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习题(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习题(共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8 19:32:10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人教部编版版
六年级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中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他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主要作品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床头上的标签》等。2020年5月15日,叶永烈去世,享年80岁。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叶永烈所著散文,创作于1981年。此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地思考解决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听录音,小声跟读,标出自然段。
思考: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注意录音范读的语气变化。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故事?
初读感知
课文列举的三个事例,向我们系统阐述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结论。让我们明白只有只有“见微知著”,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交流汇报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诞生
我会读
纵观
漩涡
敏锐
洗澡
逆时针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我会写

dàn
笔顺:
1.诞生:~辰。
2.生日:华~。寿~。
3.荒唐的;不实在的;不合情理的:虚~。荒~。怪~。
重难点字
书写指导

横折提



竖折/竖弯
横折折撇


xiè
笔顺:
1.器械:机~。
2.武器:军~。缴~。~斗。
3.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
重难点字
书写指导








斜钩




笔顺:
1.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区~。异~。~外。绝~。
2.泛指某种范围:境~。音~。
重难点字
书写指导





横折


斜钩



qiè
笔顺:
雕刻:~而不舍。
重难点字
书写指导




竖提




横折钩




趣味游戏
·
砸金蛋











我会玩
同学们,识字练习结束啦!我们下节课再见喽……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是用事实论证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论断。
课堂小结
你能说说本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吗?
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梳理出本文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课后作业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初读课文:本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字词学习
你会读吗?
我会玩
课堂小结
我会写
随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àn
shēng

zǎo

)(

xuán

wěi


)(

诞生
洗澡
漩涡
纬度

xiè
jiào
shòu

)(

shā
guō
lǐng


)(

机械
教授
砂锅
领域
只要……就……
只有……才……

)明天不下雨,学校运动会(
)如期举行。

)平时努力学习,考试(
)可能取得好成绩。
只有

只要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三、词语解释
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追究事物发生的根源。(

3.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
儿。(

4.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
的实质。(

B
C
A
D
A.见微知著
B.追根求源
C.司空见惯
D.无独有偶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是用事实论证了只要

,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
这一论断。
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追根求源
发现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
共两课时
第二课时
听写本课词语。对照课本,检查改错。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复习导入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是用事实论证了只要

,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
这一论断。
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追根求源
发现真理
课文学习
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第一部分(1)
开篇明义,提出观点。
第一部分(2-8)
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第三部分(9、10)
再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提出观点
作者开篇明义,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引用哲学家泰勒斯的名言,既可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充当理论依据,一举两得。
再读课文第二部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讲了哪几件事?
证明观点
1.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2.魏格纳从___________中推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
象中推断出____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水的
地球的自转
眼珠转动
做梦
漩涡的旋转方向
蚯蚓的分布
地球上大陆和
海洋的形成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
“!”:
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事例一:漩涡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敏锐”一词说明谢皮罗教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说明这现象很细小,一般人不会去关注,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会去思考。
事例二:蚯蚓
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他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很有限,无法跨渡大洋……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思考:为什么蚯蚓的分布问题是地理名著中的例证?
蚯蚓的分布问题,本来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但是地质学家魏格纳却以密卡尔逊的论文中提出的问题为起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推论蚯蚓的分布情况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将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地理名著中的一个例证。
事例三:眼珠的转动
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一个梦……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概括这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这个事例主要写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入手。
经过反复观察实验,推断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表示其正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有所______。
填空,并说说你从所填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词语说明了认知的逻辑顺序
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

zhuǎn
(转头)
zhuàn
(旋转)
“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什么表达效果?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指刨根问底,是用谐音构成的歇后语。
形象地表达了在科学探索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发现平常事物中所蕴含着的真理。
请大家再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你能说说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点吗?
内容上:
写法上:
都是讲生活中______________。
都是讲科学家的__________。
都共同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先写____问题,再写____问题,最后写____问题。
偶然发现的问题
发现和发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发现
研究
解决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______,真理并不______。只要你__________,善于发问并不断______,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
神秘
遥远
探索
总结观点
小组交流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
微:微小。著:显著。
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
合作探讨


