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潍坊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2-15 20:50:03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Fe 56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2H4
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用铜为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的阳极反应式:4OH--4e-=O2↑+2H2O
D.1L0.5mol·L-1稀硫酸与1L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量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胆矾、石膏、冰醋酸、乳酸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⑥硅酸盐:正长石、水晶、玻璃、水玻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⑥
3、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论上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消耗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外电路通过电子数
为2NA
B.28 g N60单质(见右图)中含有的N—N键键数为3NA
C.17g甲基(—14CH3)所含中子数为9NA
D.78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中电子转移了NA
4、氮化钠和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3N + 3H2O=3NaOH + NH3,
NaH + H2O=NaOH + H2↑。有关Na3N和NaH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N3->H+ B.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D.加热熔化时,都只破坏离子键
5、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Fe2+、Cl-、NO3-、Na+
B.石蕊呈红色的溶液中:Na+、AlO2-、NO3-、Cl-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HCO3-
D.由水电离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Ba2+、Cl-、Na+、Br-
6、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Fe3+ 、H+ 、X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n () :n () :n (Fe3+) :n (H+) :n (X) = 2 :3 :1 :3 :1,则X 可能为[ ]
A.Fe2+ B. Mg2+ C.Cl- D.Ba2+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B.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Fe(OH)3= FeO42—+3Cl—+H2O+H+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
2AlO2-+CO2+3H2O= 2Al(OH)3↓+CO32-[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Ca(HCO3)2与过量 Ca(OH)2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8、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氯化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在任何情况下,阴、阳两极下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反应是
A.阴极:2H+ +2e- =H2↑ 阳极:4OH-—4e- = 2H2O+O2↑
B.阴极:2H+ +2e-=H2↑ 阳极:2Cl- -2e-=Cl2↑
C.阴极:Cu2++2e-=Cu 阳极:4OH- -4e- =2H2O+O2↑
D.阴极:Cu2++2e-=Cu 阳极:2Cl- -2e-=Cl2↑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的,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则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C.盐酸的,盐酸的
D.常温下,若1mL的盐酸与100m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则溶液的
10、将mg Al2O3、Fe2O3的混合物溶解在过量的100mLpH值为1的硫酸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全部转化成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1mol/L B.0.05mol/L C.0.2mol/L D.无法计算
11、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ω
C. ω D. C=1000Vρ/(17V+22400)
12、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
C.在整个过程中NaCl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D.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13、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
A.0.2mol B.0.4mol C.0.6mol D.0.8mol
14、有甲、乙两种水的乙醇溶液,甲中水的质量分数为 25%,乙中水的质量分数为 15%,将甲、乙两种溶液各取 100 mL 混合,则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w为
A. w>0.80 B. 0.20<w<0.80 C. w<0.20 D无法确定.
15、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O2+4OH-=Fe3O4+S4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S2O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B.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2mol
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最之比为1:1
D.若有2mol 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为0.5mol
16、某溶液中含有NH4+、SO32-、SiO32-、Br-、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4+-、Na+ ②有沉淀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7、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1:n(O2)=0.5mol时,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B、图2:n(NaOH)=1mol时,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
C、图3:n(HCl)=1mol时,K2CO3和HCl溶液在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气体
D、图4:n(HNO3)=1mol时,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21世纪教育网
图1 图2 图3 图4
18、下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K2S4+3KI。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时,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闭合K时,A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C.闭合K时,X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D.闭合K时,当有0.1 mol 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 L
二、填空题
19、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和,并含有3.5%(质量分数)。
(1)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电子式为 ,D的沸点比A与形成的化合物E的沸点 。(填“高”或“低”)
(3)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P+ FeO+ CaO + Fe
(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金属M为______ ;检测的方法是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5)取1.6g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应,生成224ml (标准状况),在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最多能得到 g。
20、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是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气体Y的化学式是 。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的物质的量为 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A溶于水电离出的金属阳离子水解的生成物可净化水,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为无色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21、Na2CO3和H2O2结合成棒状晶体,Na2CO3·xH2O2(过氧化氢合相当于水合)可消毒、漂白或作O2源…。现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加热。实验结果以温度和相对质量分数示于右图。
