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南联盟2020年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作用。当然,由于历史文化条件复杂,文化基因变异也是可能的。
新石器时代遗存的考古收获,使得我们对于远古文化的多元及多源的复杂性有所认识。《禹贡》“九州”说,是对不同风格区域文化的体现。秦兼并列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使秦文化成为后来辉煌的汉代文化的基础。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儒学成为意识形态的主导。齐鲁文化因行政力量的作用形成了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致在汉武帝时代,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融并而一。以“辉煌的汉代文化”为时代标志的文化体系出现在世界东方,并显现了长久影响后世的基本风格。
秦始皇实现统一,有北河经营和南海置郡的重要战略动作,使得秦朝版图扩大。而北胡和南越及其他非中原民族的文化因子,也因统一政治格局的形成,影响了中土文化。中原王朝与匈奴的战争,与南越的战争,与羌的战争,与乌桓的战争,都实现着这种“交往”。匈奴的骑射技术、进攻节奏和机动性对汉朝军团有积极的影响。在物质文化层面,胡越及其他民族的影响也介入了中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我们知道,在张骞之前,已经有草原和海洋两条主要路径沟通了中原文化与域外的联系。经秦而汉,张骞“凿空”,丝绸之路得以正式开通。简牍资料多有汉王朝使团远行及来自西方诸国的“使”与“客”入境的记录。外域文化影响中国最为典型的例证,是佛教的传入和普及。鲁迅曾经盛赞过“遥想汉人多少国放”“气魄深沉雄大”,而这一秦汉文化风格,使得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风尚都呈现具有时代个性的积极、宽怀的特点,这使得其他文化因子也融入中国文化的历史之中。
汉代大一统后,应时代需求,对先秦文化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全新的解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升了儒学的地位,这一文化史走向的重大变化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年之久。东汉儒学教育的普及,强化了其社会影响。“仁义”宣传成为正统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儒学虽然占据了主要教育资源,但是汉代童子“入小学”进行童蒙教育,主要包括“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六甲”是关于天时的知识,“五方”是关于地理的知识,“计”是数学能力培育。而王充等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可以说明汉代教育为中国文化基因中科学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
历史长河中,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冲击原有秩序,而文化传统也会遭遇破除。文化基因的变异,有些可以理解为“颓坏”“沦变”,有些也体现出历史的进步。如五四运动前后,较早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与积极变革以求救亡的革命意识有内在的关联。他们对专制政治、国民麻木性等方面的批判,也是一种进步。当然,这种以“变”适应新的世界潮流的追求,也是能够在中国文化基因最初的构成内容,如《周易》所谓“乾道变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与志向表达中,发现原生根由的。
(摘编自王子今《中国文化基因的泰汉形成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鲁文化对以“辉煌的汉代文化”为时代标志的文化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
B.政治格局影响文化交流,秦汉朝的中土文化受到了非中原民族的文化因子的影响。
C.秦汉时的文化风格开放而宽容,这完全得益于由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外域文化的融入。
D.中华文化基因的变异都能适应新的世界潮流的追求,呈现出一种积极、进步的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先点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是在秦汉,再指出影响其形成和变异的因素。
B.文章采用并列结构,阐释了秦汉时期的区域、民族和外来文化等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C.文中“使”与“客”入境的记录,佛教传入和普及等事例佐证了中原与域外的交流史。
D.文末将先进知识分子对国民麻木性的批判与其积极变革以求救亡对比,具有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受到了多种文化元素和复杂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而后者又导致文化基因可能会产生变异。
B.丝绸之路对于中原文化与域外的联系十分重要,在这之前,人们主要依靠草原和海洋两条途径与城外进行联系。
C.虽然儒学在东汉时的地位很高,但童子“入小学”所受的童蒙教育涵盖了天文、地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D.从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来看,每次发生的重大事件必然会导致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会随之影响到文化传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绘本”源于日本,直到2002年左右随着台湾作家几米绘本作品的流行,“绘本”之名才逐渐开始被国人熟知并传播开来。绘本以图画作为情节表述的主要手段,而文字则是辅助工具,图画的高度独立性是其区别于插图、漫画等其他有图类书籍的重要标志。国外的儿童绘本发展已有百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而国内原创绘本起步较晚。
21世纪初,国内绘本市场刚刚起步,原创数量少,而2005年之后随着一批原创作者和研究者的涌现,原创绘本开始快速成长。发展至今,不论是整体的绘本市场还是国产绘本市场都颇具规模。随着绘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原创绘本体量的持续扩大,原创绘本种类日渐丰富,亦有相当数量的佳作和优秀作者出现并走出国门,赢得认可。国家层面也日益重视和鼓励原创绘本的发展,比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书目中,本土原创绘本作品在图画书一项中的占比为7/11,近几年这一比例不断提升。
(摘编自聂盘《美术观察》)
材料二:
问题:喜欢阅读哪类绘本? 问题:对于本土原创绘本作品,您最期待看到什么类型?
