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上)第二单元 第7、8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上)第二单元 第7、8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6 18: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掌握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
选择题、非选择题
4-25
认识这一时期“三教”的关系、科技发展和中外交流
难点
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赋税制度的变化、文化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探究】
(1)材料一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2)两种制度哪一个是突破性的创新,哪一个是渐进性的创新。
(3)谈谈制度创新对国家发展的认识。
【答案】
(1)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后代基本沿袭。
(2)突破性创新:科举制。
渐进式创新:三省六部制。
(3)制度创新应符合国情。国家不断发展需要创新改革。(言之有理即可)
1. 选官制度
(1)选官制度演变历史
(2)九品中正制
存在时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兴起背景
①汉代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但逐渐由权门势家操纵选官,把持察举的结果,干扰了人才选拔,流弊百出。
②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③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颁制九品中正制。
概况
选官方式
中央委任中正官的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选官标准
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衰落
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难以为继。
②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继承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②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吏治清明。
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
④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
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3)科举制
背景:
①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壮大,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希望能够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③中央政府为打击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
④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特点: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相对公平公正。
过程:
①隋朝时期: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朝时期: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要;武则天——扩大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③明清时期至废除:明清——八股取士;1905年被废除。
评价:
积极方面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②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⑤后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消极方面
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特别是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
②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4)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渐趋严密、科学;
②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渐趋公平、公正;
③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史料拓展:
世卿世禄制:“太古自春秋 , 君所任者 , 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 俞正燮 《乡兴贤能论》
察举制: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势族 。---杜佑《通典》
科举制: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2. 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2)机构设置:
三省: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场所。
①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这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为削弱相权,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具体事务。
(4)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又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并使他们互相牵制;同时,尚书省下设六部,推进了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④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5)评价:
①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③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⑤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6)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时代不同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内部结构不同
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将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
集决策、审议、执行为一体的中央行政制度。
丞相(宰相)的权力和地位不同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皇权加强。
相同点
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都直接受制于皇帝,对皇帝负责。
3. 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租调制
内容:
①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特点:以定额田租代替汉代的定率田租,以户税代替汉代的人头税。租调制的田租额较低,而且租额固定,增产不增租;户调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调。
作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许多小农返回故里,积极务农,精耕细作,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对豪强大族肆意兼并土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易错点拨:均田制下农民具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
(2)唐初—租庸调制
内容:赋税对象是21至59岁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徭役的可以拿绢或布代役,称庸。
特点:定额的租调;庸代役制度化;以人丁为单位。
影响:
A. 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改变了原先赋税混乱的状况,减轻了农民负担。
B.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同时也缓和了社会矛盾。
(3)唐中后期—两税法
背景: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内容:每户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估曰“两税法”。
特点: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田亩征税;征收时间固定为夏秋两季。
影响:
积极影响:
A. 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B. 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C. 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
D. 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E. 两税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
A. 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B. 大地主隐瞒财产,向农民转嫁负担。
C. 政府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严重。
(4)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
①反映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②人身依附关系不断松弛。
(答题时间:40分钟)
1. 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A. 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 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 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 促成了国家统一
2.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3.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5.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 抵制土地兼并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6.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A.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7. 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 )
A. 禅让制 B. 九品中正制 C. 世官制 D. 科举制
8. 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投卷、荐举制度。所谓“投卷”,就是参加进士科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及第机会。由此可见,唐代的投卷制度( )
