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有效答题指导-文学作品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文学作品有效答题指导-文学作品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4-16 21: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有效答题指导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细读文本能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生通过认真审题能够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3、学生学会规范答题能够做到语言通顺表达流畅。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规范答题能够做到语言通顺表达流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文学作品因为语言优美﹑主题深刻成为中考必考的内容。但是这部分也是中考中失分最大的。以09年中考为例,文学作品《老屋》满分18分,平均得分只有11.71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答题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能有所收获。
(二)考试目标及考点:
师:我们先来看今年文学作品的考试目标,我们来齐读一遍:(学生齐读)
文学作品的考试目标:1、分析结构,概括主题,体会思想感情。(感知内容)2、把握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3、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与评价。(感悟评价) ——《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师:老师以09年中考文学作品《老屋》为例,来解读一下考试目标。(点击)
(感知内容) 链接:△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3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 (1) → (2)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3) →站在老屋门口(09温州中考《老屋》)(品味语言) 链接:△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09温州中考《老屋》)△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4分)(09温州中考《老屋》)(鉴赏评价)链接:△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09温州中考《老屋》)
(三)结合例文,答题指导。
师:平时,老师经常说答题之前必须做什么?(生:读懂文章,领会主旨)。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阅读《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这篇文章,思考:(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2)作者要表达什么?开始!
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
戚祥浩
①他是那种连一阵风都能吹走的小老头。工地还没开工,他便三番五次地找到我,还打来了村里的特困证明,让我无论如何给他一样活儿干。我拗不过他,只好将负责看管搅拌机的差事交给他。
②他对我连声道谢,然后,扭头跑回村子。那时,我正打算向他介绍搅拌机的操作方法,他居然不听我一声解说,就走掉了。正在我气恼的时候,他又回来了,身后还拖着个脸蛋红红的小男孩。他老远便指着我身边的搅拌机大喊:“这是爸爸要开的机器!”
③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蹿到搅拌机边,将整个脑袋探进搅拌机内。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声斥责孩子。孩子躲到一边后,我又开始训斥他,怎么将孩子带到工地上来,要知道工地上处处充满危险!他跟儿子一起低下了头,好半天,才嗫嚅道:“我只想让儿子开心一下,爸爸终于找到工作了!”
④他很快学会了怎样操作搅拌机。在搅拌机的轰鸣声中,他儿子挥舞着小手喊:“爸爸,好厉害!”他笑了,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块块,还露出了蜡黄的牙齿。距离开工还有两三天,可他次日一大早就来到工地上了,拿着一块抹布,一点点地抹去搅拌机上的水泥灰;有些硬块抹不去,他就用指甲一点点地抠掉。我说没有必要,反正一开工就又脏了。他却嘿嘿地笑着说,他要给儿子一个惊喜:昨天还是旧机器,今天就变新了。
⑤开工那天,他竟然穿了件崭新的衣服来。启动搅拌机没多久,四处飞扬的水泥灰,就在新衣服上厚厚地蒙了一层。一转眼,他就跟其他工友没啥区别了。他显然发现了这一点,赶紧腾出一只手拍打身上的水泥灰。
⑥紧挨着工地的是一所小学,校园里的嘈杂声可以清晰地传来。每当下课铃声响起,他都情不自禁地拍得更紧促。看管搅拌机,原本挺轻松的活,他却累得满头大汗。我知道他是被那只不停拍打的手累的。
⑦铃声又一次响起,工地外面传来孩子放学的嬉笑打闹声。他忽然触电般脱下衣服,使劲地甩两下,然后迅速穿回身上。他那件抖落水泥灰的衣服,看起来又跟新的一样了。然后,我听见一个甜甜的童音传来:“那个穿最漂亮衣服的人,是我爸爸。”循声望去,围墙缝隙中,探着两个小脑袋,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儿子。
⑧我看见笑意漾满了他的嘴角。原来他拍打了一个上午身上的水泥灰,只想留给儿子一个干净的后背,只想让他的儿子在小伙伴面前能多少拥有些骄傲!
⑨儿子哼着歌儿走远后,他才像忽然记起了什么似的,赶紧用另一只手去揉那只拍打衣服的手,边揉还边吁吁地喘气。我忍不住说,你儿子真可爱。他忽然间涨红了脸。他说儿子其实是抱养的,可小家伙一定要喊他爸爸,怎么教都改不了口。他又接着说:“我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以后你这边负责看管搅拌机的活都交给我做好不好,我多少要给儿子留些钱啊!”