(摘编自《2020“儿童绘本阅读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材料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崔波提交的一件《关于扶持发展我国原创儿童绘本读物的建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绘本类图书在童书市场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是近年来童书中增长最快的门类。然而,中国原创绘本却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崔波委员为此很担忧:“不可否认,国外优秀绘本丰富了我国绘本市场,开阔了儿童视野,为本土绘本创作提供了借鉴。但也应看到,国外绘本承载的价值观正在渗透性地影响着中国儿童。”
大力发展中国原创绘本意义重大。国外绘本虽然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启蒙性故事读物,但普遍是以西方价值观为背景的,需扶持发展说中国话、讲中国事、传中华情的原创儿童绘本。为此,崔波委员建议,国家要明确牵头部委,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制订我国原创儿童绘本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在高校幼儿教育等相关专业增设绘本课程,培养绘本创作人才。
(摘编自《多些说中国话、讲中国事的原创儿童绘本》)
材料四:
一本好的绘本,它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将绘本广泛运用到早期阅读教育中,可培育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绘本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而图画就可以达到文字所不能达到的作用,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系列连贯图画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图为主,图文结合,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图像概念,提高思考连贯性,丰富想象力。
我们的孩子在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中,强大了自己的内心。还有很多优秀绘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只要在阅读时正确指导,就可以让孩子受到熏陶,培养出健全而有魅力的品格,搭建好通向社会的桥梁。
(摘编自许梅《浅析儿童阅读绘本的价值和意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绘本”中的“绘”即图画之意,但这种图画与有图类书籍中的“插图”“漫画”不一样,它具有连贯的故事性。
B.绘本内容犹如百科全书,儿童最喜欢童话寓言类,科普百科类次之,而英语(或双语)绘本占比相对较少。
C.国内绘本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经发展,就势头迅猛,国产绘本市场已占据了我国整体绘本市场的半壁江山。
D.目前来看,国外优秀绘本虽然对我国的绘本市场及创作十分有益,但其承载的价值观对中国儿童的影响不容忽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十分重视和鼓励原创绘本的发展,近几年的本土原创绘本作品的数量在全国出版书目数量中的占比得以不断提高
B.现在我国的原创绘本种类日渐丰富,儿童最愿意看到能陶冶其情操的传统文化原创绘本,而且这类作品数量多,作者也多。
C.绘本类图书近年来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是童书中增长最快的门类,占据童书市场四分之多,这种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D.全国政协委员崔波在全国两会时从中国原创绘本的机制建设、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原创绘本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6.当下,人们纷纷认为儿童应当选择绘本进行阅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理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看 菜
白金科
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孩子衣衫褴楼,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就跟他来了。
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图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总能做到栩栩如生,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喜欢找木匠做活儿。
木匠现在在榆树沟一户姓殷的人家做活儿。殷家只有母女俩,闺女叫梅,十八岁了,母亲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需要做些家具,好成亲过日子,就请了木匠。
