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及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一、单选题
1.已知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三点共线
B.
C.是锐角三角形的顶点
D.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点D是斜边AB的中点,点P为线段CD的中点,则=
A.2
B.4
C.5
D.10
3.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风速为,则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
A.
B.
C.
D.
4.一条河的宽度为,一只船从处出发到河的正对岸处,船速为,水速为,则船行到处时,行驶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5.如图,在重的物体上有两根绳子,绳子与铅垂线的夹角分别为,物体平衡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6.设是内部一点,且,则与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7.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小船的速度为,为使所走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____的方向行驶.
8.在水流速度为的河流中,有一艘船正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以的速度航行,则船自身航行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9.一个重20
N的物体从倾斜角30°,斜面长1
m的光滑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则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如图,在中,,,点在线段上,且.
(1)求的长;
(2)求的大小.
11.如图所示,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一艘船从点出发航行到河对岸,船航行速度的大小为,水流速度的大小为,设和的夹角.
(1)当多大时,船能垂直到达对岸?
(2)当船垂直到达对岸时,航行所需时间是否最短?为什么?
12.已知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斜向上),大小为,一个质量为的木块受力的作用在动摩擦因数的水平平面上运动了.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解析
1.
【详解】
由题意,点,,,
可得,则,所以是钝角.
故选:D.
2.
【详解】
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设,,那么,那么,故选D.
3.
【详解】
由题意,根据向量的加法法则,可得逆风行驶的速度为,注意速度是有方向和大小的,是一个向量.故选:B.
4.
【详解】
如图所示,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可得船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故选:D.
5.
【详解】
作,使.在中,,,,.选C.
6.
【详解】
设为的中点,如图所示,连接,则.又,所以,即为的中点,且,即与的面积之比为.
7.
【详解】
如图所示,为使小船所走路程最短,应与岸垂直,
又,,,
所以.所以小船应朝与水速成角的方向行驶.
故答案为:与水速成角.
8.
【解析】如下图,代表水流速度,代表船自身航行的的速度,而代表实际航行的速度,所以有,所以船自身航行的速度大小为.
9.
【解析】
由力的正交分解知识可知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大小
|F|=×20
N=10
N,
∴W=|F|·|s|=10
J.
或由斜面高为m,W=|G|·h=20×J=10
J.
10.
【详解】
(1)设,,
则,
,
故;
(2)设,则为向量与的夹角.
,,即.
11.
【详解】
(1)船垂直到达对岸,即与垂直,即.
所以,即.
所以,解得.
(2)设船航行到对岸所需的时间为,
则.
故当时,船的航行时间最短,而当船垂直到达对岸,所需时间并不是最短.
12.
【详解】
如图所示,设木块的位移为,则.
将力分解成竖直向上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则.
所以.
因此.
故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及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二
一、单选题
1.在边长为的菱形中,为的中点,则的值为(
)
A.
B.
C.
D.
2.已知三个力,,同时作用于某物体上一点,为使该物体保持平衡,需再加上一个力,则(
)
A.
B.
C.
D.
3.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为(
)
A.40N
B.
C.
D.
4.长江某地南北两岸平行,一艘游船从南岸码头出发航行到北岸,假设游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的大小为,水流的速度的大小为.设和的夹角为(),北岸的点在的正北方向,游船正好到达处时,(
)
A.
B.
C.
D.
5.已知非零向量与满足且,则的形状是(
)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以上均有可能
6.已知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则(
)
A.1∶2∶3
B.1∶2∶1
C.2∶1∶1
D.1∶1∶2
8.如右图,“六芒星”是由两个全等正三角形组成,中心重合于点且三组对边分别平行.点,
是“六芒星”(如图1)的两个顶点,动点在“六芒星”上(内部以及边界),若,
则的取值范围
(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与相交于点,且,,过点作,垂足为,若,则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
10.已知四边形ABCD中,AB=2,AC=4,∠BAC=60°,P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1.河水的流速为2m/s,一艘小船想以垂直于河岸方向10m/s
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船的静水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三、解答题
12.已知为坐标原点,向量,,,.
(1)求证:;
(2)若是等腰三角形,求的值.
13.两个力,作用于同一质点,使该质点从点移动到点(其中,分别是轴正方向、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力的单位:N,位移的单位:m).求:
(1),分别对该质点做的功;
(2),的合力对该质点做的功.
1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AD的中点,BE,CF交于点P.求证:
(1)BE⊥CF;
(2)AP=AB.
15.已知,,一动点从开始,沿着与向量相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为m/s.另一动点从开始,沿着与向量相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为,设P,Q在时分别在,处,问当时,所需的时间t为多少?
四、双空题
16.如图所示,两根绳子把质量为1kg的物体吊在水平杆AB上(绳子的质量忽略不计,g=10m/s2),绳子在A,B处与铅垂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则绳子AC和BC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
【详解】
选择向量为基底,则,
所以
.
故选A.
2.
【详解】
由物理知识,知物体平衡,则所受合力为,所以,故.
故选:D
3.
【详解】
解:如图,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为这两个力的合力.
由题意,易知,∴,
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此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此时合力的大小,
故选:B.
4.
【详解】
设船的实际速度为,船速与河道南岸上游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要使得游船正好得到处,
则,即,
又由,所以,故选D.
5.
【详解】
由题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与垂直,∴为等腰三角形.又,∴,∴,故为等边三角形.
故选:C
6.
【详解】
延长至,使得,于是有,即点是的重心,依据重心的性质,有.由是的中点,得.
故选:B
8.
【解析】
设,求的最大值,只需考虑图中个顶点的向量即可,讨论如下: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的最大值为,根据其对称性,可知的最小值为,故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
9.
【详解】
如图所示,作,
设,,,则,
因为,所以
,即,
因为,,,
所以,,
所以.
10.
【详解】
以A为原点,AB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AB=2,AC=4,∠BAC=60°,则,,又P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设,
所以
,由,所以.故答案为.
11.
【详解】
为了使航向垂直河岸,船头必须斜向上游方向,即:静水速度v1斜向上游方向,
河水速度v2=2m/s平行于河岸;
静水速度与河水速度的合速度v=10m/s指向对岸.
∴静水速度v1=m/s.
故答案为.
12.
【详解】
(1)∵,∴,∴.
(2)若是等腰三角形,则,
,
∴,整理得:,
解得,或,∵,∴,.
13.
【详解】
(1),,.
做的功,
做的功.
(2),
所以做的功.
14.
【详解】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其中A为原点,不妨设AB=2,
则A(0,0),B(2,0),C(2,2),E(1,2),F(0,1).
(1)=(1,2)-(2,0)=(-1,2),
=(0,1)-(2,2)=(-2,-1),
∵=(-1)×(-2)+2×(-1)=0,
∴,即BE⊥CF.
(2)设P(x,y),则=(x,y-1),=(-2,-1).
∵,∴-x=-2(y-1),即x=2y-2.
同理由,得y=-2x+4,代入x=2y-2,
解得x=,∴y=,即P.
∴=4=,
∴||=||,即AP=AB.
15.
【详解】
由题得,,其一个单位向量为,;,其一个单位向量为,.
根据题意,画出,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依题意,,,
∴,
由,,得,,
∴,.
∵,∴,即,解得,
∴当时,所需的时间为2s.
16.
【详解】
设绳子AC和BC的拉力分别为,,物体的重力用表示,则,.如图,以C为起点,分别作,,,则,,∴,,
∴绳子AC的拉力大小为,绳子BC的拉力大小为5
N.
故答案为:,5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