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北洋军阀的统治。
选择题、非选择题
4-1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要点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及武昌起义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
论题:19世纪西方的冲击,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
经济:中国近代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从晚清政府到北洋军阀统治再到蒋介石国民政府,都是专制独裁统治,政治民主化进程一波三折;思想:尽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封建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民众的思想观念、社会习俗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
综上所述:19世纪西方的冲击,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
示例二:
论题: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阐述:中国传统社会的惰性,缺乏突破传统社会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总之: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示例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因角度给予否定。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的背景)
1. 政治方面:
(1)外部: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剧。
(2)内部: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①清末新政
A. 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试图通过实行“新政”进行“自救”。
B. 内容:
? 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 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 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 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C. 影响:
? 并未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 客观上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D. 认识: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②预备立宪
A. 背景:
? 1904年的日俄战争,“立宪”日本击败“专制”俄国;
? 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 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
B. 过程:
? 1906 年9 月,宣布预备立宪。
? 1908 年8 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 1911 年5 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C. 影响:
? 加剧了清廷与各方的矛盾,使得不少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 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君主专制制度。
史料拓展:皇族内阁人员组成
内阁总理大臣
奕劻(庆亲王,宗室)
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满) 徐世昌(汉)
民政部大臣
善耆(肃亲王,宗室)
度支部大臣
载泽(镇国公,宗室)
海军部大臣
载洵(郡王,宗室)
农工商部大臣
溥伦(贝勒,宗室)
理藩部大臣
寿耆(宗室)
陆军部大臣
荫昌(满)
法部司法大臣
绍昌(宗室)
外务部大臣
梁敦彦(汉)
学部学务大臣
唐景崇(汉)
邮传部大臣
盛宣怀(汉)
2.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组织准备。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民报》
(3)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组织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3. 思想基础
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改革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905年)
①内容:
三民主义
同盟会纲领
含义
地位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前提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补充和发展
②评价:
a. 积极
?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b. 消极
? 缺乏明确的反帝的纲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知识拓展:
①总结中国近代救国思想的演进: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张之洞:地主阶级地方官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20世纪初,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三大特点
? 向西方学习主题是争取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 向西方学习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 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4. 经济基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民主革命的物质基础。
5.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6.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
结果: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二、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背景:1911年,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后,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
主体: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影响:两个月内,湖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例题1 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
A. 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 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 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 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答案:A
思路分析:上述言论宣传“我 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意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革命必要性,没有体现出与“二次革命的关系 ”,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与“亚洲觉醒”的关系,故 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改良道路行不通,故D错误。
考点:辛亥革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筛选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例题2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C
思路分析:材料中“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故A项错误;材料中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是皇帝个人的独裁,故B项错误;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出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皇帝对资政院的控制,不符合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故D项错误。
考点:清末预备立宪——设立资政院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和关键信息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例题3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答案:B
思路分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出君主专制已经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故B项正确;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不起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
考点: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阶段性特征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的对比总结能力。
例题4 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请回答:
阅读材料,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
侧重①: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侧重②: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选取其中一个观点,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阐述即可,侧重①,可以从“三民主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角度进行扼要阐述。侧重②,可以从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吸收西方思想、整理发觉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 制度和民本思想等角度扼要阐述。
考点:三民主义思想——民权平等思想
点评:本题为开放性题型,考查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对于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历史史实的阐述能力。
要点二 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三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探究】
(1)根据材料一,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3)材料三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案】
(1)主要意义: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
(2)“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回”:发布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和倡女权等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等。
(3)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近的过程。注意:全面分析史实,不能以偏盖全。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 时间:1912年1月1日
? 地点:南京
? 政体:共和政体
2. 南北议和:袁世凯代表清政府与革命党人进行议和。
(1)议和双方
袁世凯代表清政府与革命党人进行议和。
(2)原因:
? 辛亥革命后,需要一个强有力人物保障国家统一和稳定;
? 袁世凯实力强大,内握清廷大权,外获列强支持;
? 同盟会内部涣散,将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
? 立宪派和旧官僚为维护自身利益,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3)结果:
?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统治结束。
? 革命党让出政权,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3. 法律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主要内容:
?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 国民一律平等;(体现民族平等原则)
? 国民有人身、言论、集会、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和责任内阁制原则)
(2)目的:限制袁世凯走向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3)性质: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评价:
①进步性:
? 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具有资产阶级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人治到法制的转换,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②局限性:
