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 气
郑州外国语中学:李霞
说课内容
学情分析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有观察实验现象的意识,但方法有待提高。生活中已经对碳、硫的燃烧有所了解。学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究欲。大部分同学虽然上过课外补习班,知道了氧气的部分性质,但是条理性、系统性不强,而且缺乏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课标要求:
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认识氧气能跟C、Fe、S等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2、记住木炭、硫磺、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和化学表达式,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二、课标分析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及化合氧化反应组成。“氧气”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安排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样,学生在以后探究别的物质时,才能使观察和描述全面、系统、深入。
教学目标
三、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理解化合反应,简单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三、教材分析
(四)教法与学法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
演示实验 、引导探索法、学案导学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让学生单纯记忆前人的研究成果,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节课的学习就是采用演示试验、引导探索法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试验习惯,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化学新课标和道德课堂要求,本节课的设计力争回答好三个问题,学习目标问题(即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即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评价问题(即如何确信学生已经到了那里?)。本节课以导学案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导航仪,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先学后教”、“少学多教”的基础上,实施“独学、对学、群学”,最终实现“兵教兵、兵练兵”。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了幸福和快乐,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四、设计理念
[谜语]: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
【游戏引入】
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
氧气
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
五、教学过程
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
(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
(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会向鱼池里通入空气或氧气?
(4)如果条件改变氧气变为固态氧或液态氧为什么变化?
一、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不易溶于水
结论:
蓝色钢瓶
(1)碳与氧气反应
【现象】
1、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红)。2、放热 3、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
O2
CO2
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问题讨论: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现象?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用什么实验验证的?
(2)硫与氧气反应
【现象】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S
O2
SO2
活动与探索:
1、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2、硫燃烧产生有害气体,为了减少或避免污染,应如何改进实验?
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操作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
引燃铁丝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3)铁与氧气反应
Fe
O2
Fe3O4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3)铁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放出大量热 3、生成黑色固体
活动与探索:
1、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
2、铁在空气中能否被点燃?
【讨论】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分 析
讨论:上述反应有何共同特征?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是否生成新物质的角度;反应物组成、生成物组成的角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的角度等。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 + B = AB
Fe
O2
Fe3O4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非基本反应类型)
(基本反应类型)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锌 + 盐酸 氯化锌+氢气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镁 + 氧气 氧化镁
点燃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1
2
3
4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可以支持燃烧(助燃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小结】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
如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盘点收获
分层次布置作业:
1、整理学案,完成个人自我修复(当堂完成)
2、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