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八单元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八单元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8 09: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问题、改革的曲折与剧变;
选择题、非选择题
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生命力;
难点
苏联、东欧的改革与剧变
材料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害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作出那么大的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为什么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值得仿效。
【答案】
特点: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原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符合西方的价值观。
一、苏联的发展
1. 巨大成就
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2. 存在问题: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二、苏联的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2)主要内容:
政治领域: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经济领域: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思想领域: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想要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3)评价:
积极评价:
①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苏联的科技水平获得较大提高(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消极评价:
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虽然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6-1977)
(1)主要内容(重点在重工业):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评价:
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经济领域: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结果:收效甚微)
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结果:思想混乱,民族分裂主义随之兴起)
三、苏联的解体(1991年)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独立。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
1991年8月19日,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八一九事件),试图阻止苏联分裂,但最终失败。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例题1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解析:七年经济计划仍然将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上,体现出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结束,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与新经济政策注重市场的作用不符,C项错误;材料表明七年经济计划延续了此前的一贯做法,没有体现出国家对经济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例题2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 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 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 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 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史料鉴别与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史料的特点和史学价值。根据题干描述,这本回忆录不同年代的版本在内容上有所不同,说明这本书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干扰,并没有展示出全部真相。这也就证明了时代对历史叙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题干明确指出该回忆录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有所不同,因此它不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回忆录作为史料,主观色彩浓厚,与其他相关研究著作相比,其可信度并不高,故B项错误。题干只是提到回忆录的内容因年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不能确定版本越新越真实,故C项错误.
考点:本题以《赫鲁晓夫回忆录》在不同年代出版内容的不同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回忆录这种史料的史学价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史料的分析和运用能力,难度适中。
例题3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把撤销的全联盟部管辖的企业移交给地方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体现出地方经济自主权的适度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企业管理权由中央向地方的转移,仍然属于计划管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权的转移,意图并非B、D两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工业改革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适中,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题时间:40分钟)
1.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 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B. 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 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2. 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 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 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 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 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3. 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
A. 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 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4.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
C. 世界两极格局确立 D.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出现了“更名潮”。“更名潮”的出现说明这些国家( )
A.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政治体制的变革
C. 对外政策的调整 D. 共产党失去政权
6. 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
A. 两个德国出现 B. 两德统一在望
C. 两极格局形成 D. 美苏冷战结束
*7. 在苏联,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 )
A. 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
B. 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
C. 斯大林体制没有受到影响
D. 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
8. 1951~1955年,苏联的粮食年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年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的年均产量由570万吨变为930万吨,增加60%以上:奶类年均产量由3790万吨变为6470万吨,增加70%以上。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农业的案约化经营成效显著
C. 领导阶层的关注
D. 斯大林五年计划实施的结果
9. 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 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10.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发展以崭新的前景。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 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 B. 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 改革应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策略 D. 改革步伐要尽快适应国际形势发展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材料三“他摆弃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落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西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她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痛,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
1. B 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依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所进行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进行根本变革,故B项符合题意。
2. C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答案为C项。
3.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重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
4.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可知,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其标志是苏联解体,故选B项。
5. A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国家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B、C、D三项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对东欧剧变的论述,因而是错误的,故排除。
6. 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989年”。A项出现于1949年,C项出现于1955年,D项出现于1991年,时间皆不符,故排除A、C、D三项。由东西柏林边界开放可以看到两德统一的趋势,故B项正确。
7. D 解析:根据材料“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可知,斯大林时代的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故D项正确;A项说法片面,排除;题干体现的是政策的黄彻情况,并非政策本身,排除B项;根据材料“1955年起,国家放竟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可知C项说法片面,排除。
8.C 解析:材料显示的时期正值赫鲁晓夫改革时期,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等举措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题干中粮食、肉类和奶类等年均产量均激增的现象即为其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
9.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苏联历次经济改革的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可知D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故排除。
10. A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考虑苏联实际,经济改革没有解决人民生活问题,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中国改革开放则充分考虑中国的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故A项正确。
11. 答案:(1)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脱离实际,育目决策;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
(2)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止时期:
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3)史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体制,未取得成效,后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苏联存在的问题全部暴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却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大规模垦荒”“经营管理不善”等信息,并结合其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归纳概括。第(2)问第一小间,根据材料二数据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改革的特点和个人因素分析。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后果分析。
东欧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问题、改革的曲折与剧变;
选择题、非选择题
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生命力;
难点
苏联、东欧的改革与剧变
材料:这些事件(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探究】
根据材料,回答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原因: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伤害了各国的民族感情;苏联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实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1)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照搬苏联模式:为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 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1)南斯拉夫改革
