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随堂检测
(3.1)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范增说项羽曰
说:劝说
②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
⑤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料想
⑥大王来何操
操:演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⑥
2.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和例句中的加粗词,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例:沛公欲王关中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⑤刑人如恐不胜
⑥道芷阳间行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⑤⑥
D.②④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B.具告以事
以待大王来
C.臣死且不避
且为之奈何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今者有小人之言
4.下列关于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欲王关中”中的“关”指函谷关,唐代学者颜师古在为《史记·高帝本纪》所作的注释中提出:“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
B.“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的“窃”是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意为私意,私下。
C.由“项王按剑而跽”可知,原来坐而饮酒的项羽,为防不测才挺直身子。两膝着地,上身挺直,谓之“跽”,即“长跪”。
D.参乘,亦作“骖乘”,古时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商周时期,将三匹马拉的车称为“驷”,四匹马拉的车称为“骖”。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①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B.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C.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D.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②下列对文中加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牢: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时,以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以示尊崇之意。
B.亚父:敬称,表示仅次于父。范增为项羽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C.赐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D.河内:古代称黄河为河,称黄河以南、以西的地区为河内,黄河以北为河外。
③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听人劝阻,急围汉王。汉王粮食匮乏,于是以“割荥阳以西为汉”为条件请求讲和。但项王在范增的劝阻之下,并没有接受汉王的讲和,而是急围荥阳。
B.范增不被信任,请求离开。范增足智多谋,他识破了陈平的反间计,但依然不能取得项王的信任,于是请求告老还乡。然而还没走到彭城,背上毒疮发作而亡。
C.汉王依计而行,逃出荥阳。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出城投降。楚军不知是计,一片欢呼。而汉王却趁机从荥阳城的西门逃出,逃到了成皋。
D.项王骁勇无敌,令人生畏。楼烦善于骑射,射杀了多个前来挑战的楚军壮士。项王于是亲自出战,只是瞪大眼睛大吼一声,楼烦便吓得逃回营垒,不敢再出来。
④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2)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
6.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①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的体裁相同,都是楚辞体,这类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句中多用“兮”字。
B.两首诗的题材相同,都是以楚汉之争为背景,都是抒写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际遇及其在某个历史瞬间的复杂情怀。
C.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入点,渲染了自己的英雄形象。
D.两首诗的抒情方式有相同之处,都是缘事生情,因情放歌,无意为诗而成绝唱,发自肺腑的英雄心曲,尽收时代风云于诗中。
②这两首诗表达了两位盖世英雄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7.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的磊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的无奈。
8.从《史记》人物“刘邦”与“荆轲”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要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示例:
项羽:他是一位怀揣壮志、果敢勇武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一位率真自尊、儿女情长的伟丈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他是力能扛鼎的盖世英雄;在词人的眼中,他是令人仰慕的“人杰”“鬼雄”;在史家眼中,他又是迷信武力、缺乏宽容、政治幼稚、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③“谢”解释为“道歉”,⑤“意”解释为“意图”,⑥“操”解释为“拿”。
