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第一节一千以内数的认识第2课时《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目标
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读、写出末尾有0、中间有0的三位数,是进一步体会位值思想。1000以内数认识较为复杂、特殊、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孩子们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当出现中间有“零”读,末尾有“零”不读,这种思维过程交错,学生很容易混淆。对“零”的认识高度不深,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时,想到用“零”来占位是有一定考验的。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涉及到有“零”情况时,很难进行判断什么时候读“零”,什么时候不读“零”。二年级孩子数感也较弱,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时,用“零”来占位,孩子自己是很难理解的。这节课的难点的学习是需要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的。
教学方法
1.通过数圆点,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一般规律。?
2.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举例、类推,有条理的思考,自主探究、总结带有数字0的读、写数规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主回答)
我知道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十10.
我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是十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2.读、写计数器上的数(回顾一百以内的数的组成和读写)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圈一圈,数一数。
(1)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一题,数一数有多少个圆点。
(2)交流、分享方法。
(3)小结,重点突出用“百”数较大的数的优点。
2、摆一摆。
(1)同桌合作,用小棒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小棒图说说二百三十五的组成。
3.拨一拨
(1)回忆计数器的相关知识(数位、各个数位表示的含义、)
(2)尝试在计数器上拨出235这个数。(生拨珠)
235有2个百,在百位数拨2个珠子,有3个十,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有5个一,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这就是235。
4.小结。
圈一圈、摆一摆、拨一拨的方法都表示235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5.探究数字中带有0的读数和写数。
第一层:学习没带零1000以内数的读写
计数器上拨出的235这个数怎样读写。
写作:235???读作:二百三十五
第二层:学习中间有零1000以内数的读写
(1)出示计数器,请一个同学来拨数,个位上拨4,百位上拨3。哪位上没有珠子?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写?小组合作学习。试着写出这个数,并点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先让学生自己试读,然后教师讲解正确的读写法。)
写作:304?????读作:三百零四
强调:百位上是3就写3,十位上没有就写0,个位上是4就写4,读数时十位上没有就读零。
(2)提问:304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第三层:学习末尾有零1000以内数的读写
(1)出示计数器,请一个同学来拨数,十位上拨8,百位上拨5。哪位上没有珠子?请全班同学试着写出这个数,并点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先让学生自己试读,然后教师讲解正确的读写法。)
写作:580??????读作:五百八十
强调:读数时个位上的零不读。
(2)580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汇报时明确指出:580中的0个一可以省略)先点个别说,再一起说一遍.
对比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
小结:数位中间的0就读零,末尾的0不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看图写数: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
通过比较更好的理解中间的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小结
1、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2、读数时,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数位中间的0就读零,末尾的0不读。
3、写数时,百位上是几就写几,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一位没有就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