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
但有些事说晚了就容易出岔子,比如说这吃饭上的事,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岔子了。
手艺人上门做活儿,不住宿的,主家要管两顿饭。木匠的家离着榆树沟十里挂零,一早一晚打来回就行,用不着住宿。再说了,殷家只有母女俩,住下也不合适。通常的,上工第一天,午饭和晚饭都会上四个菜,这叫开工饭,再往后,午饭就只有两个菜了,但晚饭会保持四个菜。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艺人管这叫“看菜”,比如说这鱼。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日子艰难,大家都懂。
殷家没有男人,也就没人陪木匠吃饭。前些天都是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木匠有了徒弟,那就师徒俩一块儿用饭了。
木匠好酒。先呷上一口酒,微闭双目细细品着,等到睁开眼来,要去夹菜的时候,才发现徒弟已经破了鱼身了。
木匠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
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现在,朝上的这面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徒弟夹走了一块鱼肉,有了一个不大的豁口,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鱼了。这样的话,这条鱼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
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动那鱼。
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
师徒俩走后,殷家母女开始收拾碗筷。细心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那条鱼的端倪。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
于是,这条鱼又被来来回回地端了十多天。
殷家的活儿做完了。这天晚上,师徒俩在殷家吃收工饭。拿起筷子,木匠对徒弟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
吃完饭,师徒俩要走了,殷家母女送至院门口。在院门口,木匠扔下一句话: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
母女俩面面相觑。
等到去师徒俩吃饭的屋里收拾碗筷的时候,方才明白了木匠的话——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
日月如梭。一转眼,梅的儿子也十八岁了。梅要为儿子娶媳妇,要做家具。这时候木匠已经老了,做不动了。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
新木匠是个年轻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学的徒,那是见过大世面,见过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梅就说,咱庄户人家,结实耐用就行。后生就有些郁闷。
吃午饭了。这第一顿饭是开工饭,按规矩上了四个菜,梅的男人陪着后生,入了席。
一开吃,后生就看上那条咸鱼了。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这一说,他的师父就没教过他。他一伸筷子便去夹那鱼。
却是怎么也夹不动
梅的男人脸上露出许多尴尬来。
后生明白了,这是一条木头鱼,是人工雕刻的。
后生的脸腾地红了。
自此,后生少了话语,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展开故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灵活地展现了跨度较长的乡村生活。
B.小说从收徒、送“木头鱼”等情节,写出了老木匠的善良、谦虚,与后文写“后生”的不学无术、骄傲形成对比。
C.小说最后“后生的脸腾地红了”采用细节描写,于细微刻画中,反映了后生的羞愧难当,表现出其内心的波澜。
D.小说没有激烈而集中的矛盾冲突,叙事云淡风轻,语言平淡自然,在看似不经意的“随便”中表现了主题。
8.简要分析小说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6分)
9.小说为何要写新时代的木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冲,字思约,吴郡吴人。冲出继从伯侍中景胤,小名查;父邵,小名梨。宋文帝戏景胤曰:“查何如梨?”景胤答曰:“梨是百果之宗,查何敢及?”冲亦少有至性,辟州主簿,随从叔永为将帅。永征彭城,遇寒雪,军人足胫冻断者十七八,冲足指皆堕。冲少从戎事,朝廷以干力相待,故历处军校之官。冲父初卒,遗命曰:“祭我必以乡土所产,无用牲物。”冲在镇,四时还吴国中取果菜,流涕荐焉。建武二年,虏寇淮、河,假冲节,都督青、冀二州北讨诸军事。虏并兵攻司州,诏青、徐出军分其兵势。冲遣军主桑系祖由渣口攻拔虏建陵、驿马、厚丘三城,多所杀获。又与洪範遣军主崔季延袭虏纪城,据之。冲又遣军主杜僧护攻拔虏虎坑、冯时、即丘三城,驱生口辎重还。至溘沟,虏救兵至,缘道要击,僧护力战,大破之。其年,丰城公遥昌为豫州,上虑寇难未已,徙冲为征虏长史。东昏即位,出为建安王征虏长史。明年,会司州刺史申希祖卒,以冲为司州刺史。裴叔业以寿春降虏,又迁冲为督南兖充徐青冀五州。崔慧景事平,征建安王宝夤还都,以冲为郢州刺史。一岁之中,频授四州。梁王义师起。时竟陵太守房僧寄被代还至郢,东昏敕僧寄留守鲁山,除骁骑将军。僧寄谓冲曰:“臣虽未荷朝廷深恩,实蒙先帝厚泽,荫其树者不折其枝,实欲微立尘效。”冲深相许诺,共结盟誓。乃分部拒守,遣军主孙乐祖数千人助僧寄据鲁山岸立城垒。明年二月梁王出沔口围鲁山城遣军主曹景宗等过江攻郢城未及尽济冲遗中兵参军陈光静等开门出击为义师所破光静战死冲固守不出。冲病死,东昏诏赠冲散骑常侍。假元嗣、子阳节。江水暴长,加湖城淹渍,义师乘高舰攻之,子阳等大败散。房僧寄病死,孙乐祖窘,以城降。
