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滤渣滤液 中考专题1 强化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2.2 滤渣滤液 中考专题1 强化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06 22: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407900107442008.2.2 滤渣滤液(专题)
解题思路:
(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写出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如果涉及到有先后顺序的,直接按照“越远越优先”原则进行逐步分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反应必须是逐步反应,然后在逐步反应过程中,设想反应物的量的问题,再进行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溶液的颜色:①蓝色Cu2+ ②浅绿色Fe2+ ③黄色Fe3+
对滤渣成份实验:加酸有气泡产生则有活泼性金属
这类问题主要涉及二种情况:
(1)一种金属放在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2)一种金属放在几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越远越优先”原则
(3)几种金属放在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越远越优先”原则
强化训练
专题1:一种金属与多种溶液的反应
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关于反应有下列说法: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② b点溶质有3种 ③ a~b段的溶液为蓝色
④ b~c段的溶液为无色 ⑤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⑥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⑦ 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⑦ B.①③⑤⑦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⑦
2、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② 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③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一定变成蓝色
④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忽略过滤等操作的影响)
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3、将一定量的金属M加入到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根据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M
②若滤液只含一种溶质,滤渣含四种金属,则几种金属活动性顺序:M>锌>铜>银
③若滤渣含有M,则滤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3种,最少含一种
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滤渣中一定含锌,可能含M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4、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Fe(NO3)2 B.滤液中一定无AgNO3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没有气泡产生
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最终可能显无色 ④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⑥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放入前的锌粉的质量.
A.②④⑥? ?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8069502228856、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7、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AgNO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得到如下结论:
86423534925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②溶液中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M固体可能为Fe; ④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3中物质;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
以上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9、将一定量铁粉放入含有硝酸银、硝酸铜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当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m1g时,反应生成的固体只有银
B. 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反应生成的固体也为两种
C. 只要加入足够多的铁粉,就可得到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D. 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不相等
464820025019010、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1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象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专题2:多种金属与一种溶液的反应
1、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Cu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 ZnCl2 和 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2、现有一包由6.4克的铜粉和6.5克的锌粉混合而成的粉末,将它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金属为a种,溶液中的溶质为b种。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若a=1,则b=2 ② a+b不可能大于4
③ 反应后金属的质量不可能超过21.6克 ④ 当得到的金属质量为20克时,a一定等于3
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3、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B.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可能含有Cu(NO3)2
C.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Cu(NO3)2、AgNO3
D.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前所加固体的质量
4、将未知金属M和金属镁的粉末状混合物共a g,加入一定质量的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滤渣中含有Cu、Fe,则滤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②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
③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只含有Cu ;
④若滤液中金属离子只含有Mg2+,则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有可能为Mg﹥Fe﹥M﹥Cu;
⑤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固体至少有两种。
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6482004324355、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现有下列说法: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⑤若溶液甲呈无色,则溶液甲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将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a g加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滤液肯定呈无色;
②滤液中一定要硫酸镁,可能有硫酸锌,一定没有硫酸亚铁、硫酸铜
③用磁铁靠近滤渣,滤渣成分不会被吸引;
④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a g;
⑤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得到的溶液可能显无色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7、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②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一定含铜,可能含铁
③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④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
⑤该实验可以得出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专题3:金属、金属氧化物与盐溶液的反应(拓展题组,考频高)
1、向氧化铜、镁粉和铁粉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反应停止后过滤,若滤出的滤渣中含有铁粉,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必定含有Mg2+,可能含有Fe2+ B.滤液中必定含有Mg2+、Fe2+,可能含有Cu2+
C.滤渣中必定含有Mg 、Cu D.滤渣中必定含有Fe、Mg,可能含有Cu
2、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Fe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残余固体。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依据相关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④残余固体的质量与样品中CuO的质量相同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一包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
(2)将得到的滤渣乙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了气体和固体丙。
(3)称量实验过程中的滤渣乙与固体丙,发现他们的质量相等。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Mg和CuO; ② 滤液甲中一定含有MgCl2和HCl;
③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和CuO; ④ 充分灼烧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 整个过程中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4、实验室有一包黑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是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来进行实验探究,有关操作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黑色固体甲和蓝色溶液A;
Ⅱ.在蓝色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乙和浅绿色溶液B;
Ⅲ.取少量硫酸铜晶体加水溶解后,向所得蓝色溶液中加一定量铁粉,也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丙和浅绿色溶液C。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 验证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② 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③ 固体乙和固体丙的成分相同; ④ 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SO4)3;
