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内涵、性质、类型与演变,培养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
结合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实例,说明自然资源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说明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与途径,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
?
?
中美南海争端的背后是对于南海什么资源的争夺?
南海大陆架之下的石油是否属于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定义: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自主学习】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自然资源的作用?
4.自然资源的特征?
5.自然资源的划分依据?可分为几类?每类具体包括哪些资源?
6.什么是战略性矿产资源?
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况
(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_______、_________的资源,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
并产生
的
的总称。具有_____和______的双重属性。
(2)种类: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资源、
资源、水资源、
资源、矿产资源、
_________资源等。
2.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
①天然性: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客观存在,能够为人类直接获得
②有用性:各种自然资源从不同角度都能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也就是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
?
③相对性。某种物质和能量能否成为自然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会有不同的结果。
自然资源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延伸。
3.作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了______
、______
和空间。例如,水既是生命的组成要素,又是重要的生活资料和________
,还为人类提供了生产、_____
空间。
【合作探究1】课本P3活动
1)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2)空气属于自然资源吗?说出你的理由?
空气属于自然资源。
所有动物(包括人类)和植物都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植物需要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清新的空气能够维护人体健康、愉悦精神,拥有清新空气的森林、海滨等环境往往成为人们休闲、疗养的胜地。
?
4.自然资源的特征
:
①数量的有限性。相对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的数量相对稀缺
②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③资源间的联系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核心要素,每个区域自然资源要素之间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④利用的发展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5.分类:按照自然资源是否可以_____或____,将自然资源分为______资源和_____资源两大类。
(1)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只要_____、_______,可再生资源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利用。但是,再生条件一旦发生改变或遭到破坏,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就会减弱、甚至终止。
(2)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_____资源,包括_____矿产、_____矿产____矿产。矿产资源是在一定区域、一定地质条件下,经历漫长的_______时期形成的,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___________。
战略性矿产资源
某些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
【合作探究2】课本P4活动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的更新或再生是有条件的?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尺度内,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通过水循环,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具有天然更新能力,因而,在特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水资源可以保持动态平衡。但是,受大气降水、蒸发、下渗、径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水资源更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可变性,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拦蓄地表水或抽取地下水)使一些地区水量平衡遭到破坏,造成水体更新速度放缓、水资源数量下降,甚至枯竭。
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生物具有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的能力,从而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各种产品。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生物资源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对于人类而言,土地资源主要用作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由于地表土地空间的数量是有限的,且基本固定的,作为生活空间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一面。然而作为生产空间的农业用地,因为土壤肥力能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能够为人类年复一年提供农产品,土地资源又具有可再生的一面。但是,土壤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如果过度耕作,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比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甚至荒漠化。
【合作探究2】课本P4活动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的更新或再生是有条件的?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尺度内,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通过水循环,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具有天然更新能力,因而,在特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水资源可以保持动态平衡。但是,受大气降水、蒸发、下渗、径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水资源更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可变性,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拦蓄地表水或抽取地下水)使一些地区水量平衡遭到破坏,造成水体更新速度放缓、水资源数量下降,甚至枯竭。
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生物具有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的能力,从而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各种产品。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生物资源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对于人类而言,土地资源主要用作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由于地表土地空间的数量是有限的,且基本固定的,作为生活空间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一面。然而作为生产空间的农业用地,因为土壤肥力能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能够为人类年复一年提供农产品,土地资源又具有可再生的一面。但是,土壤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如果过度耕作,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比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甚至荒漠化。
【合作探究2】课本P4活动
2)为什么说在人类历史时期矿产资源几乎不可能再生?
矿产资源的形成一般需要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以金属矿产铁为例,铁元素聚集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成矿期需以亿年计算。与此相反,人类开采、消耗铁矿资源的速度却十分快速,一个矿区开采期仅为百年、数十年。因此,相对于历史时期不过几千年、生命周期不过百年的人类,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两者关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_____的:
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____和_____作用;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也产生重要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以矿产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数量的含义
指自然资源的
量或
量,决定了自然资源的可开发和可利用
。
(2)自然资源数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不仅体现在资源总量上,还体现在资源
、
等方面。
②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资源的
规模、______和_____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思考: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举例?
20世纪以来,哪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自主学习】对照学案,圈画关键词并背诵记忆
【合作探究3】课本P5活动
1)计算我国淡水、森林、石油、煤炭、铁矿的人均资源占有量?
