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物质的特性(物理)—2021届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特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一 物质的特性(物理)—2021届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特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8 11: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61110010401300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一 物质的特性(物理)
1、(·嘉兴)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刮风时,窗帘向外飘
晾在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
煮熟的汤圆浮在
水面上
探究原理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
应用
高压锅
飞机
吸尘器
轮船
A.?A???????????????????????????????????????????B.?B???????????????????????????????????????????C.?C???????????????????????????????????????????D.?D
2、(·温州)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原来如此》《冰雪危情》中一位体验者准备借用湿围巾从冰窟中自救爬出冰窟的情景,体验者只需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打湿后再抛到坚固的冰面上,几秒钟后便可以用力拽住围巾将自己从冰窟中拉离水面从而实现自救。下列对该情景中的说法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体验者用围巾将自己拉离水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体验者将自身拉离水面时体验者拉围巾的力大于围巾对他的拉力
D.?体验者自救时将湿围巾抛在冰面上发生了凝固现象,这个现象要放热?????????????
3、(·台州)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4、(·绍兴)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5、(·杭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6、(·杭州)援藏教师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煮饭不容易熟。请用学过的知识解析原因:________;提出一个把饭煮熟的方法________。
7、(·绍兴)如图的粒子模型可以解释物态变化中的 ________现象。
?
8、(·金华)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________克/厘米3
9、(·丽水)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和量筒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毫升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________ , 黄蜡石的密度是________克/厘米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

10、(·温州)对二甲苯(简称PX)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微毒、具有可燃性。PX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PX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__。
(2)常温下液态PX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的蒸发快慢将如何变化?________。
(3)由于人们对PX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PX化工厂的看法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建设PX化工厂的有?????????? 。(可多选)
A.我国PX供需缺口不断增大,且国内现有生产PX地区均未见影响居民健康的报道
B.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PX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
C.生产PX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生产PX的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
11、(杭州)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

12、(·嘉兴)文明出行,人人有责.近年来,因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开车打电话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高4倍以上,原因是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________处理信息的能力.
(2)车辆超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现有一辆核准载重为7吨,车厢体积为8米3的货车,若该车装满沙子,试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载?(ρ沙=1.6×103千克/米3)
(3)汽车司机开车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制动刹车后,汽车继续前行的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据此请给汽车司机开车提一条建议.
13、(·台州)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毫升,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20毫升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毫升,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克/厘米3 .
(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4、(2020·金华·丽水)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t2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
15、(金华)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厘米3、15厘米3、20厘米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____盘。
(2)对实验记录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__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质量。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mL,小豪所测得的冰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保留1位小数)。

16、(衢州)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
(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________。
(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江认为铭牌上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10g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________。