⑤ 操作Ⅲ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⑥ 还必须补充操作才能证实样品中是否含有木炭粉。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粉,锌粉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后,固体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③灼烧后的固体质量小于或等于样品中CuO的质量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附:武汉市历年真题感知(能做尽量做,不能做的先大概看一下大考怎么考)
【四调,7】 某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钠,现要回收金属银、铜。下列做法达到了目的的( )
A.依次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B.加入适量的铜粉,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过量的铜粉
D.加过量的铁粉,过滤,向滤渣中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四调,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以锌、稀硫酸和氧化铜为原料,先制取氢气,再用氢气
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关于该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 ②实验不需要用到酒精灯
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之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④利用该原料还可设计实验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四调,7】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Fe( NO3)2、Cu( 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和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一定是银和铜;
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一定是纯净物;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⑤⑥
【四调,7】4946650354330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 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2018,四调,7】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39420046990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
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 2019,四调,7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 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有可能只含有两种溶质 B.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C.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四种 D. 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2014,中考,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 > Fe;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中考,8】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中考,30】(6分)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证据是 ;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夜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有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017,中考,8】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018,中考,31】(6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 。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 。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019,中考,8】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
B 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 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D 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2020,中考,7】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将mg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固体粉末X含有铁,则m可能小于n
B.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
C.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
D.剩余ng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
12407900107442008.2.2 滤渣滤液(专题)
解题思路:
(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写出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如果涉及到有先后顺序的,直接按照“越远越优先”原则进行逐步分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反应必须是逐步反应,然后在逐步反应过程中,设想反应物的量的问题,再进行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溶液的颜色:①蓝色Cu2+ ②浅绿色Fe2+ ③黄色Fe3+
对滤渣成份实验:加酸有气泡产生则有活泼性金属
这类问题主要涉及二种情况:
(1)一种金属放在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2)一种金属放在几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越远越优先”原则
(3)几种金属放在一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越远越优先”原则
强化训练
专题1:一种金属与多种溶液的反应
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关于反应有下列说法: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② b点溶质有3种 ③ a~b段的溶液为蓝色
④ b~c段的溶液为无色 ⑤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⑥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⑦ 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⑤⑦ B.①③⑤⑦ C.②③⑤⑦ D.②④⑥⑦
2、向一定质量的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D )
①滤渣的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② 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③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一定变成蓝色
④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忽略过滤等操作的影响)
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⑥取反应后的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3、将一定量的金属M加入到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根据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M
②若滤液只含一种溶质,滤渣含四种金属,则几种金属活动性顺序:M>锌>铜>银
③若滤渣含有M,则滤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3种,最少含一种
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滤渣中一定含锌,可能含M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4、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滤液中可能有Fe(NO3)2 B.滤液中一定无AgNO3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没有气泡产生
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最终可能显无色 ④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⑥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放入前的锌粉的质量.
A.②④⑥? ?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8069502228856、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7、将一定质量的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AgNO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得到如下结论:
86423534925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②溶液中加稀盐酸,可能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M固体可能为Fe; ④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3中物质;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
以上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9、将一定量铁粉放入含有硝酸银、硝酸铜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 当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m1g时,反应生成的固体只有银
B. 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反应生成的固体也为两种
C. 只要加入足够多的铁粉,就可得到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D. 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不相等
464820025019010、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溶质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B.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C.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1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象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专题2:多种金属与一种溶液的反应
1、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CuCl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B )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 ZnCl2 和 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2、现有一包由6.4克的铜粉和6.5克的锌粉混合而成的粉末,将它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金属为a种,溶液中的溶质为b种。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若a=1,则b=2 ② a+b不可能大于4
③ 反应后金属的质量不可能超过21.6克 ④ 当得到的金属质量为20克时,a一定等于3
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B )
A.1 B.2 C.3 D.4
3、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 ?)