(节选自《南齐书·张冲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年二月/梁王出/沔河口围鲁山城/遣军主曹景宗等过江攻郢城/未及尽济/冲遣中兵参军陈光静等开门出击/为义师所破/光静战死/冲固守不出
B.明年二月/梁王出沔口/围鲁山城/遣军主曹景宗等过江/攻郢城未及/尽济/冲遣中兵参军陈光静等开门出击/为义师所破/光静战死/冲固守不出
C.明年二月/梁王出/沔口围鲁山城/遣军主营景宗等过江/攻郢城未及/尽济/冲遣中兵参军陈光静等开门出击/为义师所破/光静战死/冲固守不出
D.明年二月/梁王出沔口/围鲁山城/遣军主曹景宗等过江攻郢城/未及尽济/冲遣中兵参军陈光静等开门出击/为义师所破/光静战死/冲固守不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主簿,汉代始设,中央机关及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此官,主管军务、治安。
B.徙,文中指官员的调动,也可以指把有罪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的一种刑罚。
C.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职权扩大,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D.赠,给已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以表褒奖。文中指为张冲追封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冲思维敏捷,应对流畅机智。张冲的父亲小名梨,伯父小名查,文帝问张冲“查何如梨”,张沖回答“梨是百果之王”。
B.张冲至情至性,遵守父亲遗嘱。父亲临死留下遗言,要求祭奠时用家乡出产的物品,张冲每逢祭祀,都要回老家取来果品、菜蔬。
C.张冲军中服役,战功卓越显著。他年轻时就在军中服役,朝廷视他为得力干将;他抗击进犯的敌人,与崔季延一道夺取了纪城。
D.张冲听从调遣,服从职务安排。由于种种原因,张冲被频繁地调动,相继担任了建安王征虏长史、司州刺史、郢州刺史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征彭城,遇寒雪,军人足胫冻断者十七八,冲足指皆堕。(5分)
(2)臣虽未荷朝廷深恩,实蒙先帝厚泽,前其树者不折其枝,实欲微立尘效。(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③迥,河声入海④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诗人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③关,一作“山”。④海,一作“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题目中的“秋日”点明了时间,“赴阙”写出了事件,“题潼关驿楼”交代了题诗的地点。
B.颔联两句写景,景色雄浑苍茫,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C.颈联写诗人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场景描写绘声绘色,使读者有耳闻目睹之真实感。
D.尾联传达出诗人即将抵达长安的兴奋,以及科考后要放松心情,过一段闲适逍遥生活的梦想。
15.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结合具体诗句赏析首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说,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因为它心思专一。
(2)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魏碑是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属于正书的__________。其面目繁多,风格各异,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过渡性的书体。魏碑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即:①造像记、碑刻、墓志铭和摩崖。这四种形式各具特色,各立面目。魏碑的艺术风格可谓__________,各具神态。魏碑书法具有厚重之美。这种厚重之美表现为点画厚重、笔力雄强、刚健凝重、②书法整体上质量很高。魏碑书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由隶而始,入楷而终。一方面,它是秦汉书法在特殊背景下发展变化的结果,③另一方面,它也是隋唐楷书的滥觞。隋唐时期,成就最大者当推楷书,而这些楷书又__________都是由魏碑演变而来。颜真卿所书写的碑刻作品,用笔沉实,点画饱满浑厚,由之可以窥见北朝摩崖刻石的风采。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言:“鲁公书《宋广平碑》,纡余蕴藉,令人味之无极。④……至前人谓其从《瘗鹤铭》出,亦为知言。”魏碑的确有其独到的艺术价值,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和爆发力,有一种内在的活力,有一种野性,给人以强悍、雄浑、__________的美感,其中有许多养分可以汲取。很多传统的书法家正是借鉴魏碑受到启发,其书法作品推向了新的一个高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范围 异彩纷呈 简直 无拘无束