A. 使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 使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C. 导致攀结权贵的不良风气
D. 客观上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9.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D.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10.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母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
A. 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 官吏腐败贪污
D. 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11. 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汉代中央官制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宰相权力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 C 解析: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说明科举对于寒门和王孙的公平选拔,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故C项正确。
2. 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因此并不能证明中央剥夺了宗室特权,故排除B、C项。
3. C 解析: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本题以唐代三省长官为切入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正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依托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
4. D 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5.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
6. A 解析:根据材料“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可知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故A项正确。
7.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九品中正制。材料主要反映了王沈出身寒门,升官无望,世家大族把持着政治特权的信息,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8. D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投卷、荐举制度,与士族门第无关,故排除A项;投卷、荐举制度的存在说明科举制并不完善,排除B项;攀结权贵的不良风气并非始于实行投卷、荐举制度,排除C项;参加进士科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这说明擅长诗文有助于科举考试,客观上推动文学繁荣,故选D项。
9. 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中朝制度。中朝的职责是协助汉武帝决策,并不是独立的决策机构,也并非行政机构,故A、B、D错误。中朝成为协助汉武帝决策的机构,“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可见中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故C正确。
10. A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均田制。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建立,隋唐沿袭,从材料看实际授田远远小于应授田,故A项正确;均田制是按照性别、年龄分田的,且材料未体现土地分配不均,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均田制的授田情况,无法反映官吏廉洁与否,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及了敦煌一地的情况,而且只讲了土地分配情况,故D项错误。
11. 答案:
(1)职能: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或据材料具体展开。
官制:三公九卿制。
(2)弊端:行政效率低下。
成因:程序繁琐;相互牵制。
改进:设政事堂或三省长官合署办公。
(3)趋势:相权逐渐削弱。
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可知,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和总领百官。第(2)问,由材料“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可见唐初宰相制行政效率低下。由材料“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可见成因是程序繁琐;相互牵制。由“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可以答为:设政事堂或三省长官合署办公。第(3)问,结合所学,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中国古代宰相权力变化的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典例精析
例题1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思路分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考点:科举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中国古代选官制服的标准以及科举制的作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
例题2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思路分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本题较难,考察学生对中央机构演变的深层次认识,是否能够通过现象认识到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较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题3 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 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 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 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 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答案:B
思路分析:题干反映出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但是到了唐中期土地兼并加剧促使均田制走向崩溃,租庸调制也难以维持,出现两税法,所以题干体现出赋税改革的基础,故B项正确。
考点:两税法
点评:本题较难,考察学生对土地制度的认识,并且仔细分析题干的逻辑关系,得出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关系。
例题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科举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平民性;综合性。
影响:打破了宗法贵族政治,推动了“平民政治”的形成;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2)观点一: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并非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导致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局面。
观点二:材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近代由于废除了科举制,不仅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也使一些手握重兵的强势力量能够割据一方,从而加剧了社会动荡。
思路分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平民政治”“儒家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和科举制度相结合”可概括出特点;据材料一中的“打破了……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扩大了……基础”等信息可概括出影响。
第(2)问,首先概括出材料中“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归纳出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观点,然后指明对此观点的态度并联系相关史实从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等积极性进行评述。
考点:科举制
点评:本道题较难,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和归纳材料的内容。并且通过已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对材料中学者的观点进行评述,需要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
(答题时间:40分钟)
1. 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日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材料中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2. 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
A. 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 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C. 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 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3. 孔子说,(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兴盛;得不到贤明的人时,政治就衰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得到贤明的人”的是 ( )
A. 西周时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 汉代时实行的察举制
C. 魏晋南北朝时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D. 隋唐时实行的科举制
4.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的官爵和门第。隋唐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九品中正制的完善 B. 察举制的完善
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科举制的推行
5.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6. 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
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7.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下列对两税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简化了税收名目
