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鞋》教学设计
应用创新点:
《各种各样的鞋》一课是想象画的创作课,本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围绕想象去创设情境,使教学方法真正起到作用,能够为教学服务。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创意的各种鞋的欣赏内容与丁丁历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整节课贯穿了两条情境:一条是显性情境,即丁丁历险记;一条是隐性情境,把鞋的模具贯穿于整节课,伴随着知识的发展,由鞋的想象添加,到变换不同方向的鞋,再到两只鞋的组合,多只鞋的组合,逐渐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想象的事物越来越丰富,鞋的利用很直观,成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媒介,师生共同体验想象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美版三年级第五册教材《各种各样的鞋》,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展开联想。
学情分析:
本年龄段的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以学生都熟悉的鞋,来进行想象,充满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不同的鞋形进行联想, 创造出新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鞋进行想象,能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把一种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环境与准备:电脑多媒体、鞋形模具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故事:《丁丁历险记》。(播放多媒体课件)
2、提问:故事中的形象都是什么变的?(是鞋变的),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创意各种鞋的欣赏内容与丁丁历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联想添画:
1、出示鞋的模具请学生观察想象,你能把它变成什么?(自由做答)
2、教师在鞋上进行添画,变成推土机;在鞋的外面添画,变成花瓶。
3、变换鞋的方向:
(1)、把鞋倒过来呢?请学生摆一摆自己的鞋形模具,想一想能变成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添画,变成手枪等。
(2)、把鞋立起来呢?
4、两只鞋的组合:
(1)、出示两只鞋变成的怪兽的嘴,两只鞋在一起还能变成什么呢?
(2)、请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两只鞋的模具,想一想、说一说两只鞋在一起还能变成什么?教师演示,两只鞋摆一摆添画变成蝴蝶。
5、多只鞋的组合:
(1)、多只鞋在一起,又能变成什么?
(2)、出示多只鞋组合在一起的范画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把鞋的模具贯穿于各个环节,由鞋的想象添加,到变换不同方向的鞋,再到两只鞋的组合,多只鞋的组合,逐渐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产生大胆有趣的创意。】
三、欣赏感受:
1、 欣赏画家作品,进行德育教育(没有卖卖就没有杀害,真爱动物)。
2、?欣赏小朋友的想象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以及美感。
3、?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定主题,确定内容。
四、学生创作。
五、展示评价:
??学生的作品采取自评、互评等方式展示,比一比看谁变得最有趣。
(1)你认为他们的画哪儿有意思,为什么?
(2)请小作者来说一说想法。你想把作品送给谁?
六、总结:
? 人类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想象是一座桥梁,它能连接人的创造力。小小的一双鞋,引发了我们这么多的奇思妙想,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能进行想象,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
《鞋的想象》教学反思
《鞋的想象》一课是想象画的创作课,本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围绕想象去创设情境,使教学方法真正起到作用,能够为教学服务。 本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情境——丁丁历险记。这个故事情境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二是把创意的各种鞋的欣赏内容与丁丁历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学生欣赏得有趣,学得开心,想象得大胆,课堂上充满生机。 整节课贯穿了两条情境:一条是显性情境,即丁丁历险记;一条是隐性情境,把鞋的模具贯穿于整节课,伴随着知识的发展,由鞋的想象添加,到变换不同方向的鞋,再到两只鞋的组合,多只鞋的组合,逐渐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想象的事物越来越丰富,鞋的利用很直观,成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媒介,师生共同体验想象的乐趣。这样使情境真正的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起来,有的放矢的运用教学方法,增强了情境的有效性。本课为学生开创了一个个想象的空间,在鞋的想象中可以在鞋形上想象添加,可以在鞋形外想象添加,还可以变换角度,多只组合进行想象添加。这样的教学方法带来多角度的碰撞,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大胆有趣的创意。本节课学生的作品想象得大胆,充满创意,令人不禁钦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由于时间的分配和场地的限制,学生的作品没有全部展出,在后面的课中,我就要及时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