(1)写出棒状晶体的组成。 。
(2)有人认为Na2CO3·H2O2(x=1时)其实是Na2CO4·H2O(Na2CO4叫做过氧碳酸钠, Na2CO41000OC以上才分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只要求简述实验原理)
。21世纪教育网
(3)国外的洗衣粉中常常加入适量的Na2CO4以提高洗涤质量。加入Na2CO4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洗涤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
(4)有人认为过氧碳酸钠可代替Na2O2,在神七航天仓供氧系统中使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碳酸钠代替Na2O2在航天仓中使用最大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Na2CO4与稀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Na2CO4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有可逆反应Fe(s)+CO2(g)FeO(s) + CO(g),已知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47,在1173K时,K=2.15 。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2)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 ② 再通入CO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①从图中看到,反应t2时达平衡, 在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答案可能不止一个)。
a.升温
b.增大CO2浓度
c.使用催化剂
②如果在t3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部分CO,t4~ t5时间段反应处于新平衡状态,请在图上画出t3~ t5的V(逆)变化曲线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21世纪教育网
C、v正(CO2)=v逆(CO) D、c(CO2)=c(CO)
三、实验题
23、用二氧化氯(ClO2)、铁酸钠(Na2FeO4摩尔质量为166 g·mol-1)等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ClO2和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和Fe3+。
(1)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2)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它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3)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ClO2可以看做是亚氯酸(HClO2)和氯酸(HClO3)的混合酸酐。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凝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①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如水浴加热)装置,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 ;
②该装置按①补充完整后,装置A、B、C中还有一处设计明显不合理的是 _
(填“A、B或C”),理由是
③C中应装的试剂为 。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A表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是另一种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己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干燥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HCO3、MnO2、Na2O2、NaCl、无水CaCl2、NH4HCO3、碱石灰等固体和H2O2、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反应现象回答:
(1)充分反应后丙中无固体物质剩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2)丁中的干燥剂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选另一种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4)观察到反应开始后断开电键K,铂丝能继续保持红热,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吸热、放热)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5)当己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停止给丙加热,并关闭a、b两个活塞,若将己浸入冰水中,则己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甲、丙中均有气体产生,其余操作正常,但己中未观察到红棕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
25.将10g铁粉置于40mL HNO3溶液中,微热,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生成气体的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为无色,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792L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NO2、NO),溶液里还残留4.4g固体。
(1)求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比。
(2)求理论上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混合气体中NO2、NO的体积比。
(4)写出上述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
高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分一道,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D C B或D D D B D C 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A A A B D A D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36分)
19、(9分)(1)(1分)
(2) ( http: / / www. / )(1分),高(1分)
(3)2P+5FeO+3CaOCa3(PO4)2+5Fe(2分)
(4)Fe(1分);Fe+3SCN-=Fe(SCN)3(1分)
(5)1.1(2分)
20、(7分)(1)MnO2+4Cl-+2H+ Mn2++Cl2↑+2H2O(1分)
(2)4:1(1分)
(3)①第4周期第Ⅷ族(1分);;NO(1分);②0.4a(1分)
(4)c(Na+)>c(Cl-)>c(AlO2-)>c(OH-)>c(H+)(2分)
21.(10分)(1)Na2CO3·1.5H2O2(1分)
(2)将物质加热完全分解(温度低于1000OC),若物质能够脱水而又不失去氧化能力,则必是Na2CO4·H2O;(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3)提高衣物洗涤、漂白、消毒的效果; (1分) 2Na2CO4(aq)=2Na2CO3+O2↑(1分)
Na2CO3+H2ONaHCO3+ OH-(1分)
(4)2Na2CO4·H2O+2CO2=4NaHCO3+O2↑(1分)吸收同体积的CO2、释放同体积的O2消耗过氧碳酸钠质量远大于过氧化钠(1分)
(5)①2CO42-+4H+=2CO2↑+O2↑+H2O(1分)②Na2CO4+SO2= Na2SO4+CO2(1分)
22、(10分)(1)k=(1分)吸热(1分)
(2)减小(2分) 不变(2分)
(3)①a、c(1分) ②如图(2分)
(4)B、C(1分)
三、实验题
23.(8分)(1)ClO2 Cl2 Na2FeO4(1分);
(2)高铁酸钠的还原产物Fe3+能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从而净水(1分);
(3)①(冰水)冷凝(若答冷却不得分)(1分),
②C(1分);仪器C没有使瓶内外压强相等,气体不能顺利通过。(1分)
③NaOH溶液(1分,其它合理也对)
2ClO2+2NaOH=== NaClO2+NaClO3+H2O(2分,其它合理也对)。
24.(11分)(1)(2分)
(2)碱石灰(1分),因为无水CaCl2可以与氨络合而无法得到氨气(1分)。
(3)2Na2O2+2H2O=4NaOH+O2↑(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4)4NH3+5O2 4NO+6H2O(1分),放热反应(1分);21世纪教育网
(5)颜色变浅(1分);放入冰水中,2NO2 N2O4平衡右移,所以颜色变浅(2分)
(6)甲中产生的气体太少(1分)。21世纪教育网
四、计算题
25.(9分)(1)2:5(2分)
(2)7mol/L(2分)
(3)1:3(2分)
(4)5Fe+14HNO3=5Fe(NO3)2+NO2↑+3NO↑+7H2O(3分)
0
1
2
n (C)
CO2
COO
1
2
n (产物)
0
0.5
1
n (CO2)
NaHCO3
Na2CO3
0.5
1
n (盐)
0
0.5
1
n (K2CO3)
CO2
0.5
n (气体)
0
0.25
0.375
n (Fe)
Fe(NO3)2
0.25
0.375
n (氧化产物)
Fe(NO3)3
0 t1 t2 t3 t4 t5 t/s
V逆山东潍坊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数学模拟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答在原题上无效.
