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2-15 19: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绥棱一中高三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个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右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读图回答1~4题:
1.M的经度可能为
A.20°W B.160°E C.80°W D.120°E
2.小岛的地势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3.虚线部位的地形为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4.岛上植被分布均匀,甲、乙、丙、丁四处,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回答5~6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甲 102°E,25°N 1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5.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横断山区、江南丘陵
C. 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6.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下图中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5596山地的气温、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根据以上信息,回答7~9题:
7.甲图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长白山脉
8.乙图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高度及年较差约为
  A.930米 10℃ B.2900米 10℃
  C.2900米 35℃ D.930米 35℃
9.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如图3),
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以下10~12题。
10.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图3
11.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12.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下面是两城市11月至次年1月每月20日白昼时数表,据表回答13~14题:
13.①地6月20日的日出时刻约为当地地方时
A.3:50 B.5:30 C.6:42 D.9:34
14.在这段时间内,每天
A.①地比②地更先看到日出 B.②地比①地的公转速度更快
C.①地比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D.②地比①地昼长和夜长的差值更大
如右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此回答15~16题。http://21世纪教育网/ - blogid=5a18c50f0100ihu6&url=http://static16./orignal/5a18c50fx83a5b00da1ef ( http: / / www.21cnjy.com / " \l "blogid=5a18c50f0100ihu6&url=http: / / static16. / orignal / 5a18c50fx83a5b00da1ef"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15.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80°N,150°W),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则国际标准时间为
A.2时 B.6时 C.18时 D.22时
16.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70°N,30°E),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B点位于80°N纬线上,则B点太阳高度的最小值和北京市的正午
太阳高度分别是
A.30° 70° B.20 20° C.10° 20° D.10 70°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 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18. 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 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 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
D. 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表为某地有关气象要素的多年统计情况。据此回答19~20题:  
  气象要素(单位 ) 1月 4月 7月 10月
月平均气温(℃) 10.8 14.2 20.7 18.6
降雨日数(日) 11.2 9.3 0.8 8.0
日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5.5 8.4 11.1 7.7
19.该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和天气 B.昼夜长短和自转速度  
C.正午太阳高度和自转速度 D.正午太阳高度和气候  
20.该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21~23题:
2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⑧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A.G晚于B B.A早于D
C.B晚于D D.C早于F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下图为山东省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该山村的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正确反映这一现象自然原因的是 ( )
25.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③此时风向由Q到P ④此时风向由P到Q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左右,在某海域(38.1°N,142.6°E)发生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周边沿海地区海啸,据此回答26—27题。
26.地震发生时,东半球所处区域( )
A.全部处在3月10日 B.大部布处于3月10日
C.全部处于3月11日 D.大部分处于3月11日
27.地震发生地区当天与下列几个日期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
A.4月1日 B.9月13日 C.10月3日 D.无法确定
右图7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8~30题。
图7
28.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
A.a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30.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
A.多云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多云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过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共40分)
31.(10分)某学校在某山区组织了一次远足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A.200米
B.208米
C.253米
D.297米
(2)关于图中乙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拔高度可能为235米 B.地势相对周围较高
C.地形为山顶
D.地形为洼地
(3)图中甲处与C处的相对高度为 。
(4)图中D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H 。
(5)若某时B处的气温是21℃,则D处的气温最大值是 ℃。
32. (16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单位:毫米)分布图和乙、丙岛相关地理要素图。
(1)读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线分布图,描述该岛雨季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
(2)据图说明乙、丙两岛地理位置的相似性。(6分)
(3)据图说明乙、丙两岛河流水系的相同特征。(6分)
33.(10分)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打算研究在不过河情况下如何利用太阳高度及铁塔影长测算铁塔高度。他们在12月22日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为β=78°(如图),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为23日0:00。过三个月后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α,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上适当位置画一个指向标。(1分)
(2)该地所处的经度是 ,纬度是 ,所属的国家是 ,图中的海洋为 。(4分)
(3)图中的α= 。(1分)
(4)塔顶的影子从Q→R伸展,表明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方向移动,太原的昼长逐渐 。(4分)
34.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1分)(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甲处受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乙处受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4分)
(4)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3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1.5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A B D A C B D D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C D D D D A A C D B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C C A D D
二、综合题答案:(共52分)
31.每小题2分,共10分(1)B (2)D (3)150-200米 (4)大于等于100 小于200米 (5)20.4℃
32. (10分)(1)山区多,平原少;(2分)东部(中东部)多,西部少。(2分)
(2)均位于东半球;均位于低纬度地区,有回归线穿过;均位于大洋的西岸,大陆的东岸。(每点1分,共3分)
(3)两岛河流都发源于中东部,大多向西注入海洋;两岛河流众多,水系都发达;且河流短小急促。(每点1分,共3分)
33.(10分)(1)指向标与塔影方向平行,画箭头,加注N或北字;(1分)
(2)60°W,(1分)35.5°S (1分) 阿根廷,(1分)大西洋;(1分)
(3)54.5° (1分) (4)北 (2分)增长(2分)(解析:由冬至日至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34.(10分)(1)D (1分)(2)南北温差大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2分) (3)南 加那利寒流 北 北大西洋暖流(4分) (4)①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3分)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高三地理答题卷
一、请考生把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二、综合体,共40分。
31、(1) (2) (3)
(4) ,
(5) 。
32、(1)
(2)
(3)
33、(1)
(2) , , , .
(3) (4) , .
34、(1)
(2)
(3) , 。
,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