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找春天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找春天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6 22: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找春天
教学目标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
难点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两种句型很容易混淆。
教学方法
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和待点。2、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导入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两种句型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区别呢?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了解比喻句定义和结构和常用比喻词
首先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像、好像、仿佛、似的、好似、恰似、宛如、犹如、如同、成了、变为、好比等。例如:红红的苹果像灯笼。这句话中把苹果比作灯笼。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苹果”,喻体是“灯笼”。运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是,要描述的事物和打比方的事物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例如:小女孩长得像妈妈。女孩和妈妈是同类事物,所以不是比喻句。3、了解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和常见拟人词。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常见得拟人词有:唱歌、跳舞、依偎、抚摸、微笑、吃惊、欣赏等。例如:柳树在风中扭摆着腰肢,尽情地跳舞。句中的“跳舞”本来是写人的动作,这里用在写柳树这种物上了,把柳树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4、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
。如:苹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像个可爱的小孩,冲着你点头微笑呢。
这里是把“苹果”比喻成了“可爱的小孩”,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点头微笑”,就误认为拟人句了。其实拟人句应不出现人物名称。上面的句子如改成“苹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呢”句中没有了“小孩”一词,但从“点头微笑”可以看出,这是把苹果当作人来写了,赋予苹果以人的动作,就是拟人句了。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5、练习巩固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小结
由此可见,比喻
也就是打比方,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体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你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