B.范畴 异彩纷呈 几乎 无拘无束
C.范围 美轮美奂 几乎 随心所欲
D.范畴 美轮美奂 简直 随心所欲
18.文中四处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 B.② C.③ D.④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很多传统的书法家正是借鉴魏碑受到启发,把其书法作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B.很多传统的书法家正是从魏碑中受到启发,把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C.很多传统的书法家正是借鉴了魏碑,把其书法作品推向了新的一个高度。
D.很多传统的书法家正是从魏碑中受到启发,其书法作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青藏高原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大的内陆湖泊群。青藏高原是 ① ,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锡尔河等,都是青藏高原孕育而生的河流。青藏高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水分交换过程,不仅会通过季风系统将印度洋的大量水汽带到高原地区,还可以通过大江大河和西风的作用将水汽从高原 ② ,从而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湖泊对全球气候波动极为敏感,可以看作揭示 ③ 的重要信息载体。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5分)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平方公里,较2018年减少2.61万平方公里,减幅0.95%。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3,83万平方公里,总体减幅8.08%,平均每年以近3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长江、黄河、淮河(片)、海河、珠江、松辽(片)、太湖和西南诸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幅均高于全国整体减幅,各流城水土流失强度均以中轻度为主。与2018年相比,黄河流域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7.37%,与2018年相比,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下降,轻度水土流失占比提高3.28个百分点。淮河(片)和海河流域轻度水土流失占比超过90%。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前段时间,广东某大学食堂饭菜面向男生、女生时竟有差别,同价不同量。以某食堂烫菜为例,男生给两个鸡蛋,女生只有一个。有窗口摆放着大份菜,如果是女生用餐,工作人员会专门再打一份量小的。之前,网上也曾爆料,说有饭店推出过“男版”和“女版”盒饭,也有网店推出过“男牛排”和“女牛排”,都因同价不同量而遭到批评。对于这种现象,网友们褒贬不一:有人赞同,说饭菜分量区分男女是基于生理差别,这样可以“节约”;有人反对,说这样做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对上面材料中同价不同量的现象,你怎么看?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自新中学学生会打算举办新青年沙龙,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A项“起到了决定作用”分析错误。“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融并而一”才形成了“以‘辉煌的汉代文化’为时代标志的文化体系”,但没有表明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哪一个起决定作用。C项因果不当,“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外域文化的融入”是“秦汉时的文化风格开放而宽容”所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D项扩大范围,根据文中“文化基因的变异,有些可以理解为‘颓坏’‘论变’,有些也体现出历史的进步”的信息可知,并不是所有的中华文化基因的变异都能“适应新的世界潮流的追求,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进步的力量”)。
