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7 14:42: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比一比
(大小 轻重)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懂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轻重,学会比较的方法。
2.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比较大小、轻重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以生动有趣的大小动画片导入课题
通过让学生看动画片知道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
1.火眼金睛
(1)出示饼干盒和魔方让学生比较大小。
提问:谁大?谁小?指名回答。
(2)引导学生完整叙述大小的关系。指名回答
生:饼干盒比魔方大,魔方比饼干盒小。
……
(3)出示公共汽车、小汽车和大象、松鼠的情境图
方法同上,指名学生说出物品的大小并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出来。
(4)出示更多的大小图片,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2.引导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大小是用眼睛来观察的,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多,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少。物体的比较都是相对而言的。
3.出示西瓜和苹果图。
(1)提问:哪个大?哪个小?
指名回答
(2)提问:你知道哪个重?哪个轻吗?用什么方法呢?指名回答
(3)师:用手掂一掂
4.出示面包和饮料,让学生比较轻重并叙述出来。
5.轻重还可以怎么比较呢?
(1)出示天平,让学生认识。
(2)利用天平比较皮球和铁球的轻重。
6.引导总结比较轻重的方法:
(1)轻重指物体的质量,比较轻重是相对而言的,比较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2)物体向下压的力量大就说明重,向下压的力量小就说明轻。
三、比较大小、轻重顺口溜
比较大小用眼睛,
空间大小要看清。
比较轻重有方法,
手和天平分得清。
四、学以致用
1.在最重的下面画?,最轻的下面画△
2. 把☆涂色,最重的涂红色,最轻的涂黄色
五、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较大小、轻重,用你喜欢的方法比一比。
比一比(比大小、轻重)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导入课题,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根据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这一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仅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十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教学相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本课利用学生熟悉的饼干盒和魔方,公共汽车和小汽车,大汽车和小汽车进行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大小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谁大谁小,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体验轻重。
《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比较的过程,主要采取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去领悟比较的方法。课堂上设计了“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步骤,安排了比较西瓜和苹果,皮球和铁球两组物体轻重的环节,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掂、一起称,感受物体的轻和重,从而掌握比较的方法。
3.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孩子们敢提问题、会提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为自己的创造而开心,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同时,我也注意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表现,使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4.自主探索、快乐应用?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小内容:1、比一比身边物品的轻重。
练一练中第二题(实际操作)这两道题也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思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例如:学以致用中第二题在备课中我发现有些难度,所以在不违背教材的前提下我将它改为实际操作,先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猜一猜谁最轻谁最重,然后学生带着这样的猜疑去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去了解新知。在活动中去体验最轻与最重,这就降低了难度。
总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想其所想,说其所说,做其所做。我们要做到“蹲下来看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今后,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