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920011734800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西欧封建社会、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讲述了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把握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的实质,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西欧城市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古时期的欧洲》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古时期的欧洲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理解城市兴起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与对外战争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查士丁尼法典》形成的过程,培养对中古时期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性认识。
1.重点: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城市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2.难点: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特征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对!反映了日耳曼人消灭了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那么,这一时期的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何表现呢?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西欧封建社会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哪些制度?它们的概况如何?
自主学习
1.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
(1)背景: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封君封臣制度
自主学习
3. 庄园与农奴制度
(1)庄园的生产关系:庄园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需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庄园法庭的职能: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合作探究
庄园制度
材料一 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直领地和佃户份地两部分。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的生活。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主人供给饮食,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上长年需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1)根据材料一写出庄园里都有哪些劳动者?结合所学说说庄园的概况。
提示:
(1)劳动者:农民,农奴。
概况: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庄园居民均是佃户,分为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庄园周围是“公用地”。
图片情境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古西欧的王权是如何加强的?
自主学习
1.背景条件: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的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2.过程表现:从11世纪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英国自诺曼征服后,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的城市是如何兴起的?城市又是如何获得自治的?有何影响?
自主学习
(1)背景条件: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自治: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3)影响: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合作探究
西欧城市的兴起
材料一 在11至12世纪。城市普遍展开了反对封建领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往往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但许多城市却依靠武装斗争获得不同程度的独立与自主。
材料二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到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1)材料一反映了中古的西欧城市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获得独立与自治的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
(1)特点:拥有自治权。方式:赎买;武装斗争。
(2)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时期欧洲的教会的地位如何?
自主学习
(1)经济上: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上:它也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精神上:它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他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教会的指导。
图片情境
拜占庭与俄罗斯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是如何扩张的?又有哪些法律建设?最后,拜占庭帝国是如何衰落与灭亡的?
自主学习
1.扩张: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6 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2.法律:编订《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3.衰落与灭亡
(1)连年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
(2)6 世纪中期之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3)7 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
(4)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合作探究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材料一 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 《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 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提示:
(1)地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相似点: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俄罗斯是如何崛起与扩张的?
自主学习
1.发端: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莫斯科公国:13世纪中期,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并向周围扩张。
3.伊凡四世改革与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与此同时,俄罗斯继续扩张。到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图片情境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