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08 08: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2.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④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全部
3.有A、B两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r(A))
A.若B(OH)m是强碱,则A(OH)m一定为强碱
B.若HnAOm是强酸,则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若B是金属,则A可能是非金属,若B是非金属,则A可能是金属
D.常温下,若B元素的氢化物是气体,则A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液体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强的是
①还原性:Cl-<S2-②HCl
的酸性比
H2S

③HCl
的稳定性比
H2S
强④HCl
的还原性比
H2S

⑤HClO
的酸性比
H2SO4
强⑥Cl2
能与
H2S
反应生成
S

Cl2
与铁反应生成
FeCl3,而
S
与铁反应生成
FeS
A.③④⑤⑦
B.②③⑥⑦
C.①③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6.含钯(Pd)催化剂可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加氢和催化氧化。从失活的含钯催化剂(含Pd、Al2O3和有机物)中提取Pd的一种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有机物
B.金属Pd的还原性弱于金属Al
C.上述流程中含钯物种均难溶于水
D.“高温炼钯”过程中可能产生白烟
7.如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A
B
C
D
E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71
0.099
主要化合价
+2
+3
+6、-2
-1
-1
A.A、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B3+>A2+
B.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E->D-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D<H2C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4>HEO4
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已知:X、Y均为短周期元素,X最外层比次外层少3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和Y互为同位素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C.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
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弱电解质
9.X、Y、Z、Q、R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Z元素与R元素同主族,Y、Z、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元素的原子序数,化合物X2Q常温下呈液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Q<Z<R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R>Y
C.由X、Y、Z、Q四种元素可以组成化学式为Y2X7ZQ2的离子化合物
D.由这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含14个电子的分子只有2种
10.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
A.N、P、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C.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D.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11.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A.3s
B.2p
C.3d
D.3f
12.下列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
B.离子半径:
C.酸性:
D.还原性:
13.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它们中的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Y、Z、W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Z均含有d元素;Y是两性氢氧化物;W是一种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强碱;e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在同周期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分别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b元素的单质和氢化物可能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C.c的简单离子的氧化性强于d的
D.d元素的单质不能与W溶液反应
14.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3
B.X元素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
C.Z元素具有两性
D.Y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15.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n-1n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ⅥA族
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二、填空题
16.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价电子排布式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B_____、C_____。
(2)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
(3)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_区。
(4)写出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
17.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其中12~17号元素的有关数据缺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ds区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
(2)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
(3)图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4)根据对角线规则,Be、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性质相似,它们都具有_______性,能证明该性质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5)Na~Ar元素中,某元素M电离能如表所示:
578
1817
2745
11575
14830
①由此判断该元素是_______;
②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推断:I1(Mg)_______I1(M),其原因是_______。
18.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富硒酵母、二氧化硅、硫黄等6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安全性已通过审查,这些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风味改良剂、结构改善剂、防腐剂,用于食品生产中,将更好地满足吃货们的心愿,丰富舌尖上的营养和美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富硒酵母是一种新型添加剂,其中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热稳定性:B.与的中子数之和为60
C.酸性:D.还原性:
(3)短周期元素、、、、、都可能存在于某些食品添加剂中,其最高正化气价或最低负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②、、、、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__(用化学式表示),其结构示意图为___。
③和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填化学式),此化合物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氧化,生成碳酸盐和氨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19.根据图所示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及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完成下列各小题。
(1)若a为稀盐酸,b为,c为,a与b反应产生气泡,且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
A.酸性:
B.元素的非金属性:
C.酸性:
(2)若a为浓盐酸,b为,c为,a与b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且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氧化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还原性:
20.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
(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下列各题: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
080
4
000
6
100
9
400
R
500
4
600
6
900
9
500
S
740
1
500
7
700
10
500
T
580
1
800
2
700
11
600
U
420
3
100
4
400
5
900
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___。
A.Q和R  B.S和T  C.T和U  D.R和T  E.R和U
②每种元素都出现相邻两个电离能的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________;如果R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你估计它的第2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发生在失去第___________个电子时。
③如果R、S、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异常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表格,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氯水滴加到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随之消失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③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
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棕红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mol·L?1NaBr溶液、0.1mol·L?1NaI溶液、CCl4溶液等。
②仪器: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请把表中与实验方案对应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补写完整):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D
Cl2+2NaBr=2NaCl+Br2

A
2Na+2H2O=2NaOH+H2↑

___
___

___
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实验I: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利用下图装置一次性完成Cl、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
(1)实验中选用的物质名称为:
A_______。
(2)C处刚出现现象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可得出碳、硅、氯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___。
实验II: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和Mn2+,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
(4)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
(6)根据A、B两处的实验现象能否推出非金属性Cl>Br>I,______
(填“能”或“否”,
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C
7.B
8.D
9.D
10.A
11.D
12.B
13.B
14.B
15.A
16.Na
P
F
F
d
1s22s2p63s23p2
17.1s22s22p63s23p63d10
4s1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第五周期第IA族
两性
Be(OH)2既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合理即得分)。
Al
>
镁原子的3p轨道处于全空状态,比较稳定,而铝原子3p轨道只有一个电子,不稳定(或Al失去电子是3p能级的比Mg失去3s能级更易失去;合理答案均可)
18.第四周期第VIA族
B
S2-
H2O2
19.C
C
20.1s22s22p63s1(或[Ne]3s1)
Cl
E
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
10
RS
S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处于s能级全充满状态,能量较低,比较稳定,失去第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较多
2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试管
胶头滴管
B
Br2+2NaI=2NaBr+I2
C
2K+2H2O=2KOH+H2↑
同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
22.高氯酸
+CO2+H2O=H2SiO3↓+
Cl>
C>
Si
2+16H++10C1-=2Mn2++5Cl2↑+8H2O
试纸变蓝

因Cl2也能将B处的KI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