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习作:他____了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习作:他____了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8 20: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习作要点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瞬间:领奖台上,奥运冠军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天安门前,人们静立注视,庄严而神圣;医院手术室前,病患家属担忧而又焦急地等待;火车站外,朋友送别,依依不舍……人们总会经历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或是悲伤,或是狂喜,或是沉醉,或是焦急……不妨用文字将那些场景记录下来,抓住那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关于他人情绪的当下表现写具体吧。
习作目标
习作思路
人们在遇到特定的事或物时,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你们能举个例子吗?
有的同学在获得好成绩的时候,会喜形于色,十分开心。
真 真
“喜形于色”这个词提示我们,面部神态是可以体现人物当时的情绪的。
是的,比如在医院里,我也常常会看到病患家属愁眉不展。特别是守候在手术室门外的人们,有的还会来回踱步,有的会不停搓手。
聪聪
你观察得真仔细!从他们的动作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情绪状态。
老师,有的人在紧张或者激动的时候还会语无伦次呢!
明明
是呀,语言也是体现人物当时情绪的一面镜子哦。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当时的情绪状态。
习作提纲
题目:他 了(陶醉、生气、伤心……)
开头: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等要素。
中间:事情的发生。(特定的原因,为后文事态的
发展做好铺垫)
事情的经过,人物的具体表现(细致描摹
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事情的结果。(突出人物的表现对事情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结尾:这件事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感触、
启发等。
他 了
写什么
怎么写
写一件事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六要素
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的表现
动作
语言
神态
……
陶醉


……
生气
方法一
习作方法
唤醒生活经验,打开选材思路。
本次习作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可填的词语有很多,如陶醉、得意、生气、兴奋等,所有形容喜怒哀乐的词似乎都可以。但细细想来,应该是习作写什么才可以填什么词。那写什么呢?从习作要求看,这次习作要写的是一件事,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以此反映出他的内心。因此,这应该是一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情,而且是因为这个人特别的表现而使得这件
事让我们难以忘怀。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自己的记忆库入手,寻找那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尤其是那些给我们的生活、学习、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给予启发、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正能量”的事情,更是习作的首选。
同样是“他哭了”,那也有几种可能,受委屈了会哭,生气了会哭,疼痛了会哭,高兴了也会哭……我们要学会从中选择不太一样的“哭”,这样才能够不和别人雷同,不落入俗套。


他陶醉了(吕明昊)
我抬头一看,远处的丝瓜架下,坐着一个小孩,看样子是在看书吧。我大步流星地走过去,他却纹丝不动,仿佛并没有察觉到我,仍然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干着自己的事情。
坐在丝瓜架下看书,这是农村孩子经常做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小作者就选取了这件常见的事情开始了他的具体描述。


他着急了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一直是个沉着而稳重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但在那件事中,我第一次见到他的脸上出现了着急的神情。
……
当我从被困的电梯出来后,爸爸立马拉着我左看右看,问我有没有受伤,直到确认我安然无恙后,
小作者选用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通过爸爸平时的稳重和此时凌乱的衣着形成对比,体现出爸爸的着急,突出了爸爸对“我”的关爱。不一样的爸爸也让“我”的印象更加深刻。
他才朝物业的人怒吼,责怪他们装的电梯老是出故障。这时我猛然注意到一向稳重的爸爸竟把衬衣扣子扣错了,外套胡乱地挂在身上,脚上的拖鞋也穿错了一只,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脸上那着急的神情……
方法二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前因后果。
事和人是分不开的,事是人做的,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都是在具体的事情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事情是人物内心变化的催化剂,要写出人物在事情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他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写具体,把事情和人物的表现结合起来,不然的话,读者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开始就描述了夜间航行时的天气状况以及“玛丽号”的航行情况,这就是“诺曼底号”遇难的原因所在;正是因为事情来得突然,所以人们才会惊慌失措,这是事情的发生;在这时候,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指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事情的发展;当船上的人们再次陷入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和大副的那段对话马上让大家感受到了船长的
威严、处置的果断、灵魂的伟大,救援马上恢复了应有的秩序,这是事情的高潮部分;也正是因为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才使得船上的乘客和船员都安全获救,而他却和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又一次践行了英雄的壮举,这是事情的结果。整件事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前因后果讲述得非常清楚,读者读完文章,不仅清楚了解了事情,也对哈尔威船长敬佩不已。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课文开篇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一封电报,结尾以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和被泪水打湿的枕巾结束。“电报”就是这件事情的线索,整件事情就是按照“电报从哪里来——讲了什么——怎么处理”这样的顺序来展开。
方法三
细节描写要丰富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怎样才能够让读者一下子明白人物的内心状态呢?我们可以根据事情的发展从神态、动作、语言等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每个角度都尽量把细节描绘得详细、生动。
如《军神》一课中对沃克医生有几段这样的描写:
1.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2.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
4.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5.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
6.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
双手却有些颤抖。
7.沃克医生惊呆了。
8.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9.沃克医生肃然起敬。
这几处对沃克医生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非常细致,读者细细读来,就能够很清楚地体会到沃克医生由冷漠、生气到惊讶、心疼再到钦佩、肃然起敬的内心变化。


他伤心了
他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眼眶中的泪水不停地在打转。不一会儿,他双肩开始抖动,战战兢兢地说:“我不是……”
众目睽睽之下,他有口难辩,张着嘴说不出话来,眼泪却刷地一下流了下来,圆溜溜的脸蛋拉得又长又尖,嘴唇嘟得老高:“不,不……”可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这两段动作+神态+语言的细节描写非常具体,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突然受到惊吓和冤枉时那种应有的状态,内心的委屈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她生气了
奶奶不会玩手机,也没有人陪她说话,她就静静地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奶奶看了姑姑一眼,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奶奶眉头微皱,“啪”的一声把筷子摔在桌子上:“如果你们很忙,就不用陪我过生日了。”那声音明显在颤抖。
“你们一个个都拿着手机在看,哪里是给我庆祝
生日的呀!我还不如不过这个生日呢!”奶奶说着说着还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奶奶被爸爸拉着坐了下来,可是她的脸上却再也没有了笑容。
这几处细节描写重点抓住了奶奶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的变化,一步步地将奶奶从无奈到生气再到非常生气的内心变化反映得清清楚楚。
好开头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生活中,弟弟生气的样子特别有趣。他很小气,牛脾气一上来谁也挡不住。正因为这样,谁也不敢惹他,谁知道他却遇上了一个不懂事的小表弟,这下可有好戏看啰!
2.(排比手法,引出主题)有人陶醉于美酒佳肴,有人陶醉于电脑游戏,有人陶醉于清风明月、田园风光……而我的好朋友却陶醉于浩瀚的古诗词海洋。
3.(环境渲染,直击内心)那天,天气晴朗,在明媚的阳光下,我遇到了他,他使我懂得了许多。
4.(肖像描写,先识其人)他是一个爱说爱笑的男孩,脸蛋圆圆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是那张大嘴巴,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说起话来声音非常响亮。
好结尾
1.(呼应开头,抒发情感)那天在阳光下,在丝瓜架下,在斑驳的绿影间,我懂得了许多。
2.(自然结束,表达想法)那天弟弟伤心极了,他伤心的样子令我深深自责。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引用名言,提升主题)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从那个姐姐感动的眼神里,我觉得给予别人温暖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4.(总结全文,再次点题)这就是我家的神秘客人——“电视迷”表弟,一有电视可看,他就陶醉其中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本单元的习作就到这里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