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桥之美[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10 19: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桥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独特的视角感受桥之美。
2.品味本文优美富有意韵的语言。
教学建议:
1.注意本文作者淡化桥的形式美、诗意美而注重从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欣赏桥之美。把握此点要通过比较,把握此点也就把握了关键。这是文章的切入口。
2.发挥想象,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带领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
4.安排一课时
一. 导入。
《中国石拱桥》桥的形式优美体现在哪?——象“虹”着眼于桥的结构美。
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表现的是诗意美;
那么画家眼中的桥又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一起随画家去欣赏桥的美吧。
二.整体感知。深入学习。
1. 说说吴冠中眼中的桥之美指的是什么?并比较茅以升的桥之美有何不同?
仔细揣摩1-3节找到关键句——桥在不同环境中多样形式的作用。
茅氏:着眼于桥之形体现的美;
吴氏:着眼于小桥流水人家所具有的块、线、面构成的画面产生的美感。强调桥与环境的组合。
再以马氏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美比较:小桥流水人家形成的温馨意境与 古道西风瘦马形成对比表达游子羁旅愁肠。
小结:对美的欣赏角度不同收获也不同。
2. 那么吴氏以那些例子来印证自己的对桥的美感呢?
乌镇苇丛的石桥;
细柳下的石桥;
仿卢沟桥、宝带桥;
风雨桥 ;
3. 分组重点欣赏体会,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美的感受。
苇丛之狭窄拥挤、憋闷
石桥的鲜明简单 使空间显得开阔疏朗令人神清气爽。
细柳之弱、轻、动、色 小结桥或主或衬与周围景和谐一体
石桥之强、重、静、色 阳刚与阴柔的和谐统一
长桥与广阔的水面,打破了单调
桥面的建筑给人以安闲、自在感与险峰急流形成对照
4.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怎样构建一幅画?
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组成、景物的选择、和谐对立统一关系。试观察一幅画评一评。
5.阅读5、6、7节,进一步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乡间小桥说明桥在构成丰富的画面中的作用。并探讨直线桥的问题。
6.美句欣赏。本文不仅见解独到,语言也富有韵味,找出来品一品。重点品味练习三。(题目见课文)
A 发闷、深呼吸、舒畅----人的感受在景物上的反应。
B为何消魂?因为这里有一种对比的美感。
晓风残月是怎么回事情?言下之意是无须他们的陪衬也充满美感。
C形:交错之形
色:颜色陪衬
乐曲:和谐统一的整体。
D桥之美,是通过桥与自然展示出来,展示出和谐的韵律,音乐以声音展示、桥以形象来展示,只是方式不同,都吸引着画家的眼睛。
三.比较小品文《桥之美》与一般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在语言上的不同。
四.总结.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努力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