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钢丝球刷除炒菜锅上的污垢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中盛有水,向试管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U型管中的液面无明显发生变化(
)
A.食盐固体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硝酸铵固体
3.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g,在20℃时将20g该物质投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则该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25%
B.20%
C.16.7%
D.无法计算
4.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食盐10g
B.加入水50g
C.蒸发掉溶剂的一半
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
5.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6.温度不变,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一将烧杯甲中溶液转出50mL到乙烧怀中。实验二是把5g水和5g氯化钠分别加入在甲、乙烧杯中,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7.下表是NaC1、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温度/°C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1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在40°C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3固体63.9g
B.KN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线在20°C-30°C温度范围相交
C.在60°C时,KNO3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在20°C时,KNO3和NaC1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氯化钠
8.通常状况下,下列方法中不能够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是(
)
A.溶解时不断搅拌
B.减少水的用量
C.溶解时给物质加热
D.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
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和水
B.高锰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性物质
B.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a比b多
C.t1℃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1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将甲、乙中液体滴入丙中,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滴管甲、乙
烧杯丙
A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B
稀硫酸
锌
C
稀盐酸
镁条
D
水
氧化钙
A.A
B.B
C.C
D.D
12.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 )
A.500g
B.400g
C.200g
D.100g
13.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部分知识点的归纳:①洗洁精可以溶解食用油;②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③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过程中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④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⑤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该同学归纳正确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利用金属的年代∶
B.物质的溶解性∶
C.空气中物质含量
:
D.氮元素化合价∶
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溶解固体
B.滴加液体
C.检验氢气的纯度
D.检查蜡烛燃烧生成水
二、实验题
16.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_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
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
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密度数据为___________g/mL。
20
40
60
4
1.023
1.016
1.007
10
1.063
1.054
1.044
17.李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制备氧气并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开始,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100g
6%的过氧化氢溶液,量取水时,若读数如图所示,则所配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_____(填“>”、“<”或“=”)6%。(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
(3)B、C装置起_____作用,由此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生活中,将煤球做成蜂窝状的原因是_____。
(4)实验时,D不燃烧,可以采用_____方法让D中的白磷燃烧。
(5)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18.下列是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该实验的步骤是: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氯化钠应放在_____(填“左盘”或“右盘”)。如果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右,此时应_____。
A
增加适量氯化钠
B
减少适量氯化钠
C
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3)配制溶液: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从下列中选用:10mL、25mL、50mL、100mL);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4)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反思:若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D2.A3.C4.D5.B6.A7.D8.B9.D10.B11.D12.B13.B14.D15.C
16.5
45
A
没有
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BC
1.063
17.2H2O22H2O+O2↑
>
对比
与氧气接触
增大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
加热(合理即可)
吸收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合理即可)
18.5
95
左盘
A
100mL
加快溶解速率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