2.答案:B
解析:B项和例句中的加粗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①名词作状语。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④名词的使动用法。
3.答案:A
解析:两个“因”都是副词,“趁机”的意思。B项,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连词,表目的,“来”。C项,前者是连词“尚且”,后者是副词“将要”。D项,前者是动词“到”,后者是助词“的”。
4.答案:D
解析:商周时期,将三匹马拉的车称为“骖”,四匹马拉的车称为“驷”。
5.答案:①B;②D;③B
④(1)把丰盛的酒菜又拿回去了,拿来粗劣的饭食给项王使者吃。项王于是怀疑范增和汉王有勾结,渐渐地把他的权力剥夺了。
(2)项王往东打败了刘贾,赶跑了彭越。汉王就率领部队渡过黄河,又攻下了成皋,驻扎在广武。
解析:①“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句式整齐,“丁壮苦军旅”之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C两项;“天下匈匈数岁者”是一个短语,意即“天下纷纷乱乱好几年”,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②古代称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以西地区为河外。
③“识破了陈平的反间计”错,范增并没有识破陈平的反间计。
④【参考译文】
汉三年,项王多次侵夺汉甬道,汉王粮食匮乏,心里恐慌,请求讲和,条件是把荥阳以西的地盘划归汉王。项王打算接受这个条件。历阳侯范增说:“汉军容易对付了,现在放下而不攻取,以后一定会后悔的!”项王于是和范增立即包围了荥阳。汉王很担心,就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王。项王的使者来了,汉王让人准备了猪、牛、羊齐备的酒筵,端过来准备进献。一见使者又装作惊愕的样子说道:“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把丰盛的酒菜又拿回去了,拿来粗劣的饭食给项王使者吃。项王于是怀疑范增和汉王有勾结,渐渐地把他的权力剥夺了。范增非常气愤,说:“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范增启程走了,还没走到彭城,背上毒疮发作而身亡。
汉将纪信对汉王说:“事情已经很危急了,请让我假扮成大王替您诓骗楚兵,大王您可以趁机逃走。”于是汉王连夜从荥阳东门放出二千名身披铠甲的女子,楚兵立即从四面围打上去。纪信乘坐着天子所乘的黄屋车,车辕横木左方插着有毛羽装饰的旗帜,说:“城中粮食已经吃光了,汉王投降。”楚军一起欢呼万岁。汉王这时也带着几十名骑兵从城的西门逃出,逃到成皋。项王见到纪信,问道:“汉王在哪儿?”纪信说:“汉王已经出城,项王把纪信烧死了。
汉王逃出荥阳后,向南跑到宛县、叶县,遇到九江王黥布,一边行进,一边收拢士兵,重又进入成皋,守在那里。汉四年,项王进兵包围成皋。汉王逃走,独自带着滕公出了成皋北门,渡过黄河,逃向修武,投奔张耳、韩信的部队。楚军于是攻下成皋,想要西进。汉王派兵在巩县抵抗,阻断了楚军西进的去路。
这时,彭越渡过黄河,在东阿攻打楚军,杀了楚国将军薛公。项王于是亲自率兵东进攻打彭越。汉王得到淮阴侯韩信的部队,想要渡黄河南进。郑忠劝阻汉王,汉王才停止南进,在黄河北岸修筑营垒驻扎下来。汉王派刘贾率兵增援彭越,烧毁了楚军的粮草。项王往东打败了刘贾,赶跑了彭越。汉王就率领部队渡过黄河,又攻下了成皋,驻扎在广武。项王已经平定了东方,现在西进,驻扎在广武与汉军对峙,持续了好几个月。
楚、汉长久相持,胜负未决,年轻力壮的人苦于长期作战,年老体弱的人疲于水陆运输。项王对汉王说:“天下纷纷乱乱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我希望跟汉王挑战,决一雌雄,再不要让百姓老老小小白白地受苦了。”汉王笑着回绝说:“我宁愿斗智,不能斗力。”项王让勇士出营挑战。汉军有善于骑射的人叫楼烦,楚兵向他挑战好几次,楼烦每次都把他们射死。项王大怒,就亲自披甲持戟出营挑战。楼烦搭箭正要射,项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吓得眼睛不敢正视,两只手不敢放箭,转身逃回营垒,不敢再出来。
6.答案:①C;
②①《垓下歌》首句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显示出罕见的自信;第二、三句既有对天时不利的幽怨,也有对穷途末路的无可奈何;第四句表达了对心爱美人命运的深沉忧虑。
②《大风歌》首句借对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平叛战争的回顾和歌颂;第二句表现了平叛争胜利后的自豪之情;第三句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和保卫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和焦灼之情。
解析①“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入点”错,刘诗首句以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为切入点,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渲染大自然的壮阔来衬托自己的英雄形象。
②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这两首诗,然后抓住重要词语或句子对项羽和刘邦的思想感情做准确分析,最后用精确的语言分别概括出这两人的感情。
7.答案:张良的机智;刘邦的圆滑;樊哙的忠勇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句的句式进行仿写。
8.答案:示例: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你登上汉高祖宝座后踌躇满志的高歌,是你征战天下最终获胜的骄傲声音!你审时度势,广纳人才,屈伸有度,足智多谋;你用不懈的努力,从泗水亭长,一步步走向帝王之位;你用超群的智慧,从西楚霸王手里夺得了天下。可是,你的奸诈之术、厚黑之道,也让你的衮衮华服打上了深深的卑劣印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可以先选出一位自己比较熟悉的人物,要熟悉人物的典型事件、性格特点、人生历程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该人物进行评说。在拟写之前可以先分析示例,看示例是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评说的,是如何从正反两方面入手评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