行模唱。
2.能用快和慢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并能加入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以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能模仿教科书插图动作,边唱边表演,并背唱歌曲。
4.能用双响筒表现《我是人民小骑兵》马蹄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力度变化,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我的家在日喀则》伴奏。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学习方式学会知识,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和聆听不同民族风格特点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单元重点:1.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日喀则》的学唱
2.人声分类。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家园”主题,选择了不同风格的歌唱家乡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草原就是我的家》,表现少年儿童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聆听部分是两首蒙古族儿歌,其中吉祥三宝趣味性强,是一首让人感到亲切、幸福、温暖的歌。知识与技能是对“童声、女声、男声”的认知。在《吉祥三宝》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对唱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声分类,并能准确地听辩出不同人声的音色。?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相当高的的兴趣,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童声”、“男声”、”女声”的含义,能准确听辨出不同人声的音色,并随歌曲《吉祥三宝》中出现的童声进行模唱。
2.以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能力目标:
能模仿教科书插图动作,边唱边表演,并背唱歌曲。
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我的家在日喀则》伴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歌曲的学唱及人声分类。
2.本课时的难点是怎样在实际生活中对人声进行辨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简复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发声练习
二.聆听
1.初听:出示课件《吉祥三宝》视频,背景音乐《吉祥三宝》
2.提问:歌曲中有谁在唱歌?说一说每个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生):爸爸、妈妈、我。
3.人声分类:在音乐学科中,把不同人的声音进行了分类,爸爸、妈妈、我的声音依次叫做:男声、女声、童声。
4.识别人声类别练习。
播放各类人的音频,学生识别。
现场演示练习。
再听《吉祥三宝》学生分角色模仿各类声音练习。
三.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谈话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一家人,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首歌,看看是那个民族的歌?
1.课件出示藏族风景、人文图片,背景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
2.初听,学生随音乐模唱。
3.再听,节奏练习。
拍手按节奏朗读歌词,表现2拍子的强弱规律。在每句最后两拍由部分学生加入“嘿嘿”呐喊。
4.复听,学唱。
5.出示节奏谱,为歌曲伴奏。
6.编创
1.分小组创编:
以歌唱、演奏、舞蹈的形式创编《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
2.展示、欣赏。
3.评价:师评、互评。
四.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