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小学二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聆听、演唱等各种音乐活动中,深入感受歌曲的情感,并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力度及速度的变化更好地表现歌曲。促进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同时体现个性化,形成活动的生本理念。 
(二)理论依据 
以音乐课程标准中“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为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是小学教材中不多见的一种由羽调式转为商调式的一首歌曲。2/4 拍号轻快的节奏型贯穿全曲,使歌曲旋律极富动感,生动地描绘了藏族小朋友欢聚在一起的热闹气氛和愉快心情。简练的歌词形象刻画出一幅和谐团结、又吹又唱又跳的热闹场面。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学生具有初步的聆听能力,通过聆听能够初步判断出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速度、力度的变化;能够初步感知歌曲音乐形象。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参与、过程体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聆听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对歌曲节拍、情绪的初步感知。采用模唱、模仿等方法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旋律的特点,进一步巩固唱准旋律。运用师生间的接龙演唱、有针对性地聆听、分角色演唱等深入学习歌曲、表现歌曲。 
(四)技术准备 
1.采用音乐软件“Overture 4.0 中文版” 制作歌曲的歌篇; 
2.采用Windows系统自带画图板编辑歌篇; 
3.采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乐于参与本课的音乐实践活动,能通过对《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简单了解表现心中的愉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从旋律模唱到节拍情绪体验,再到尝试演唱及多种形式表演唱的歌曲学唱过程,从而表达对歌曲的喜爱之情。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正确掌握前一音多字节奏、八分附点节奏、反复记号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用欢快、轻巧的声音演唱。 
2.一音多字、八分附点节奏的准确表现。 
3.认识反复记号。 
五、教学过程(节奏练习——视唱音组——聆听体验——学唱歌曲——拓展提升) 
(一)歌曲热身 
(1)播放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2)学生复习,演唱展示。 
(二)基本训练 
【环节目标:能够随琴视唱前置研究中的旋律音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轻声高位置的歌唱习惯,为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演唱奠定基础。】 
活动2.1——节奏练习 
请你拿出前置研究,完成任务。 
拍着节拍读节奏。 
按照节奏读歌词。 
活动2.2——视唱音组 
(1)教师提示视唱要求。 
(2)学生熟悉旋律唱名,教师指导视唱。音组如下: 
 预设问题:歌谱唱不准确。 
 解决策略:教师弹琴帮助学生找音高,唱准歌谱。 
(三)学唱歌曲 
【环节目标:学生能够自信有表情准确的演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并有意识地运用轻声高位置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以听唱、模唱、视唱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以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形式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主动发现、主动探究,最终实现对所学歌曲的演唱。】 
活动3.1——聆听感知 
【环节目标:学生能够用动作表现2/4拍的特点,用表情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节拍体验:教师第一遍播放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音响,学生聆听歌曲范唱,体验歌曲节拍。 
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的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 
(3)教师第二遍播放学生播放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音响,学生再次聆听感知歌曲情绪和节拍。师生带领学生用2/4强弱规律表现节拍。 
活动3.2——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1)查拉羊卓拉——查拉:走吧,羊卓拉:向上走 在音乐中基本上属于叹词类型的,与索亚拉具有同样的意思,均无实质意义! 
我们学习两句藏语: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巴扎嘿——表示感谢 
(2)尝试演唱歌词。 
①随音乐默唱。 
②随琴轻声演唱。 
(3)教唱难点乐句。 
①学生找出歌曲中困难的一句。 
②教师范唱歌曲中困难的一句。 
预设问题:歌曲一音多字不准确。 
解决策略:第一小节里一音对两字的歌词(聚集在、集会的)要唱的轻快、准确。。 
③学生模仿教师演唱歌曲中的困难乐句。 
9、10小节总的一字多音要模仿准确。 
“铃”字要唱的连贯、音要准。“喇叭”两字要轻巧。 
(4) 教师提示最后乐句的演唱方法(重点提示跳音记号的演唱方法),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演唱。 
(5)教师提示学生一音多字,不要拖延。 
(6)鼓励学生独唱歌曲第一段。 
(7)说说反复记号的应用。 
活动3.3——小组尝试演唱第二段歌词 
学唱二段歌词。 
学生分组,组长带领同学自己练唱第二段歌词。 
学生随音乐体会演唱。 
活动3.4——指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生本理念:1.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同时体现个性化。2.形成活动。】 
组长带领组员随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分小组,家打击乐器唱等)演唱歌曲。 
教师激励学生分组演唱,各组评价,教师总结。 
(四)拓展提升 
活动4.1——指导学生创编歌词。 
指导学生把“扎西德勒”“巴扎嘿”创编到歌曲中。 
活动4.2——欣赏关于西藏风格的歌曲。 
六、课堂小结。 
前置研究: 
拍着节拍读节奏。 
按照节奏读歌词。 
熟悉第一行曲谱的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