按照14亿人口计算,中国淡水、森林、石油、煤炭、铁矿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为:2000m3、2.2亩、1.8吨、174吨、15吨。
2)说说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主要自然资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大多数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由于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体系,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然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使得我国许多自然资源不能满足庞大的人口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有些自然资源消耗过快,有些自然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制约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
【合作探究4】课本P6活动知识窗:中国石油城——大庆
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的松辽盆地,这里原本是茫茫荒原,人烟稀少,人类生产以放牧为主。20世纪60年代起,伴随着大庆油田的诞生与成长,这里迅速崛起了一座石油城一大庆。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庆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日臻成熟。目前,大庆市城区面积超过5000平方千米,城区人口超过130万。
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然而,
进入21世纪后大庆油田出现了后备储量不足、开采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大庆市积极调整发展方向,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石油采收率、努力延长大庆油田开采期的同时,通过做大石化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完善城市功能等措施,实现了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思考:
对比2000年,2016年大庆市产业结构如何变化?
大庆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资源型城市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其发展阶段可分为四类:成长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再生型城市。目前大庆人口超过百万,城市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各业兴旺,属于成熟型资源城市。然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任何一个矿藏都有一定的储量和可采年限。从大庆市城市发展历程看,其发展壮大阶段具有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特征作为成熟型资源域市,为避免因石油资枯竭而沦为衰世型城市,必须向综合型城市转型。
(二)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以土地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质量的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
程度,或获取___效益、_____效益和
的多少和_________的表征。
土地资源质量的含义土地资源的质量是一个
指标,包括地表形态、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土地平整状况、土地区位条件等方面。在___、___、___生产中,土地质量的差别,实质上是土地
的高低;在_____、_____、_____等非农业建设中,土地质量主要是指
条件的优劣。
2.土地资源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土地资源的质量决定了人们开发利用土地的
和
。
(2)土地资源的质量影响着土地
和
。(3)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质量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作用逐渐
,而人类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却不断
。
①人类因地制宜、
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土地质量向
发展。举例说明?
②人类对土地资源的
开发及
,也会导致土地质量
。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5】课本P8活动
知识窗:科尔沁沙地的演变科尔沁沙地地处我国夏季风边缘地带,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冬春多大风,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清朝时的放垦开荒和20世纪50-70年代的农垦,造成科尔沁草原沙土层逐渐沙化和活化,出现了“一年种,二年扔,三年变沙坑”的景象,最终演变成黄沙漫漫的科尔沁沙地。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科尔沁地区防沙治沙步伐逐年加快,治理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治理效果开始显现,实现了治理速度超过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
思考:
科尔沁沙地早期自然环境?沙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说说人类活动在科尔沁沙地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科尔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属农牧交错带。绝大多数地方只适合放牧,适度放牧不会对地表植被产生根本性破坏。近现代人类一次又一次的垦荒活动,改变了科尔沁地区农业结构,破坏了地表植被和表面结皮层,结皮下面的“暗沙”变成“明沙”,是草原向沙地演化的根本原因。相比于真正意义的沙漠地区,科尔沁沙地气候条件优越得多,如果采取禁牧、休耕等措施,经过一定时期的休养生息,沙地表面结皮层会增强加厚,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自然恢复。近几十年来,通过采取治沙造林种草、围封禁牧、搬迁转移人口、建设封禁保护区、防治水土流失等措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逆转。
(三)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以水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也有重要影响。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从
向
递减的趋势,造成我国不同地区在
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南方地区利用充沛的水源发展了
,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____农业,西北地区主要发展了____业、
和____农业。
2.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对我国
、
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
也产生重要影响。举例说明?
3.措施人们通过修建大型
和
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的
不均问题。
【合作探究6】课本P9活动
知识窗:水资源与北京城市发展北京城选址在永定河与潮白河冲积平原上,几百年来,永定河水滋养了北京城。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20世纪50年代起,北京在周边地区修建了官厅、怀柔、十三陵、密云等水库,这些水库在保障北京城市用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世纪初,北京已发展成为拥有2000万人口的世界级超大城市,本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用水需求,而且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水资源紧缺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跨流域引水补源势在必行。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12月27日,丹江口水库来水奔涌进京。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均每年为北京调水超过10亿立方米,北京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思考: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城市化进程将会产生的影响?
水资源供应紧张限制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张,严重影响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短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基本解除城市供水安全威胁,为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维护资源安全
1.概念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
、及时持续、
、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同时
生态环境的状态。
2.资源安全的核心保证各种重要资源
、稳定、
供应,在此基础上,追求以_________获取资源,以_______、_______的方式利用资源。
3.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
资源作为
,是国家维护政治、军事安全的基础,是经济社会
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资源是
的一部分,因此资源安全又与_______息息相关。
4.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一要坚持立足
,加大资源的
力度,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
二要充分利用
资源,保障
安全供应;
三要加大
力度,提高
水平;
四要重视资源
,避免资源
;
五要坚持
与
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________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10,回答以下问题
知识窗:总体国家安全观
1.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哪些方面?
2.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做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