A.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B.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可能含有Cu(NO3)2
C.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Cu(NO3)2、AgNO3
D.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反应前所加固体的质量
4、将未知金属M和金属镁的粉末状混合物共a g,加入一定质量的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①若滤渣中含有Cu、Fe,则滤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②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
③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只含有Cu ;
④若滤液中金属离子只含有Mg2+,则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有可能为Mg﹥Fe﹥M﹥Cu;
⑤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固体至少有两种。
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6482004324355、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现有下列说法: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⑤若溶液甲呈无色,则溶液甲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D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将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a g加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滤液肯定呈无色;
②滤液中一定要硫酸镁,可能有硫酸锌,一定没有硫酸亚铁、硫酸铜
③用磁铁靠近滤渣,滤渣成分不会被吸引;
④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a g;
⑤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得到的溶液可能显无色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7、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②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一定含铜,可能含铁
③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④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
⑤该实验可以得出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专题3:金属、金属氧化物与盐溶液的反应(拓展题组,考频高)
1、向氧化铜、镁粉和铁粉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反应停止后过滤,若滤出的滤渣中含有铁粉,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
A.滤液中必定含有Mg2+,可能含有Fe2+ B.滤液中必定含有Mg2+、Fe2+,可能含有Cu2+
C.滤渣中必定含有Mg 、Cu D.滤渣中必定含有Fe、Mg,可能含有Cu
2、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Fe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残余固体。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依据相关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④残余固体的质量与样品中CuO的质量相同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确的是( A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一包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
(2)将得到的滤渣乙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了气体和固体丙。
(3)称量实验过程中的滤渣乙与固体丙,发现他们的质量相等。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Mg和CuO; ② 滤液甲中一定含有MgCl2和HCl;
③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和CuO; ④ 充分灼烧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 整个过程中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4、实验室有一包黑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是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来进行实验探究,有关操作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Ⅰ.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黑色固体甲和蓝色溶液A;
Ⅱ.在蓝色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乙和浅绿色溶液B;
Ⅲ.取少量硫酸铜晶体加水溶解后,向所得蓝色溶液中加一定量铁粉,也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丙和浅绿色溶液C。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 验证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② 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③ 固体乙和固体丙的成分相同; ④ 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SO4)3;
⑤ 操作Ⅲ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⑥ 还必须补充操作才能证实样品中是否含有木炭粉。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B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粉,锌粉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后,固体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③灼烧后的固体质量小于或等于样品中CuO的质量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附:武汉市历年真题感知(能做尽量做,不能做的先大概看一下大考怎么考)
【2014,四调,7】 某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钠,现要回收金属银、铜。下列做法达到了目的的( D )
A.依次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
B.加入适量的铜粉,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过量的铜粉
D.加过量的铁粉,过滤,向滤渣中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2015,四调,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以锌、稀硫酸和氧化铜为原料,先制取氢气,再用氢气
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关于该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 ②实验不需要用到酒精灯
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之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④利用该原料还可设计实验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B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016,四调,7】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Fe( NO3)2、Cu( 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和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亚铁;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一定是银和铜;
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一定是纯净物;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⑤⑥
【2017,四调,7】4946650354330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 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2018,四调,7】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439420046990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
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 2019,四调,7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 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 滤液中有可能只含有两种溶质 B.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C.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四种 D. 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2014,中考,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 > Fe;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B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015,中考,8】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16,中考,30】(6分)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证据是 ;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夜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有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答案】(1)KCl + AgNO3 = AgCl↓ + KNO3 (2)氢氧化钠??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铜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 ??? (3)镁、氧化铜、氯化钾 (4)硝酸镁、硝酸铜??硝酸钾、硝酸
【2017,中考,8】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018,中考,31】(6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 。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 。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答案】31. (1) 氢气(H2) (2) Cu+2AgNO3=2Ag+Cu(NO3)2 (3) 碳、银(或C、Ag) (4) 碳、铝(或C、A1)
(5) 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HNO3)
【2019,中考,8】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
B 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 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D 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2020,中考,7】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将mg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若固体粉末X含有铁,则m可能小于n
B.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
C.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
D.剩余ng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