①措施: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
②评价:促进了经济发展;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
①波兰在1956—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
②匈牙利在1968-1973年国民收入和人民消费水平增速较快,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③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到1988年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3. 东欧剧变(1989-1992)
(1)原因:
①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未能突破苏联模式。
②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下,东欧执政的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2)具体表现:
国家
变化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变化相对平稳
罗马尼亚
发生流血冲突
民主德国
并入联邦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
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南斯拉夫
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探索发展(1949-1978)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成就:“两弹一星”
评价: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978——至今)
(1)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主要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3)中共十九大(2017年):激励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拓展:中苏改革的不同
(1)苏联盲目实践,没有科学理论升华与指导。苏联很长一段时间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路径失误。
(2)中国边实践边摸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路径明确,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例题1 据湖北省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安排统计,至1956年底,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这一现象说明( )
A. 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
B. 合营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改变
C. 国家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
D. 合营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可知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A项正确。1956年国家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企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B项错误;三大改造坚持社会主义原则,而不是新民主主义原则,C项错误;合营企业任用私方人员是为了稳定合营企业,而不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D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适中,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

例题2 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这规定( )
A. 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
C. 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
D. 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
答案:D
解析:材料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无关,故A项错误;当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优先发展农业,故B项错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这一规定不会造成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故C项错误;国家禁止农民随意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和禁止城市企业自行招雇农民工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
例题3
材料一 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不分男女老少,同工同酬。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例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格中数据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
(1)主要原因:散落后的个体农业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特点:实行公有制。集体经营按劳分配。
(2)材料二表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国有、集体所有)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绝对优势。生产资料所有制已发生根本性变革,意味着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建立。
解析:材料一的主旨: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式。材料二的主旨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具体解读信息,材料一说明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按照社会主义原则进行。其内容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集体所有制。而材料二则涉及到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其本质就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显示出公有制成分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
考点:三大改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涉及到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材料分析和解读能力。
(答题时间:40分钟)
*1. 1981年4月,在一份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名义印发的材料上,按照对计划与市场的态度,将经济学家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坚持计划经济的;第二类是赞成计划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三类是赞成商品经济但不那么鲜明的;第四类则是主张发展商品经济的。这表明当时( )
A. 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亟待突破
B. 照搬西方市场经济成为时人共识
C. 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 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 )
A.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B. 第三世界崛起
C. 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 东欧剧变,最具决定性的变化是( )
A. 社会制度
B. 政治制度
C. 国名变化
D. 国家分裂
4. 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市场经济”“民蓄企业”“国有企业”等新词汇,2012年又收录了“非公有制经济”“多镇企业”等新词汇。这反映了我国( )
A.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B. 私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始
D. 全方位射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5. 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最消极的后果是( )
A. 社会所有制的私有化倾向严重
B. 自由化倾向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 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民族问题尖锐
6. 关于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 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C. 南斯拉夫爆发了激烈的内战
D. 东欧各国都通过和平的方式发生了剧变
*7.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
A. 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 B.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D.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8.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 )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 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 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9. 从1987年到1995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推行
B.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C. 亚太地区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D. 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抓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10. 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
A. 农村 B. 城市 C. 沿海 D. 内地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
材料二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
材料三 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扰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1)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否表明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什么?
(2)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被称作什么战略?
(3)结合上述材料看,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1. A 解析 材料信息“1981年4月”“按照对计划与市场的态度,将经济学家划分为四类”,表明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束缚亟待突破,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是在21世纪初,排除。
2. D 解析:选D“别了”的含义就是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瓦解,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 A 解析 选A从1989年开始,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其实质是社会制度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正确。
4. A 解析 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部分新词汇反映出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体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故A项正确。
5. D 解析 南斯拉夫实行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虽然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等,逐渐走上了一条道合本国国情、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获得了发展,但是,自治体制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消极后果是减弱了宏观调控,并且出现了分敢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日益尖锐。故本题选D项。
6. D 解析 “东欧各国都通过和平的方式发生了剧变”弱显不符合史实,南斯拉夫爆发了激烈的内战,罗马尼亚也发生了流血冲突。故选D项。
7. A 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并对城市经济改革具有推动作用。B、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个体小农经济物质消失说法绝对,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8. A 解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项说法有误,C、D两项不是本质目的,故排除。
9. A 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推行,使中国逐渐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0. A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衣村,改变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项正确。
11. (1)不是。苏联、东欧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受到影响,但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必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和平演变”。
(3)建设社会主义切忌照搬一种模式,而应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和东欧剧变不能表明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因为苏联、东欧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受到影响,但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必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被称作“和平演变”。第(3)问,“教训”,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设社会主义切忌照搬一种模式,而应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等方面解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