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二年级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2-06 20: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孔雀轻轻跳

西师大版二年级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型:唱歌课
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情感渗透点):让学生在体态、歌声、乐器、情景中来感受傣族风情,傣族音乐之美,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歌曲。
2、知识目标(知识教学点):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能力目标(能力训练点):让学生在歌唱、律动、游戏的音乐活动中创设情景,唱孔雀,跳孔雀。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学习,感受和表现傣族风格的音乐。
教学难点:
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傣族音乐风格。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编写。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是二级标题“可爱的金孔雀”中的歌曲,本曲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此曲为2/4拍、五声F宫调式、一段体。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度、五度音程进行,配以“XX XX X—”为主的节奏,自然融洽,似傣家小孩与孔雀那轻盈的舞步。整首歌曲如同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渗透歌曲旋律
师:孩子们好,我是巴川小学的王老师,很高兴和孩子们一起走进音乐殿堂。今天邀请大家到的云南傣族小朋友的家里做客,好吗?
生:好。
师:请你在音乐声中跟我一起跳起来吧!
听音乐伴奏《金孔雀轻轻跳》律动
师:我们模仿的是什么小动物啊?
生:孔雀
师:对,小孔雀们真漂亮!
(二) 感受傣族的民族文化
师:请坐下,在云南的傣族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鸟,小孔雀可爱美了,高兴时,常会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通常叫做?
生:“孔雀开屏”。
师:傣族小朋友可喜欢小孔雀了,还用歌声来赞美它!下面让我们在歌声中到美丽的孔雀之乡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
1、简述傣族风情,并插入背景音乐《金孔雀轻轻跳》(出示幻灯)??
(1)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他们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未来。民族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都曾将孔雀的动作编成舞蹈(孔雀,孔雀舞图片)
?(2)?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傣族的竹楼一般用数十根大竹子作支撑主架,在离地2米多高处铺楼板。楼分上下两层,楼下无围墙,是拴牲畜、养家禽和堆放农具的地方。楼上住人,竹墙缝隙较大,既采光又通风,所以一般竹楼都没有窗户。??
(3)泼水节在每年公历四月(傣历六月)间举行,是傣族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其实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故称泼水节。节期一般为三四天,因为泼水是一种祝福,被泼越多认为越吉利。??
(4)?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统裙,图案多种多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象脚鼓:打击乐,外形象大象的脚而得名。?
(6)?葫芦丝:
师:你认识这件乐器吗?他是傣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形状像葫芦,三根竹子做管,竹子在傣族随处可见,变换小孔的指法,就可以吹出好听的曲子。想听吗?
生:想 (学生触摸葫芦丝)。
师:老师特地邀请了一位小伙伴来演奏葫芦丝,来,听听吧!(放演奏葫芦丝音乐)
二、学唱歌曲
(一)随音乐模唱旋律,调整声音位置,
1、 放葫芦丝吹奏《金孔雀轻轻跳》
师:他演奏得好吗?(生答)葫芦丝的声音柔美,现在,我们用“lu”来感受一下柔美圆润的声音。师:注意,我们的歌声是从高高的竹林里传出来。(强调声音的位置,圆润)
2、 发声的训练(开口、出声、带旋律)
6??3?3︱1?2?2?︱1?6??1?2?︱?2—︱?
6??3?3︱1?2?2?︱3?1??6?1?︱?1—?‖
3、揭示课题
师:声音真美,今天我们用这样美的歌声来学唱这首《金孔雀轻轻跳》。
(二)范唱
1、学生聆听范唱音乐《金孔雀轻轻跳》
师: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教师根据歌词描绘一幅孔雀起舞的画面,走入课堂优美的意境中
2、聆听《金孔雀轻轻跳》,并用孔雀舞的手势动作进行简单的律动。
3、 师生接唱旋律
师:让我们再用“LU”跟着钢琴哼唱旋律,用柔美的歌声一同来歌唱美丽的小孔雀吧!
4、 学生跟琴用“LU”哼唱歌曲旋律。
师:孩子们歌声中的小孔雀真美,我也想来夸夸它!
5、教师范唱
(三) 学习第一段歌词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你看傣族小朋友听到我们的歌声也来了,其中一个孩子还背着一件打击乐器,他叫“象脚鼓”,我们一起来说说它的名字,他为什么叫象脚鼓?
生:像大象的脚
师:通常在傣族人舞蹈时会有象脚鼓伴奏。它可以挎在肩上演奏,也可以放在地上演奏,虽然没有象脚鼓,但我们可以来模仿他的演奏,用腿做鼓面,用手敲击。
1、教师简单介绍象脚鼓,学生自由感受
师:我们有节奏的来拍一拍。
2、出示节奏X X | X X?
师:请观察我拍,一拍强,二拍弱
3、学生模仿击鼓,感受节拍特点,教师加入歌词。
师:现在,我们换一换,我来伴奏,请你有节奏的读歌词。?
4、教师击鼓伴奏,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节奏准确,字正腔圆,节拍特点)
6、解决难点,用动作辅助解决节奏难点“展翅开屏”(速度很快)
师:为歌词配上旋律试试!
7、学生跟琴轻声唱歌词(音准、节奏)
8、教师解决难点。(节拍重音“击鼓解决”、轻轻跳、小河边“舞步解决”)
9、学生再次跟琴唱
a、情感启发
b、句尾每个字收音轻
c、展翅开屏,力度加强
d、结尾用较弱的力量。
师:对,就是这样唱,找到这样的感觉。
9、学生完整地跟琴演唱
师:我看到一些同学想表演,让我们跟琴边唱边自由表演吧!
10、学生加上动作跟琴演唱
(四)学生自学第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歌声中的金孔雀真美,请你跟琴唱唱第二段歌词。
1、学生跟琴轻声自学第二段歌词
师:你在唱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有哪句不会唱?有谁能唱给她听一听?
生:小卜少、小卜冒是什么意思?“小朋友”的节奏?
师:在傣族还保留着本民族语言。比如小女孩叫小卜少,小男孩叫小卜冒,现在请小朴冒举手,小卜少举手回应,大家打打招呼,我呼唤小卜少女孩子应一声“唉”小卜冒应一声“唉”。
2、解决歌唱中的难点(小朋友的节奏、音准、声音)
师:歌曲中小卜少、小卜冒在干什么?
生:在玩,和孔雀一起跳舞
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
师:我们就用高兴的情绪来唱一唱
3、学生完整地跟琴演唱第二段歌词
(五)学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声音圆润、音高节奏准确、有感情)
三、拓展
师:同学们唱得真动听,金孔雀也来邀请大家跳舞了,请你跟着音乐跳起来吧!
1、简单动作学习
2、师生共舞
3、学生听着音乐出教室
优美的傣家歌曲和轻盈的孔雀舞让我们认识了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的傣家人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歌声走向我们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