第I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把唯一正确选项选出来,填在题后的答案表内).
1.已知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的值可以是
A.8 B.7 C.6 D.5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B.
C.3+ D.
3.如图,将三角尺ABC(其中∠ABC=60°,∠C=90°)绕B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到A1BC1的位置,使得点A、B、C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角度等于
A.120° B.90° C.60° D.30°
4.如图,∠1=∠2,∠C=∠D,AC与BD相交于点E,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AE=∠CBE B.△DEA≌△CEB
C.CE=DA D.△EAB是等腰三角形
5.如果∠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则cos的值是
A. B. C.1 D.
6.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3,0)和点B(0,-4),则cos∠OAB的值为
A. B. C. D.
7. 某射击队要从四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选拔赛中每名队员的平均成绩 与方差S2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选择一个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人参赛,则这个人应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甲 乙 丙 丁
8 9 9 8
1 1 1.2 1.3
8. 如图,根据某地某段时间的每天最低气温绘成的折线图,那么这段时间的最低气温的极差、众数、平均数依次是
A.5°C,5°C,4°C B.5°C,5°C,4.5°C
C.2.8°C,5°C,4°C D.2.8°C,5°C,4.5°C
9.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10.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了4米到B点,再从B点向南偏西15°方向走了3米到C点,那么∠ABC等于
A.45° B.75° C.105° D.13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
11.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2.当a=-2,b=-3时,式子的值为 。
13.如图,由已知条件得x=
14.如图,一束光线照在坡度为1:的斜坡上,斜坡上的平面镜反射成与地面平行的光线,则这束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是 度.
15.已知一个样本1、3、2、5、x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16.甲、乙两位棉农种植的棉花,连续
棉农甲 68 70 72 69 71
棉农乙 69 71 71 69 70
五年的单位面积产量(千克/亩)统计如表,
则产量较稳定的棉农
17.在直角△ABC中,∠C=90°,如果b:a=3:,那么∠A=
18.把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9.下列语句是命题是
①直角都相等;②等角的余角相等吗?③画两个相等的角;④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0.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角是钝角的第一步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满分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推演步骤)
21.(本小题满分12分)
(1)
(2)
22.(本小题满分8分)
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D,AC∥DF.
求证:(1)△ABC≌△DEF; (2)BE=CF.
23.(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有一段斜坡BC长为10米,坡角∠CBD=12°,为方便残疾人的轮椅车通行,现准备把坡角降为5°.
求坡高CD;
求斜坡新起点A与原起点B的距离(精确到0.1米).
24.(本小题满分10分)
甲、乙、丙三个电子厂在广告中都声称,它们的某种电子产品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寿命都是8年,经质监部门对这三家销售的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单位:年)
甲厂:4、5、5、7、4、9、13、12、15、16
乙厂:6、8、8、6、9、10、12、15、14、8
丙厂:4、6、7、4、4、9、13、16、16、15
如果你是顾客,宜选购哪家电子厂的产品?说明理由.
25. (本小题满分10分)
证明: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重合。
26.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放在正方形ABCD的BC边上,并且使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另一条直角边与AB交于点Q.
⑴ 请你写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⑵ 当点P满足什么条件时, ,请证明你的结论;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
数学试题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B B B A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
11. 12. ,5 13. 2 14. 30 15. 16. 乙
17. 30° 18. 如果两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9. ①④⑤
20. 假设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两个角是钝角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推演步骤.)
21.(每小题6分,满分12分)
解:(1)解:原式=
(2)解:原式=
=
=
22.(本小题满分8分)
解:证明:(1)因为AC∥DF,所以∠ACB=∠F.……………1分
在△ABC与△DEF中,
所以△ABC≌△DEF.………………5分
(2)因为△ABC≌△DEF,
所以BC=EF,
所以BC-EC=EF-EC,
即:BE=CF.………………8分
23.(本小题满分8分)
解:(1)在Rt△BCD中,CD=BCsin12°≈10×0.21=2.1(米).…………3分
(2)在Rt△BCD中,BD=BCcos12°≈10×0.98=9.8(米);
在Rt△ACD中,AD=(米)
AB=AD-BD≈23.33-9.8=13.53≈13.5(米).
答:坡高2.1米,斜坡新起点A与原起点B的距离为13.5米。……………8分
24.(本小题满分10分)
解:选乙厂的产品,理由略。
25. (本小题满分10分)
解:略(说明:已知、求证各2分,证明过程6分)
26.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⑴△BPQ∽△CDP证明略……………6分
⑵∵△BPQ∽△CDP ∴要使,
即∴
即为的三等分点时…………12分
(第4题图)
(第3题图)
(第8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参考数据
Sin12°≈0.12
Cos12°≈0.98
Tan5°≈0.09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