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内容:圆的周长(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5厘米、6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讲述阿凡提的故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圆的周长?课件演示后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总结,最后课件出示。
2.提问有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绕线法,滚动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已备好的圆的周长并填表。
3.总结: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4.提问电风扇叶片尖端形成的轨迹能用上述方法测量吗?
5.计算已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总结出圆周率。
6.学生观看关于圆周率和祖冲之资料(课件出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7.总结圆的周长公式(C= πd)。
8.计算圆的周长。
9.再总结圆的周长公式(C= 2πr)以及计算圆的面积。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四、巩固练习
1.(基础题)填表。
圆的半径(r) 2.5cm
圆的直径(d)
10dm
圆的周长(c)
12.56m
2、(易错题)判断题。
(1)π = 3.14 ( )
(2)半径是4米的圆周长是3.14×4=12.56米。 ( )
3.(易错题)看一看,选一选。
(1)甲圆的半径是乙圆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的( )倍。
A.3 B.6 C.9
(2)小圆的圆周率( )大圆的圆周率。
A. 小于 B. 大于 C.等于
(3)直径是10cm的圆,它的周长是( )。
A. 3.14cm B.15.7cm C.31.4cm
4.(重点题)一个摩天轮的直径是20 m,坐着它转动2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
五、回到情境题。
六、全课总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