②改变了自西周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③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是在均田制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实行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
A. 三省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
B. 三省六部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 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 门下省权利远远超越中书省
*9.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请回答: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1. B 解析:汉代实行察举制,孝廉属于察举制的标准,B项正确;A项属于先秦时期选官制度;C项属于魏晋时期选官制度;D项属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2.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按门第出身选官,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因此出现材料中大族子弟刚刚成年,甚至“年未弱冠”就授予官职的现象,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3. D 解析:世卿世禄制和九品中正制依据的分别是血缘关系和家世门第的高低,故这两种制度不可能得到贤明的人;察举制易于形成小集团;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则以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最有利于统治者得到“贤明”人才,D项正确。
4. D 解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A项排除;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排除;C项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与题干无关;科举制的推行取代了凭门第家世做官的九品中正制,为九品中正制服务的谱局也就失去其政治作用,继而逐步消失了。故D项正确。
5. C 解析:题干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结合所学可以知道,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C项正确;A项是秦朝的举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是选官制度,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
6. C 解析:据材料提到,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故②正确;当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加强了皇权,故④正确,故C项正确。
7. C 解析:唐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④正确;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简化了税收名目,①正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正确;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②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即可,C项正确。
8. B 解析:魏征不肯署名导致唐太宗诰敕没有颁行,反映了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故A项错误;皇帝的诰敕遭到门下省的驳斥,说明门下省在行驶审议的权利,这有利于科学的决策,故B项正确;给事中属于门下省,门下省负责审议,故C项错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工合作,相互制约和监督,故D项错误。
9. 答案: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稳定。
解析:根据材料“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可知,科举制有利于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根据“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说明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从这些进步性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还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稳定。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探究】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1.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过程:
时期
概况
汉朝
儒学独尊
汉武帝时期,在统治者的提倡下呈现繁荣之势。
魏晋南北朝
道教传播
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佛教盛行
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中国本土化。但后来社会上逐渐出现反佛斗争。
儒学新发展
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隋朝
“三教合归儒”
由儒学家提出,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
三教并行
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②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儒学复兴
①背景:唐朝中朝,国力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道发展,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②思想: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思想。
③影响: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韩愈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特点:
①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②思想活跃,出现多元特征;
③儒学、佛教、道教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出现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反佛:
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②表现:
A. 南朝范缜《神灭论》: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这丰富了我国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B. 北魏、北周及唐朝的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几度灭佛。
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2. 文学艺术
(1)文学方面:
A. 魏晋南北朝时期
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
田园诗:代表人物东晋陶渊明。
南朝骈文:代表作有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均与《与宋元思书》等。
南北朝民歌:以《木兰诗》和《敕勒歌》为代表。
B. 唐朝时期
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
(2)书法方面:
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行书。
隋唐时期: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其中代表是颜真卿(气势雄浑)和柳公权(骨力遒劲)。
特点:从实用转为审美、从自发走向自觉。
(3)绘画方面:
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4)雕塑方面:甘肃敦煌莫高石窟、山西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
3. 科技成果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地位
数学
三国时期刘徽
提出圆周率计算方法。
——
南朝祖冲之
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 592 6与3.141 592 7之间。
比欧洲早了近1 000年
农学
北朝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地理学
西晋裴秀
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
综合性的地理著作
(2)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期。李春,赵州桥;
唐朝雕版印刷:《金刚经》;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人;
唐朝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科技繁荣原因
①北方大融合促进技术之间的交流为科技繁荣提供社会基础;
②江南大开发和农业经济发展为科技繁荣提供经济基础;
③外来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为科技繁荣提供必要条件;
④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科技成就并不断加以革新和创造。
4. 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的中外交流
东汉后期到北朝: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
日本的空海和唐朝的鉴真,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佛学传播。
(2)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
条件:
政治上——隋唐时期,国家安定统一和军事力量强大提供安全保证;
经济上——唐朝生产工具进步,农业繁荣为贸易发展创造条件;
管理上——唐朝设置专门管理周边民族关系的机构,如鸿胪寺、互市监和市舶司。
思想上——唐朝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文明之间交流;
交通上——便利的交通工具及国家的配套设施,为经济交流提供保障。
表现:
唐首都是当时国际大都市。
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大量的使节和留学生。