17、(2020·杭州)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________(选瑣“能”或“不能”)确定甲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答案解析:
1、【解答】A、根据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的原理,高山上煮饭难以烧熟,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压强,从而增大沸点,故A正确;
B、刮风时,窗帘向外飘是因为刮风一侧气体流速快,压强小,房间气压大于外面,将窗帘吹起,飞机机翼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故B正确;
C、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是利用气体流速快,蒸发速度加快的原理,吸尘器利用的是气压,故C错误;
D、煮熟的汤圆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上浮,与轮船的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2、【解答】解:A、体验者用围巾将自己拉离水面说明体验者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A正确;
B、体验者用力拽住围巾的同时围巾对体验者也施加力的作用,所以B正确;
C、体验者拉围巾的力等于围巾对他的拉力,所以C错;
D、湿围巾抛在冰面上发生了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所以D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镜子上结雾,指的是镜子上出现的小水珠,它是由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使镜面模糊不清;
为了避免水蒸气的液化,防雾镜在背面装有电热丝,浴后的化妆、剃须、整发和装扮自己的仪容时,只要接通其电路,提高镜面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面,不能放热液化,所以能避免发生结雾现象,故B正确.
故选B.
4、【解答】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故A错误;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冰棍是固体,吃在嘴里变成液体是熔化,熔化吸热.故C正确;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气压随高度而变化。我国的西部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不容易煮熟饭。可使用高压锅来煮熟食物。
故答案为:西蔵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用高压锅;
7、【解答】看图可知,水分子间距离变大,烧杯中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散到空气中去,这个过程是蒸发。
8、【解答】(1)该操作中小明直接用手取(放)砝码(或没有用镊子取放砝码),这种操作是错误的,会使得砝码易锈蚀。
(2)有图乙可知,当质量为13.5克时,体积为5立方厘米;当质量为27.0克时,体积为10立方厘米;当质量为40.5克时,体积为15立方厘米,三次对应的比值都是13.5g5cm3=27g10cm3=40.5g15cm3=2.7g/cm3。
故答案为:(1) 直接用手取(放)砝码(或没有用镊子取放砝码) ;(2)2.7
9、【解答】(1) 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 : 避免细线左端塑料瓶对测定黄蜡石质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2)黄蜡石的质量为:m=m水=ρ水V水=1g/cm3×13cm3=13g;
黄蜡石的体积:V=V2-V1=25mL-20mL=5mL=5cm3;
黄蜡烛的密度为:ρ=mV=13g5cm3=2.6g/cm3。
10、【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PX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
(2)常温下液态PX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的蒸发变快;
(3)A.我国PX供需缺口不断增大,且国内现有生产PX地区均未见影响居民健康的报道,属于支持建设的,故A符合题意;?
B.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PX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制作难度较大,不支持建设,故B不合题意;
C.生产PX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支持建设的,故C符合题意;?
D.生产PX的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盲目建设会造成不必要的风险,不支持建设,故D不合题意。
故选AC。
11、【解答】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装满干沙子,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出较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有出现小水珠,证明水珠是有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的,而不是由瓶子中的水渗透而来。由此可证明小张的结论是错误的,小吴的结论是正确的。
12、【解答】解:(1)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司令部”,开车打电话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出现意外的风险大大增加;(2)因为ρ= mV ,所以汽车车厢装满沙子的质量为m=ρV=1.6×103kg/m3×8m3=1.28×104kg=12.8t>7t,
所以该车装满沙子,属于超载;(3)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应减小车行驶的速度、保持车距等.
答:(1)大脑;(2)该车装满沙子,属于超载;(3)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应减小车行驶的速度、保持车距等.
13、【解答】解:(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V排水=20cm3 ,
因为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空桶的重力与金属块的重力之和,而小空桶浮在水面上时水未溢出,
所以,小空桶和金属块排开 V'排水 =20mL+44mL=64mL=64cm3时的浮力即为金属块所受浮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
所以,金属块的重力:G=F浮=ρ水g V'排水 =1×103kg/m3×10N/kg×64×10﹣6m3=0.64N,
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F浮=0.64N,
金属块的质量:m= Gg = 0.64N10N/kg =0.064kg,
则被测金属块的密度:ρ= mV = 0.064kg20×10-6m3 =3.2×103kg/m3=3.2g/cm3;(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一定,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相当于减少了小空桶排开水的重力,增加了小空桶和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而且其减少量等于增加量,故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则其重力、质量不变,所以根据ρ= mV 可知,测出的金属块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1)3.2;(2)不变.
14、【答案】 ①根据乙图可知,当水温高于48℃时,海波不断从水中吸热,因此水位不断的下降,即ab段;
②当水温达到48℃时,海波和水的温度相同,二者之间不存在热传递,因此水温保持不变,即bc段。在此过程中,海波已经熔化;
③当加入20℃ 的水后,由于水温低于48℃,所以水会从海波中吸热,因此温度升高,直到48℃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放出热量发生凝固现象,即de段。
【解答】①根据乙图可知,当水温高于48℃时,海波不断从水中吸热,因此水位不断的下降,即ab段;
②当水温达到48℃时,海波和水的温度相同,二者之间不存在热传递,因此水温保持不变,即bc段。在此过程中,海波已经熔化;
③当加入20℃ 的水后,由于水温低于48℃,所以水会从海波中吸热,因此温度升高,直到48℃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放出热量发生凝固现象,即de段。
15、【解答】(1)在使用天平前,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说明右侧的托盘轻,即右盘位置比较高。
(2)根据表格可知,三次实验中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1,因此以发现水的质量体积是不变的,
(3)冰的质量为m冰=m水=ρ水V水=1g/ml×27ml=27g;
冰的密度为:ρ冰=m冰V冰=27g30ml=0.9g/ml=0.9g/cm3。
16、【解答】(1)砝码被磨损,即其真实质量小于其标注的质量,但在读数的过程依然按照砝码上标注的数值进行读取,则会导致读数偏大;
(2)由图可知,砝码的总质量是100g+50g+20g+20g+10g+5g=205g,游码有5g,所以其可称量的物体总质量一共是205g+5g=210g;
(3)该题答案是不确定,只要合理即可;缺了10g砝码可能会导致最大量程范围内的某些质量无法称量出来,比如15g、35g等;或者可以说小江的正确,缺少的10g可以通过在把5g砝码放在左盘跟物体一起称量组合成10g也可以完成测量;
故答案为:(1)偏大;(2) 小科认为砝码的质量之和为205g,标尺最大刻度为5g,所以该天平的测量值为210g;(3) 小明的观点正确,少了10g的砝码,运用其他砝码及游码将无法完成某些200克以内的质量值(精度范围内)的称量。(或小江观点正确,因为少了10g的砝码,在测量某些用“左物右码”的放置方法无法完成称量的质量值时,可将5g砝码放天平左盘,其他砝码放右盘,同样可以完成这些质量值的测量(未答“5g砝码放天平左盘”不给分)。
17、【答案】 (1)逐渐变小
(2)不能
(3)能
【解答】(1) 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越来越稀薄,因此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能确定甲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