⑩我使劲点头,那一刻,我的眼泪不可遏止地落下。(选自《潮州日报》,文章有改动)
(学生阅读,教师巡视)
师:好,第1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你来回答)
生:小老头
师:你根据什么来判断?(生:因为他最让我感动)师:是什么感动了你?生:他对儿子的爱。(师:说得好。请坐!看来作者的意图你已经感受到了)
考试中,领会文章主旨有个方法就是分析文章标题。《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这个背影是给儿子的——体现了父爱,怎样的背影?骄傲的背影。说明父亲种种不理解的行为是为了让儿子得到尊严,在小伙伴面前能抬起头来,骄傲地说出“那个穿最漂亮衣服的人,是我爸爸。”而且,这个儿子是亲生的吗?(不是),所以,这种爱更让我们感动。
师:好,读懂了文章,我们来看题目。
出示幻灯:(老师不读)
1、文中的父亲做了哪几件曾令“我”不理解的事?请简要概括。(2分)2、文中有很多句子耐人寻味。请品析画线句,并指出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3、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⑨段中父亲“涨红了脸”的原因。(4分)4、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感悟。(4分)
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分组答题(1组负责1题),允许讨论。答题之前,必须认真审题。
出示幻灯:
审题要求: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圈出对解题有帮助的关键词 参考分值)
(学生分组讨论答题,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师:第1组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第1题题干中,你认为哪些是关键词?(3分)
生:文中的父亲做了哪几件曾令“我”不理解的事?请简要概括。
(师:不理解的事我们需要答出几件?生:2件 师:为什么?生:2分)
师:对,这样可以提高答题效率,节省时间。具体哪两件?生:……
(可能的答案:不听我解说操作方法就走掉了;带儿子进入充满危险地工地;提前到工地擦拭搅拌机;穿新衣服来工作;不停拍打身上的水泥灰。)
师:好,请坐。对于概括事,我们要注意方法:(幻灯:什么人做什么事)刚才同学缺少了什么?(生:老头),对这个细节要注意。
师:第2题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齐答:耐人寻味。画线句,表达效果。)几分?(生:3分)
好,把你的答案给老师,还有同桌。(实物投影展示 老师朗读)
师:哪位同学能分别给这两位同学评分。
生:……(师:为什么?)
生点评。
师:对,我们要注意语言品味题的答题模式。
幻灯出示:
品味语言答题模式:方法(修辞、描写、句式等)+含义(字面义、字里义、语境义)+作用(情感、主旨、品质等)
师:刚才,这位同学有注意到了,这位同学忽视了。语言还需要通顺。
幻灯出示:
参考答案:
“抹,抠”二字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工作时候的认真和细心,表现了父亲想要给孩子一个惊喜,体现了他对孩子深沉的爱。
师:第3题,关键词是什么?
生:联系上下文 4分(2点原因或4点原因)
(1)他对“我”将其养子当作亲生儿子,感到有些难为情;
(2)因别人对其养子的称赞而感到高兴;
(联系上文)
(3)因养子一定要叫他爸爸感到幸福(自豪);
(4)为给儿子多留些钱,向“我”提出更多要求,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联系下文)
师:第4题,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实物投影)老师分析。
答题模式:归纳文本+联系实际+感悟启发。
幻灯出示:
幻灯出示:
参考答案:(文本归纳)文中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煞费苦心,辛勤地付出自己能做到的一切。(联系实际)联想到我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辛苦攒下的每一分钱都寄回家,只是希望我好好努力读书。(感悟启发)“可怜天下父母心”,学了这篇文章后,我对父爱的伟大和深沉有了更深入地体会,我会加倍努力学习,回报父亲。
师:通过刚才答题的指导。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文学作品阅读的答题,要注意哪些方面?
生:读懂文章 仔细审题 答题要规范 幻灯出示(学生齐读):
第1步:细读文章,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第2步:仔细审题,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第3步:规范答题,语言要通顺流畅。
师:最后,同学们做一下另一篇文章《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粗糙的北风没完没了地吹着。我们裹着棉衣在刚盖好的大楼里闲聊,有的打牌,有的抽烟,等待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②下午,胡小兵突然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他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他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他嘿嘿一笑,说没事。
③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一笑,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我现在才攒了五百块。我给娘说过要给家里一千的,我怎么也得凑够一千呀!”
④我口袋里也没几个钱,一家老小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也没钱了,都寄回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挣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把注意力都转到我和胡小兵身上。那时,楼外北风呼啸,屋内寂静无比。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翻了几层衣服,我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理你!”说完,我夺过酒瓶猛喝了两口。
⑤“胡小兵,还差多少?”突然有人问。
⑥“三百……”胡小兵哽咽着。
⑦“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一只只粗糙皲(jūn)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⑧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我朝窗外瞥了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在外跑了几年,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⑨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人说:“也不知道咱们老家下雪了没?”“咱家乡的雪肯定要比这里大!”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花追逐着火车飘飞…… (选自《北京晚报》,文章有改动)
1、 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2、文中的描写细腻感人,请品析画线句,并指出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3、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感悟或启发。(4分)
参考答案:
1、“我”和工友筹钱帮助胡小兵替他父亲治腿病。(3分,意思符合即可)
2、“掏”等动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的钱来之不易且保管得很好,表现了“我”对胡小兵无私的爱。
3、文章写了“我”和工友在自己都不富裕的情况下,慷慨解囊资助胡小兵。联想到不久前,学校“慈善一日捐”,我不仅不捐款,还嘲笑捐款的同学。学了这篇文章以后,深感惭愧,今后不能再自私自利了,要学会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四)结束语: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相信会有所收获。只要读懂文章,仔细审题,规范答题。老师相信,我们在中考中语文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好,下课!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