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7 08: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34110010261600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本课是部编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七单元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讲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概况。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结合列宁主义形成的过程,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通过二月革命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事件识记十月革命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体制内容和影响,探究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的进步性。
1.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2.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和影响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对!十月革命。那么,十月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革命胜利后苏联又开展了哪些社会主义的实践?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列宁主义的形成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主义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如何?
自主学习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2.过程
(1)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2)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主义的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列宁主义?
自主学习
3.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评价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图片情境

十月革命的胜利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的过程如何?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意义?
自主学习
1.过程
(1)二月革命胜利后,政权交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1917年4月,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领导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成立政权: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苏维埃政权。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2.意义
(1)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十月革命
合作探究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十月革命的进程及意义
史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史料二 见下图

思考:(1)史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清扫的对象有哪些?这幅漫画说明了该事件的什么作用?
提示:(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事件:十月革命。
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势力、封建势力等。
作用: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如何?有何内容?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自主学习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2)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规定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4)评价: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实行的?有何内容与意义?
自主学习
(1)时间: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史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史料二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提示:(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2)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体制是如何建立的?有何成就与影响?
自主学习
(1)方式: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成就: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3)表现:①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4)影响:①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②消极: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斯大林模式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