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上)明朝的内阁制度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上)明朝的内阁制度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6 18: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 明朝的内阁制度
编稿 汪庆伟 一校 安宁 二校 黄楠 审核 张萍萍
1. 明朝内阁的形成及演变
明初政局一向不稳,为了维护朱明王朝的统治、削弱功臣名将对皇权的威胁,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职。《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明朝的内阁制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始开内阁于文渊阁,延揽大学士入内阁,正式有“内阁”之名。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众臣商讨一番,草拟出答复或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斟酌,以供皇帝参考决策。若意见不合,则发还改票,多时可至五改,形成皇帝与众阁臣之间的政治协商;若皇帝同意内阁的处理意见,则批示,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由于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所以叫作“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宦官干预政事。但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
万历时的首辅张居正通过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权力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于从前的宰相。然而内阁首辅虽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内阁不是法定一级的中枢权力机关,所以首辅擅权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正因为如此,张居正生前遭到不少言官的弹劾,毁誉参半。
2. 明代内阁的积极作用
(1)履行部分宰相责任
自从君主兼理相职后,工作之繁重已令君主望而生畏,疏于朝政。但自废相后,指挥各部院又非君主不可。内阁乃利用票拟、制诏等权,假君命指挥各部院,事实履行部分宰相责任,使政府运作不至于瘫痪。同时,又不用重立相制,违背明太祖立下的《皇明祖训》。再者,宣宗时,内阁发挥了“参断机务”的作用,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在明中叶更发挥辅政的作用。英宗即位,中外奏章皆委内阁签办,决事权全掌内阁手上,有助皇帝理政。
(2)具有合议精神
英宗以后形成的首辅制度,由首辅作最后决定。阁臣甚至颇有以宰相自任者,如严嵩、张居正、叶向高等。就票拟进行商讨时,各殿大学士皆可参与意见,颇能减低独相时期宰相的独裁机会。若此制运作良好,具有唐三省制的合议精神。
(3)大学士质素不俗
明自宣德阁体渐尊以来,有非进士精英不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阁的成例。明代科举内容虽为史家诟病,其考选之公平则为人称道。其优者入翰林修习,无一定期限,优者才受重用。明大学士多由此出身,故不乏智能之士。
(4)选任制度较公开
明代有廷推之制,大学士出缺,例由三品以上京官公推二或三人,请皇帝于名单中简拔,皇帝不纳可命再推。皇帝不由廷推任命的大学士称“特简”,但受朝臣鄙视,鲜能久安于位。由于受公议约束,大学士质素有一定水平。
3. 明代内阁的消极影响
(1)强化君主专制
明太祖废相本意,由君主兼理相职,六部分理日常政务,大事决于由尚书主持的廷议。自内阁制度形成后,首辅借君命指挥六部,六部权力遭严重侵蚀。然而明代有不立宰相之祖训,大学士无宰相之名,而行宰相之实。如此在不少朝臣眼中,无“名”而行“实”,等于“无权”而“越职”,即皇帝默许,亦难甘服。于是,内阁只有仗君威以钳制群臣。造成内阁只能依附天子,不能自行其是。加上,内阁能否重用及其人选删减,全取决于皇帝一人,而内阁之权亦由君主委任得来。
内阁制度随君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力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根本就无节制的作用,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遂成为皇帝加强专制独裁的工具,使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历代为甚,助长了君主专制。
(2)首辅有相权而名不正——流弊甚多
内阁仅属秘书机关,无宰相之名,亦无宰相之位,更无宰相之责,但皇帝信任时,又确有宰相之权力。明代内阁成立之后,事实的演变,产生首辅,权力堪比中国古代宰相。但此不过内阁中相沿的惯例,并非律定,故不为外廷所承认。《明史纪事本末》谓:“严嵩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权;有丞相之权,而无丞相之责。”正道出内阁制度的流弊。内阁有宰相之权而无宰相之责,出错时便诿过他人;无宰相之名位而有宰相之权,则朝臣不能信服。张居正任首辅,仍须与中官冯保结合才能执掌大政,方能施展抱负,便是明显的例子。明代宦官之祸严重,与内阁制度之名不正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①形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权
明代内阁因为欠缺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只是政务的补助机关,透过票拟、条旨来辅政,但大学士的票拟最后决定于皇帝的朱批,而明制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宣宗时,大臣章奏除由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秉笔太监照内阁大学士之票拟批红。宣宗以后,人主怠荒,深居内宫,朱批便由秉笔太监处理,从此宦官通过司礼监的职务得以正式与外廷往来,宰辅之权便为内臣所侵夺,司礼监有“太上内阁”之称,造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横。
②演成朋党的倾轧
内阁行使相权实在名不正言不顺,容易造成内阁与外廷官僚的磨擦。明之内阁,上受君主的钳制,内受宦官的操纵,阁臣想握权,一方面须交结内监,另一方面则又要倾轧同列的大学士,遂演成朋党之祸。如严嵩任首辅,威权极崇,但却为阁僚徐阶所倾倒;张居正任首辅,也因内结司礼监冯保方能遂意,结成朋党,方可行使权力,但在革弊振衰时,仍不免受言官攻击,被指责为揽权专断的权臣,甚至“祸发身后”,被夺爵抄家,险遭开棺鞭尸。明代朋党倾轧激烈,实与内阁制度名实不符的矛盾有密切关系。
③导致政风因循
明代阁臣绝大多数由进士而入翰林,再而入内阁,多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一旦入阁,多保守因循。而且,内阁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宦官又居中窃柄,阁臣为保官秩,于是只能对君主唯唯诺诺,对宦官俯首听命而不敢有违,遂使政风因循腐化。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积极有为,仍非议四起,故后人多不敢有为,多随俗因循,政治更不堪闻问,对明室政治有极坏之影响。
总之,内阁制乃明祖废相后衍生的辅政机关,但名实不符,乃演生许多弊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指出了废相后的内阁无从发挥宰相之权责,致使政治败坏,可见其影响。
例题1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 “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 “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思路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言论,所以选择的应该是与这个含义相同的选项。A项是赞扬丞相制度的,所以排除。B项主张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D项表明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使明朝政治腐败,皆与材料要求不符合。故答案选择C项。
答案:C
例题2 《明史·职官制》记载:“内阁制票拟,不得不决与内监与批红,而相权转归寺人(“寺”通“侍”,指太监)。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 ?????? B. 皇帝设内阁和司礼监互相牵制
C. 宦官控制阁权,政治黑暗???? ???? D. 明代相权实际控制在宦官手中
思路分析:“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因此,“皇帝设内阁和司礼监互相牵制”不符史实,且材料没有体现“互相牵制”,故B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关键词“内阁制票拟,不得不决与内监与批红,而相权转归寺人”“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宦官控制阁权,政治黑暗,故C项正确;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明代相权实际控制在宦官手中”不符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C
例题3 《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 B. 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
C. 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D. 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得解。材料“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封原还本,以重命令”,反映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否则会有可能被驳回重发,所以D项符合要求;上述材料也反映了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上升,所以B项说法跟史实不符;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过于夸大阁臣票拟权力;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表达错误。
答案: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