洗澡水的漩涡
水的漩涡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
蚯蚓的分布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排比
读课文选段,讨论画线部分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有什么好处?
画线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层层深入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有很强的的说服力。
科学史上有哪些事例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名言?请向同学们分享一下。
拓展延伸
真理故事:
中国登月梦的实现
爱迪生发明灯泡
贝尔发明电话……
真理展示:
时间是真理的挚友。
——科尔顿
真理唯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欧文
议论文,又称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全文总结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最后总结观点,这样的文章叫作议论文。
随堂练习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词语填空(填序号)。
①司空(
)(

②见(
)知(

③(
)(
)不舍
④无(
)有(

⑤追(
)求(

⑥(
)(
)不得其解
⑦打破砂锅(
)(
)(

“绿叶是怎么帮助植物获得营养的?”我

,我查阅了很多科普读物,终于明白了,原来石绿叶进行了光合作用。妈妈夸我这种
的学习态度很好。
见惯


恋恋




百思
问到底
百思不得其解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洗澡水的漩涡
水的漩涡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
蚯蚓的分布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二、课文理解填空——“见微知著”。
三、下面哪些事例能够证明文中的观点(
)(多选)
A.谢皮罗教授研究洗澡水旋涡
B.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
C.小孩睡觉时,眼珠忽然转动
D.奥地利医生研究睡觉眼珠转动与做梦的关系
ABD
搜集有趣的科学小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证明观点——
总结观点——
洗澡水的旋涡
蚯蚓的分布
睡觉时眼珠转动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问号→真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习题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识记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课文,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作者写作时的行文思路,深刻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探究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与感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要点:
1.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能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习题演练:
一、看拼音写汉字。
dàn
shēng

zǎo

xiè
jiào
shòu
(
)
(
)
(
)
(
)
xuán

wěi

shā
guō
lǐng

(
)
(
)
(
)
(
)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
只要……就……
1.(
)明天不下雨,学校运动会(
)如期举行。
2.(
)平时努力学习,考试(
)可能取得好成绩。
三、词语解释
1.补充词语
①司空(
)(

②见(
)知(

③(
)(
)不舍
④无(
)有(

⑤追(
)求(

⑥(
)(
)不得其解
⑦打破砂锅(
)(
)(

2.选词填空
(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追究事物发生的根源。(

(3)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4)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5)“绿叶是怎么帮助植物获得营养的?”我

,我查阅了很多科普读物,终于明白了,原来石绿叶进行了光合作用。妈妈夸我这种
的学习态度很好。
四、课文理解。
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是用事实论证了只要

,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
这一论断。
2.课文理解填空——“见微知著”。


洗澡水的漩涡
蚯蚓的分布
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下面哪些事例能够证明文中的观点(
)(多选)
A.谢皮罗教授研究洗澡水旋涡
B.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与海洋的形成
C.小孩睡觉时,眼珠忽然转动
D.奥地利医生研究睡觉眼珠转动与做梦的关系
六、课外阅读。
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

2.“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
)。
①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不是凭借人力能够结束的了。
②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
③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3.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
,二是

表现了瓦特
的品质。
4.读了这篇文章,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习题演练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诞生
洗澡
机械
教授
漩涡
纬度
砂锅
领域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要……就……
只有……才……
三、词语解释
1.补充词语
见惯


恋恋




百思
问到底
2.选词填空




⑦⑤③
四、课文理解。
1.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追根求源
发现真理
2.课文理解填空——“见微知著”。


洗澡水的漩涡
水的漩涡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
蚯蚓的分布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ABD
六、课外阅读。
1.示例:暗暗得意
2.③
3.画各种玩具的设计图
观察壶盖,发现蒸汽的力量很大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示例: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不但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