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商鞅变法;老子、孔子学说及“百家争鸣”的局面。
选择题、非选择题
2-12
秦统一的措施;秦朝灭亡的意义。
难点
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认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要点一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材料一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探究】
(1)根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
(2)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剥夺和限制了贵族政权,军功地主势力上升。
原因: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秦国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经济发展,铁农具出现,牛耕推广,为变法提供经济基础。
一、政治变革
(一)春秋战国的时间
春秋:BC770—BC476年
战国:BC475—BC221年
(二)列国纷争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说明: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
体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权力下移)
史料拓展: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
——刘向《战国策书录》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論語·季氏》
(三)商鞅变法
1. 商鞅变法的原因(战国时期变法的原因)
(1)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2)政治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3)军事方面: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改革
2. 商鞅变法的内容
经济措施:(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废井田制,授田于百姓。
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发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政治措施:(1)奖励军功。
作用:剥削和限制了贵族特权。
(2)推行县制。
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社会措施:(1)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作用: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2)民间实行什伍连坐,相互纠察告发。
作用:有利于增强对地方的管理,相互监督。
3. 代表的阶级:新兴封建地主阶级
4. 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
5. 商鞅变法的作用
(1)顺应历史潮流。
(2)推动了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逐渐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适用于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的影响)
(3)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经济上,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宗法分封制度解体,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3)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4)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思想繁荣;
(5)民族上,华夏认同,夷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
重点提示: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
史料拓展: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中国古代变革的现代启示
(1)改革的必要性。国家与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是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会涉及利益团体而遭反对,因而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改革和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和勇于改革的勇气。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过程中必须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民族变革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位于中原的北戎和赤狄逐渐消失
说明: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分布更广泛。
评价: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有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促进了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
三、思想变革
(一)春秋思想家
1. 孔子
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伦理思想:“仁”(关爱他人,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政治重建:“礼”(恢复西周登记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承认有所改良)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以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的局面,推动私学发展)
“因材施教”
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2. 老子
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思想:万物的本源为道——朴素的唯物史观
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张小国寡民
(二)百家争鸣
1. 背景:(1)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
(2)社会经济发展(铁犁和牛耕的实用,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3)出现了新的士阶层
(4)统治者争霸需要,招揽人才。
(5)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2. “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思想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争鸣的局面。
百家: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互相诘难、批驳。
3. 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
孟子:人性善(人性论);“仁政”(政治思想)——民本思想;重利轻义。
荀子:人性恶;重礼隆法,以礼教为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天人观)
道家
庄子:崇尚逍遥自由(人生态度);齐物。
阴阳家
邹衍:五行“相生相胜”——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
代表阶层:下层平民的利益
墨子: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代表阶层: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社会;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
4. 实质及意义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2)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基础。
(4)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
5. 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儒家崇尚“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法的作用,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
史料扩展
孔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有教无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敛……”,故曰:
“仁者无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
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出现三大趋势:
1. 由分裂向统一发展
2. 各民族相互融合
3. 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过渡
例题1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答案:D
思路分析:材料“周之子孙”可以看出这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周朝的宗室子弟,那些不狂妄糊涂的人,没有不成为显达的诸侯的,这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从秦朝开始的。
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与所学知识结合的能力。
例题2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B.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材料“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机械制造”等可以看出,《墨子》中记载了一些科学原理,但“完整”的科学体系说法错误,故A错误。根据材料中《墨子》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并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涉及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等,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传承。《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它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B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墨子》中的相关记载,无法体现“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墨子》中的一些定义和原理阐述,不涉及“贵族阶层”的旨趣。且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家代表平民百姓,与贵族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墨家思想。
点评: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墨子处所时代背景以及墨子思想的把握能力。
例题3 材料《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思路分析:
(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知,孟子有两个方面的法制观:一是当他的父亲被抓时,他不能阻止法官,说明他认为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另一方面是作为儿子的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去救走父亲,这就说明他看重人伦,维护人伦。
(2)本小题的回答要依据所学知识,把握住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国企图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性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也不断强化,再加上宗法观念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就形成了这种法制观。
考点:孟子的思想及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准确的将材料分层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我们能力,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要点二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材料(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探究】
根据材料指出,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谈谈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
【答案】
(1)主张: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纷争。
(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3)分封制的益处:距秦朝统治中心遥远的地区,分封皇子镇守,便于控制。弊端:随着时间流逝,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乱,分封失去原有的巩固统治的作用,威胁中央皇权的统治。
郡县制的益处:实行郡县,官吏从朝廷领取丰厚的俸禄,便于控制。弊端:不分封皇子功臣做辅佐缺乏稳固的统治基础。
一、秦的统一
(一)条件
客观条件:
1.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2. 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的阻碍。
历史条件:
1. 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2. 秦王励精图治。吏治清明。
3. 商鞅变法使国家强盛。
4.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二)秦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三)秦朝巩固国家的措施(重点掌握)
1. 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
(1)皇帝制度
特点:皇权至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位世袭“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独尊“皇帝自称为‘朕’,命令称‘制’或‘诏’。”
