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圃(p?)
凹陷(xiàn)
B.纬度(w?i)
实验室(shì)
C.较大(ji?o)
俄裔(yì)
D.阶段(jié)
华罗庚(huà)
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在科学l?ng
yù(
)有所
jiàn
shù(
)的人都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
yí
wèn(
)。
(2)他?u
rán(
)发现下过雨后路边的
qiū
y?n(
)会增多。
3.按要求填空。
“惯”字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外还有
画,第5笔是
。“惯”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②纵容,放任。请你用这两个意思分别组两个词①
、
;②
、
。
4.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1)(综观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多少伟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食粮。
(2)老师让我们观察了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映
反应),真是太神奇了。
(3)他的实验(结论
结果)证明自己得出的(结论
结果)是正确的。
5.先将本课出现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司空(
)(
)
②追(
)求(
)
③(
)(
)有偶
④不可(
)(
)
⑤见(
)知(
)
⑥(
)(
)不舍
(1)表示“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的词语是
。
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的词语是
。
(2)根据语境从上面的词语中选词填空。(填序号)
要善于从(
)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从小处着眼,(
),然后,善于不断地提出新问题,(
)地探索,(
)
,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句子中的“?”指的是
,“!”指的是
。在对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分析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①用“?”“!”有助于作者强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②把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2)(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有可能发现真理。
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这组关联词语的使用说明了(
)
A.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B.发现真理的唯一条件是见微知著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侯,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选段主要写阿瑟林斯基发现
,然后他产生一连串疑问,接着
,最后得出
的结论。我发现,这个事例是按照
(填序号)的顺序写的。
①得出结论
②提出问题
③发现现象
④进行实验
(2)选段中画“
”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疑问
反问)句,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
)”来概括(填序号)。
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锅问到底
C.一问三不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这个事例证明了本课的观点:
。我还知道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
8.小练笔。
有人认为“玩”这件事不能容忍,但是,世界上有很多新事物是“玩”出来的!如显微镜、飞机、蒸汽机等。请你用具体事例来证明“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个观点。
答案
1.B
2.(1)领域
建树
疑问
(2)偶然
蚯蚓
3.
忄
8
横折
示例:①习惯
惯犯
②娇惯
惯纵
4.(1)综观
(2)反映
(3)结论
结果
5.①见惯
②根
源
③无独
④思议
⑤微
著
⑥锲而
(1)无独有偶
不可思议
(2)①
⑤
⑥
②
6.(1)发现问题,不断发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找到了真理
②√
(2)只要……就……
A
7.(1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
经过反复观察实验
当睡觉的人眼珠快速转动时,他最容易做梦
③②④①
(2)疑问
B
(3)真理诞生于一个问号之后
示例: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的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发明了酸碱试纸。
8.莱特兄弟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但你知道吗?他们发明飞机的想法,也是在玩乐间产生的。圣诞节这天,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小莱特兄弟带回来一个会飞的蝴蝶玩具。当看着这只玩具蝴蝶飞上天的一刹那,莱特兄弟震惊并开心着,同时这也激起了他们对飞行的强烈兴趣:如果人也能飞上天就太好了!后来,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实验、不断的摸索、数千次的失败,终于,他们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为世界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