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和三棱柱的观察,及摸一摸、画一画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一个面,以及用这些几何体的面画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在观察、车载、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感知“形”与“体”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用小棒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与投影仪。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水彩笔、纸张、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图形城堡画面
教师介绍:在神秘的图形王国里,住着很多个图形宝宝,有我们认识的,也有我们不认识的,他们特别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设计说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对于童话都有很浓烈的兴趣,创设这样的童话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出示小朋友玩积木场景图
谈话:瞧!城堡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呢?对,他们都在玩搭积木的游戏,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形状的积木?PPT出示
(教师适时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拿出来展示)
2、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感受面在体上
(1)引导: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大家熟悉的图形,教师拿出长方体,摸一摸它的面,并告诉孩子这是长方体的面。
(2)谁来摸一摸它的面,说说什么感觉?并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介绍:老师把长方体身上的一个面请了下来,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教师介绍:长方形,并贴在黑板上板书。
(3)教师分别出示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并分别介绍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把图形分别贴在黑板上并板书。
3、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
(1)引导: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木。请每个小朋友在小框里选一块积木,先看一看、然后再摸一摸它的表面,感觉怎么样?你摸得是他的哪个面,如果把这个面请下来,会是什么图形 ?(先和小组同学交流,再全班交流)
谈话: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平平的面画下来呢?(全班交流)教师出示PPT,说说这四个小朋友是怎么画的?你能向他们一样把积木的一个面画下来吗?
(2)请学生先自己将积木的一个面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画下来,看看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再小组交流:你用的是哪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积木的哪一个面?
(3)交流展示:请学生上台将自己画的图形放在展台上展示,说说用的是哪块积木,画的是积木的哪个面?画出的面是什么图形?
(4)快把积木送回家!(孩子有序把积木放回小筐,避免课题混乱。)
4.找一找生活中的面
(1)总结: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请下了一个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请下了一个正方形,从圆柱体上请下了一个圆形 ,从三棱柱上请下了一个三角形。
(2)设疑: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这几种图形呢?指名说!(强调说出物体的面是什么图形,还可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
(3)出示几种物体,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说说他们的面是什么图形?
(4)辩一辩
谈话: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看,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图形。
展示“试一试”中的各个物体。(说一说,这些图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圆)
【设计说明: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体验的深刻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活动:先让学生触摸物体的面并交流直观感受,初步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再让学生通过描画自主地把“面”从“体”上剥离下来。加深对“面”附着于“体”的感受。并且这一层次的教学试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认一认、辩一辩、找一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对图形的直观认识体验。同时在揭示概念时,引导学生到教室中去寻找相应的图形,加强了几何形体与生活的联系,适时地拓展了概念的外延。】
三、操作巩固,提高认识
谈话: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智慧城堡的国王听说我们班的孩子表现特别棒,邀请我们去智慧王国做客呢?不过国王说要通过几关才可以进入,你们有信心通过吗?
第一关 猜一猜
1.出示规则:每一朵云彩后面都躲着一个图形,这些图形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他是什么图形吗?
2.出示图形,学生猜,教师反问:问什么这样猜?问什么不猜其他图形?目的是让孩子说出每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第一关通过了,请给自己鼓鼓掌!
第二关 采果子
谈话:这棵树上的果子长的太奇怪了,他们都是各种图形的,你能数数各有多少个吗?
指名数,重点让学生说出几种图形虽然变换了方向和大小,但是形状的特点没有变。
第三关 摆一摆
你能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吗?
1.教师口令:请你迅速摆出一个正方形!学生操作,指一名学生到展台摆,教师问:你用了几根小棒?用小棒的长度是怎样的?还可以用几根小棒?(这里主要让学生明白用4根小棒摆出正方形,小棒的长度必须一样,除了用4根,还可以用8根或者更多的小棒。)
2.教师口令:请你迅速摆出一个长方形!问:你用了几根小棒?还可以用几根?指名学生到前面操作!教师强调: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请在课后研究。
3.教师口令:请你迅速摆出一个三角形!问:你用了几根小棒?三角形需要小棒的长度一样吗?还可以用几根小棒?
4、反问:用小棒可以摆出圆形吗?
收小棒口令:快把小棒送回家!学生立刻把小棒放进筐内,有效维护课堂秩序。
第四关 数一数
请你数一数这些图形中分别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
指名数,适时给予鼓励。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再在小组里交流发现,既加深了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又初步渗透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一些特征。由于学生还不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因此,很难回答“为什么这个图形是长方形”等类似的问题。因而在教学时,通过围图形、画图形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操作实践、在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形成表象。使其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并在活动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整个闯关活动中,时刻以智慧之星激励,契合设计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四、趣味拓展,加深认识
1.孩子们,我们的四关终于通过了,我们终于见到了美丽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向我们打招呼了!(出示白雪公主图片)她还要带我们一起去智慧城堡的展览馆里参观呢!
2.出示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贴成的作品,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欣赏。问:这些作品与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回答,由今天学习的图形拼贴而成。
3、白雪公主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课后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贴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并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五、全课总结,联系实际
今天的数学课快乐吗?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