(2)中央:三公九卿制
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太尉:主管军事,虚职。
三公互不统属。
(3)地方:郡县制
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官员产生
世袭
由皇帝任免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相对独立
中央政府垂直管理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①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中央服从皇帝一人,地方服从中央。
②君主专制的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③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等。
(三)作用
1. 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2.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 促进了民族交流交融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秦的灭亡
灭亡的原因
1. 秦始皇暴政统治
2. 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徭役等,耗费大量人力、物理、财力。
3. 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4. 焚书坑儒
5. 农民起义
6. 楚汉之争
易混易错: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秦朝是在全国推行。
例题1 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
A. 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B. 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
C.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
D. 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
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皇权至上,皇帝对官员有任意提拔和贬斥的权力,以致出现封建官僚体制中“职无常守”的现象,这表明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标准,排除A。“职无常守”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策略,并非是官僚体制受到冲击,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干政,而是强调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排除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适中,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
例题2 关于蒙恬主持修长城一事,秦二世以其“绝地脉”而杀之;司马迁认为其“阿意兴功……遇诛为宜”;而郭嵩焘认为“蒙氏固将也,以任边事,其职应然”,不应被处死。以下立意与材料最恰当的是
A. 威胁王权,蒙恬必然命运 B. 评论历史,应该辩证而为
C. 千古长城,功过难以评书 D. 职务追责,应科学而适度
答案:D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评价。A材料无法体现;评论历史应从历史的史实出发进行分析,并非完全辩证而为,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是对蒙恬的行为进行评价,不是对长城的评价,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蒙恬修长城,秦二世、司马迁和郭嵩焘从不同的职务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原则。
点评:本题较难,主要是学生能否准确的定位材料限定范围,分析材料内容的意图。
例题3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
A. 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 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
C. 向社会宣扬天人感应观
D. 封建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D
思路分析:由材料“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可知这体现了皇权的独尊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建立,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独尊,不是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天人感应观,故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秦始皇的皇帝制度的特点。
点评:本题偏难,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例题4
材料一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些。
——2007年第6期《随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本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标准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
(1)主要原因:秦始皇实行暴政而亡。目的: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
(2)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基本否定。秦始皇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不利于先进文化的建设。
(4)方法: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愿望和国家统一。
原则: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思路分析:
(1)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始皇暴虐,至子而亡”得出秦始皇实行暴政而亡。目的:根据唐太宗自己也是皇帝的史实可得出目的是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
(2)根据材料“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得出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根据材料“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得出基本否定。根据材料“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些。”得出秦始皇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不利于先进文化的建设。
(4)方法:根据历史学科对人物的评价的一方法可得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标准:结合所学可得出标准有,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愿望和国家统一。结合所学可得出其原则是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点:秦始皇采取的措施
点评:本题既有对知识点的考察,又有对历史理论的探讨,有利于学生培养辩证客观看问题的能力。
(答题时间:30分钟)
1.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地主阶级的形成 B. 分封制度的终结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2. 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3.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4.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5. “软实力”理论首倡者约瑟夫·奈曾评论说:“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下列说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B. 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和谐世界
C. 是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有效冲击和抵制
D. 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
6.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7.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8. 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B.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D. 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
9.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10. 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解释”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伏尔泰
“孔夫子不徽爱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沙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毛泽东
“秦始皇比孔于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 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欲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论语》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僵。”“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请回答:
根据史料,选定孔子思想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判。(要求:史论结合,逻辑顺畅。)
评分说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有论有史、层次分明、逻辑顺杨;评判准确全面。
1. D 解析: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诸侯墓中出土了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D项正确。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分封制的崩溃是在战国时期,故AB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等级制度的破坏,不能说颠覆,故C项错误。
2. 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符合“封建”到“帝制”的转变,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出现于夏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周不是集体统治,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神权政治是指神权 (也就是教会势力) 大于世俗权利,与中国古代史实不符,排除C项。
3.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
4.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
5. C 解析:根据材料“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文明是一种和谐文化,不会对西方文明产生抵制的问题,故C项符合题意。儒家“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复兴、构建和谐世界,也体现了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普遍性,故ABD项排除。
6. B 解析:据材料提到,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天”而“子民”、祭拜自己的祖先。都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这反映了秦汉以后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故C排除。材料没有强调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故D排除。
7. 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是强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B。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D。
8. A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的统一和书同文。根据图片内容可看出,战国时期七国的文字各不相同,但最终都统一成了秦的文字,反映了秦攻灭六国后统一各国文字,说明政治局面影响到文化的整合。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没能全面涵盖题意的主旨,故排除B项;书同文无法反映文字书写艺术的不断发展,故排除C项;秦统一六国后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排除D项。故选A。
9. C 解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生命力,C正确;古代政治不是民主,A错误;古代政治是专制,现代是民主,B错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D错误。
10. 答案:
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分析:
(1)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
(2)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
(3)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评判: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分析:
(1)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2)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3)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评判: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