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检测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合理的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
___________的,当他的___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他的
___________(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导致身体向前倾倒。
2.班级河比赛获胜有不少決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増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___________(选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___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3.如图1所示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一个实验:她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细线,放手后发现小球悬停在空中然后轻轻拨动小球,小球便不停地绕O点转动。若转动中突然剪断细线,小球将会做
___________运动,这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_______。
4.如图2是小雪制作的“抓鱼手套”。她在普通橡胶手套的着力处増加几个尼龙搭扣的小勾面,这些密集而弯曲的小匀面增大了接触面的___________,从而增大了___________,使人更容易把鱼抓牢。
图1
图2
图3
图4
5.如图3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A,在16N的水平压力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重___________N;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6.如图4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沿足够长的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物体运动时,重力突然消失,请推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你的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ニ、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小每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小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如图5所示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8.如图6所示,F、F是物体受到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9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抽。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
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
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
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
10.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11.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要做这项研究,可选取图?7中的两个实验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丙与丁
12.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B汽车轮胎表凹凸不平的花纹
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
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
13.(双选)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在空中高速飞行的子弹所受的力为重力和空气阻力
C.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他会落在车厢内起跳点的后方
D.绕地球运行的“北斗”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14.(双选)如图8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2N
B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
C.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2N
D.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0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如图9所示,木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经水平木板表面上的B处,最终停在C处。画出木块在B处时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16.如图10所示,一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題(本题共3小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6分,共18分)
17.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__________实验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毎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1)如图12甲所示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__________,
大小__________;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小车仍静止,此时F3__________F4;当右端再挂上ー个钩码时,如图丙所示,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__________F6。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猜想:
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接着她按如图13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1)步骤①和②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选填“A”或“B”)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利用了________的知识。
(2)小梦接着按步骤①和③探究猜想B,你认为步骤③能否测出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梦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呢?她用①的装置进行实验先水平拉动木块
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紧接着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根据上述实验小梦得到了“在压力和接触面植程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分析操作过程,你认为小梦的结论可信吗?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題每小题9分,共18分)
20.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林同学提出了以下疑问:只受一个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
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能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14所示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乙所示。
②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丙所示:剪断其中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丁所示。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林同学归纳得出了初步结论:
(1)由图甲和乙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和丁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甲和丙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近年来,独轮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如图15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下表为某型号独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数据,则:
质量
10kg
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30cm
最大速度
?16km/h
充满电行程
24km
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能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2)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g取10N/kg)
参考答案
运动
脚
上身
2.较重
粗糙
3.匀速直线
惯性
4.粗糙程度
摩擦力
5.9.8
9.8
竖直向上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重力消失时,物体所受支持力消失,摩擦力也同时消失。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7.C
8.A
9.C
10.D
11.B
12
B
13.CD
14.BC
16.
17.(1)控制变量法
(2)甲
(3)匀速直线
(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析:(1)让小车每次从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动状态(每空1分)
18.(1)相反(1分)
相等(1分)
=(1分)
<(1分)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2分)
(3)大小相等。(1分)
运动状态将改变。(1分)
19.(1)A(1分)
二カ平衡(1分)
(2)不能(1分)
(3)不可信(1分)
木块加速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不是平衡力,大小不相等(2分)
20.(1)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2)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每空3分)
21.解:(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根据v=可得能行驶的最长时间.
t==(3分)
(2)人和电动平衡车的总重力
G总=(m人+m车)g=(50kg+10kg)10N/kg=600N(2分)
所受阻力Ff=G总=0.2×600N=120N(2分)
因为电动平衡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二カ平衡,所以牵引力F=Ff=120N(2分)
答案:(1)1.5h
(2)12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