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极的秘密》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磁极的秘密》,本节课我将从析教材、明学情、定目标、讲策略、说过程、谈评价六个方面来阐述,理论依据将贯穿于以上流程中。
析教材
本节课是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磁铁》中的第二节课。本节教科书分为三个模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以学生生活经验的扩展为主线,构建活动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辅线,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思维能力。是通过将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让学生发现、总结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
二、明学情
知识储备上,在一年级上册《玩磁铁》一课中,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在本单元《认识磁极》一课中,知道了磁铁有两个磁极,能够指示南北。
认知特点上,二年级学生科学兴趣浓厚,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热衷于动手操作,但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还不强,逻辑推理能力还不足,探索问题的持久性及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仍带有玩游戏的性质。
因此,要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在“做中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适当分组,分层次教学。
三、定目标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亲自感受,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磁极具有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性质。
2.科学探究目标:经历简单探究的全过程,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合理的猜想,猜想的验证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通过实验现象的整理得出实验结论。
3.科学态度目标:在科学探究中保持好奇心,在小组合作中初步形成合作共享、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尝试利用磁铁的性质设计小游戏。
教学重难点:通过初步的探究活动,认识磁极具有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性质。
四、讲策略
1.教法设计:
小学生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科学兴趣最好的心理基础。这节课通过魔术“隔空推车”激趣,导入课题;在玩中求知,探究磁铁的性质,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最后顺势拓展联系实际,延伸问题。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逐步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的愿望。
学法设计: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五、说理念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一研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探究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六、说流程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以下三个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玩中求知,探究性质;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小车上放一块有南北极的条形磁铁,教师用布包着的磁铁来控制小车前进和后退。提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对于未知的现象总是充满好奇,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玩中求知,探究性质
活动一:磁极对对碰
猜想假设:为什么会出现隔空推车的现象?这可能和磁铁的什么有关呢?
设计方案:
(1)我们知道磁铁有南(S)級北(D极,让两块铁的极相互近,共有几和情况?生:N极和N极、N极和S极、S极和S极、S极和N极
(2)为了观察不同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的现象,找们要先让其中一个磁铁可以自由运动,请各组根据找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讨论本组使用什么方法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技照自己送择的方法试一试。
当不同世铁的磁极靠近时,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呢?是相互吸引,还是相互排斥呢?注意观察是两个磁极近
动手探究,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加强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
3.交流汇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相评价,如果有小组的结果与大家的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和评价。如有没有哪个小组的结果不是这样的?
4.小结评价
我们把两个相同的世极叫同极,两个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当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结果如何?怎样表述呢?
教师对学生教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闻题进行指导,助学生提升探究水平
活动二、快乐磁铁游戏
1.小磁针游戏、磁力小车游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会出现什么现象,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原因,动手验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思考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2.找铁和磁铁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运用磁铁与铁间的作用和磁极间的作用来解决问题,有效地建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寻找生活中的应用。
“冰箱门封条”、“磁悬浮列车”……
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1.玩一玩不同形状的磁铁,找出它们的N、S极。
2.尝试利用磁极相互作用的性质改进一项设施,
画画你的创意。目的是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看世界、用惊奇的眼光感受世界,用丰富的经历认识世界,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六、谈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オ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氖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这两个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学生猜测并验证磁铁能及引哪些物体”“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
整个课堂我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了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奥秘。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锻炼了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最后以拓展活动结束本节课,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共17张PPT)
说课流程
析教材
明学情
定目标
讲策略
说过程
谈评价
教材共分为三部分: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适当分组,分层次教学
优点
缺点
兴趣比较浓厚
乐于探究
思维活跃
善于发现
上课精力不够集中,缺乏学习耐心和持久性
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不强
在一年级上册《玩磁铁》一课中,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在本单元《认识磁极》一课中,知道了磁铁有两个磁极,能够指示南北。
科学探究目标:经历简单探究的全过程,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合理的猜想,猜想的验证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通过实验现象的整理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在科学探究中保持好奇心,在小组合作中初步形成合作共享、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尝试利用磁铁的性质设计小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初步的探究活动,认识磁极具有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性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学法
这节课通过魔术“隔水取钉”激趣,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认识磁铁,讨论命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玩中求知,探究磁铁的性质,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最后顺势拓展联系实际,延伸问题。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逐步形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求的愿望。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根据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这节课通过魔术“隔空推车”激趣,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猜想、设计方案、探究验证、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做中学”,在玩中求知,探究磁铁的性质,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最后顺势拓展联系实际,延伸问题。
教学设计理念: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一研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探究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玩中求知,探究性质
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探究验证
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
活动一:磁极对对碰
玩中求知,探究性质
1.猜想:隔空推车的现象,可能和什么有关呢?
2.设计方案:让两块铁的极相互近,共有几和情况?如何让其中一个磁铁可以自由运动?
3.动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加强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
探究验证
S
N
S
N
S
N
得出结论
异极互相吸引
同极互相排斥
吸引
排斥
吸引
排斥
1.小磁针游戏
2.磁力小车游戏
3找铁和磁铁游戏
活动二:快乐磁铁游戏
出示图片
学生猜想
分析原因
探究验证
2.尝试利用磁极相互作用的性质改进一项设施,
画画你的创意。
1.拓展活动:玩一玩不同形状的磁铁,找出它们的N、S极。
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科学课程理念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オ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氖围。
观察评价:以学生在思考的深度上、动手的组图上、创新做法上、团队合作上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
定性评价:对课堂表现优秀者、活动的优胜者可给予动手小能手、创意小达人、小小科学家等称号。
整个课堂我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了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奥秘。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锻炼了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最后以拓展活动结束本节课,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