? 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 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志凯的权利的目的很难实现。
知识拓展:西方政治文明与辛亥革命的借鉴
(1)指导思想上: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
(2)政体方面:学习西方,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在政治组织方面借鉴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3)思想内容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以法治国等原则,本质上和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致。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进步意义
? 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封建制度不行)
? 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 经济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社会生活上: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3. 历史局限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 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知识拓展: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1)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近代化。
(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突出。
(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使社会发展发生巨变,自由、平等风气盛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移风易俗的措施,改变民国社会面貌。
(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使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
例题1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思路分析:通过题干中“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可知湖北革命军的革命目标非常明确,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该公告的针对对象是士兵,并且,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依靠对象仅是军队,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反帝,排除D项。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掌握能力。
例题2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
A. 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使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得以贯彻
答案:A
思路解析:依据材料“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影响,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的问题;D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此后民国处于军阀专制之下,并未使三权分立的原则得到贯彻。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理解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例题3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思路分析:注意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为适中,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全面评价和理解的能力。
例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时期人文思潮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认为辛亥革命的结果是什么?综合材料一、二,应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答案:
(1)特点:将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原因:辛亥革命时期民族危机加重。
(2)结果: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人们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评价: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思路分析:(1)本题据材料一“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的角度回答辛亥革命时期人文思潮的特点是什么,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危机加重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三“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的角度回答辛亥革命的结果是什么。再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解放人们的思想、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等方面回答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考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于材料的概括和理解能力。
(答题时间:30分钟)
1.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
A. 君主立宪制 B. 总统制 C. 责任内阁制 D. 君主制
3.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此政府公报应发布于( )
A. 洋务运动前后 B. 百日维新期间
C. 清末新政时期 D. 辛亥革命以后
4. 图6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5.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 《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 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 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6.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 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7.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8.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反映出
A. 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 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C. 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D. 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在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1. B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年爆发,与材料中 “从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不符,故A项错误;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与材料中“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怕的是外国占路权”“近代四川”相符,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是导致了四川保路运动,与五四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的兴起是1924年,与材料中四川保路运动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2. C 解析:戊戌变法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民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临时大总统与国务员共享行政权,与总统制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总统职权受到国务员制约,结合所学,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D项错误。
3. D 解析:依据所学,题干材料出自《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其宗旨是共和政体追求民主平等,政府职员是人民公仆,不应再沿用清朝大人、老爷等类似封建等级制度的称呼,洋务运动前后处于清朝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百日维新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不会出现“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挽救清朝统治危机,阻止革命的爆发,与“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不符,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法令和措施,与“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相符,故D项正确。
4. B 解析:维新变法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期,与题干时间“1917年”不符,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的信息可知县长仍是科举制出身,说明辛亥革命后,选官的方式和过去差别不大,再从题干中“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可以看出,县长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说明辛亥革命后,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较大,故B项正确;题干的信息表明旧思想依然存在,无法得出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故C项错误;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 A 解析: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题干中“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说明此时时间大概是在1912年3月份。这一时期,报纸数量的迅猛增长,反映的是国人对时事的关注,关心局势的变革,故选A。《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3月,还不可能产生这么快的影响,排除B。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发生在1915年,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C。人们普遍赞成共和与辛亥革命后的史实不吻合,排除D。
6. B 解析:考查数据分析,全国有15个省,其中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所以选D。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
7. B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型的选择题,反映了,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歌谣的关键词,革命、剪掉辫子、独立,A选项革命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可能是简单的移风易俗,选项A显然不正确;C选项民族区域自治无从体现,排除C;反对帝国主义,歌谣无从体现,排除D;歌谣讲的民族要剪掉辫子,要革命,是民族主义深入民众的体现,选项B符合题意。
8. A 解析:临时政府是按照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的,故A说法正确;中国革命后没有建立联邦制共和国,而是中华民国,故排除B;中国根本没有成为最民主化的国家,因为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C排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的袁世凯就没有西方民主观念,故排除D。
9. D 解析:根据“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腐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民主体制更利于推动中国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说明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D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并未确立起来,排除A;材料信息未涉及世界潮流趋势,排除B;“彻底退出”不符合史实,排除C。
10. 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