西亚商人在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伊斯兰教传入唐朝。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例题1 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首先材料给出的时间是三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字已经趋于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小篆成为官方文字,后来产生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等都是由此演变而来,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三体石经》之所以写出三种文字是因为它为了体现汉字的发展过程,图片中显示出的文字是按照顺序的,这就体现出汉字的演变过程,因此选择B选项。A选项与当时的情况不符,当时的文字基本统一,最流行的是楷体,其他的形式也存在。D选项材料体现不出,当时的流行情况并不能看出,当时最流行的是楷书,但是并没有从材料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通过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例题2 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国的书法艺术、探讨书法家地位的确立原因。首先看他的作品艺术水平,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历代书法家公认为“书圣”。他适合了初唐清新雄健的气象,经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确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应该排除ABD。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汉字与书画艺术
点评: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本题以王羲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反映的逻辑现象是“个别原因----综合原因”,解题思路是不能以“个别原因”代替“综合原因”,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题3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 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 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 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答案:C
思路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唐宋时期,我国的思想和文学领域相对活跃,思想文化领域成就突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远没有明朝高,到了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较高,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加强,C正确。A说法夸大了明代通俗文学的影响。B说法中的“决定”说法错误。D说法中的“更加全面”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封建社会贯彻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过程,明朝比唐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更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政策受不同的政治制度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越深,思想文化领域受控越严。
(答题时间:40分钟)
1. 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兢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
A. 社会动荡致道教流行 B. 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C. 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 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2. 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 )
A. 三教并立,相互依存 B. 政教合一,维护统治
C. 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 D. 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3. 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如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 )
A. 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会 B. 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
C. 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D. 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4. 《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 因地制宜 B. 多种经营
C. 商品生产 D. 重农抑商
5. 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
B. 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 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 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
6.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7.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8. 唐朝某位书法家在总结书法创作时说:“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以下书法作品与其描述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9. 《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
A.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 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10.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
1. B 解析: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道教流行,但不能推断与社会动荡的关系,A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外来佛教思想和本地道家思想的冲击,“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说明道教思想盛行,故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出魏晋时期道教流行,没有反映出信仰多元化倾向,C项错误;道家思想受到重视,但并没有成为正统,儒家思想仍是正统思想,D项错误。
2. A 解析:从材料“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中可以看出,唐朝时儒学的传播出现了危机,儒道佛三教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A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政治统治和宗教的关系,B项错误;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这种说法带有绝对化倾向,C项错误;据材料“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可以看出儒家并不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D项错误。
3. A 解析:根据材料中“南朝”“佛道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了佛教传入对艺术的影响,A项正确;以形写神的理论是魏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的,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显然不是以形写神,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C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当时艺术的特点,佛道融合不能说明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项错误。
4. A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强调要顺天时,量地利,反映了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思想,不能体现多种经营,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与商品生产无关,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商业发展的态度,不能体现重农抑商,D项错误。
5. 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民间印书问题,与科举制发展无关,A项错误;唐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技术,材料中的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B项正确;材料中“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不能反映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扬州、越州民间印刷技术较高,不能反映是文化中心,D项错误。
6.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伦理道德,礼义廉耻。由材料中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到服饰整齐的变化可知,佛教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选项排除。
7. 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8. B 解析:由材料“每秉笔必在圆正……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可见该书体讲究字体端正,横平竖直,是楷体的特点。B字形方正,故选B。A简约流畅,属于行书,排除;C字体狂放潦草,属于草书,排除;D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属于小篆,排除。
9. B 解析:“唐末渐有印书”、“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印刷的书籍逐渐传播到各地,而唐代没有出现活字印刷术,故选B而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0. 答案:
(1)原因: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
(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
(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解析:(1)根据“面积太小”“轻便而实用”可知简牍一度取得优势的原因主要是面积大,写字多,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较低。
(2)根据“纸张……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印刷术蓬勃兴起……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汉字的传播,不断催生了多种字体,还使字体变得规范。
(3)影响,根据“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可知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原因,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从汉字符号丰富多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等角度分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