2.D(分析错误,“先进知识分子对国民麻木性的批判”与“积极变革以求救亡”是同一性质层面,不是对比,因此也不具有辩证性)
3.D(“必然会导致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化”混淆关系,把或然当成必然,从原文“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冲击原有秩序”可看出)
4.C(分析不当。“国产绘本市场已占据了我国整体绘本市场的半壁江山”判断不当,根据“不论是整体的绘本市场还是国产绘本市场都颇具规模”的信息可知,两者具有一定规模,而根据“中国原创绘本却一直处于薄弱地位”的信息可知,国产绘本市场目前没有占据我国整体绘本市场的半壁江山)
5.D(A项范围不当,不是“全国出版书目数量中的占比”,而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书目”图画书一项中的占比。B项对象不当,“而且这类作品数量多,作者也多”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中“原创绘本种类日渐丰富,亦有相当数量的佳作和优秀作者出现”的信息可知,只是说原创绘本有相当数量的佳作和优秀作者,但没有指明是传统文化原创绘本的数量多和作者多。C项曲解文意,引起了记者关注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崔波的《关于扶持发展我国原创儿童绘本读物的建议》,而不是绘本类图书的发展状况)
6.①好绘本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培育幼儿阅读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下基础。②绘本以图画作为情节表述的主要手段,更容易让儿童接受与理解。③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儿童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④绘本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图像概念,提高思考连贯性,丰富想象力。⑤通过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强大了儿童的内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出健全而有魅力的品格。(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7.B(“不学无术”分析有误,从文中“后生少了话语,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可看出“后生”并非不学无术)
8.①内容上。小木匠不成才印证了老木匠的收徒观:徒弟既看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新木匠的出场做了铺垫。(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情节上:与上文老木匠离开时四个菜完整保留,母女俩面面相觑相呼应,情节更具有完整性。②人物上:和老木匠形成对照,衬托了老木匠谦虚的形象特点和高超的技艺。③主题上:进入新时代,各方面条件好了,传统的工匠技艺却受到冷落,呼唤人们守护传统手艺,弘扬传统美德。(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D(原文标点:明年二月,梁王出河口,围鲁山城。遣军主曹景宗等过江攻郢城,未及尽济,冲遣中兵参军陈光静等开门出击,为义师所破,光静战死,冲固守不出)
11.A(主簿的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相关事务,不主管军务、治安)
12.A(A项张冠李戴,文帝是问张冲的伯父张景胤,机智对答的也是张景胤)
13.(1)张永征讨彭城,遇到大雪降温天气,脚胫冻断的兵士有十分之七八,张冲脚趾都冻掉了。(得分点:“征”“十七八”“堕”各1分,句意2分)
(2)我虽没有受到朝廷太深的恩宠,但确实得到过先帝深厚的恩泽,受到大树荫庇的人是不会折断树枝的,我确实很想献出我的微薄力量。(得分点:“荷”“荫”“微立尘效”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张冲,字思约,吴郡吴县人。张冲过继给当侍中的伯父张景胤,张景胤小名查;张冲的父亲张邵,小名梨。宋文帝开玩笑地对张景胤说:“查(楂)和梨相比怎么样?”张景胤回答:“梨是百果之王,查(楂)怎能比得上?”张冲从小就至情至性,被征为州主簿,跟随堂叔张永为将。张永征讨彭城,遇到大雪降温天气,脚胫冻断的兵士有十分之七八,张冲脚趾都冻掉了。张冲年轻时就在军中服役,朝廷视他为得力干将,因此历任的官职都是军校之类的武官。张冲父亲要去世时,留下遗言说:“祭奠我时,你一定要用家乡出产的物品,但不要用牲畜家禽。张冲在外镇任职,但每逢四时节日,都要回吴县的园圃中取来果品、菜蔬,流着泪进献到父亲灵前。建武二年,敌人进攻淮、泗二州,(朝廷)让张冲持符节,去都督青、冀二州北讨诸军事。敌人合力攻打司州,朝廷下诏命青、徐二州出军牵制敌人力量。张冲派军队主帅桑系祖由渣口出击攻下敌人的建陵、驿马、厚丘三城,杀死和俘获了许多敌人。他又与洪範派来的军主崔季延一道偷袭抢夺了敌人的纪城,占领了它。张冲又派军主杜僧护攻克了敌人的虎坑、冯时、即丘三座城池,赶着俘虏,满载着辎重回来。到达溘沟时,敌人救兵到了,占据要道发起进攻,杜僧护率领将士全力对战,击溃了敌人。这年,丰城公萧遥昌任豫州刺史,皇上担心寇难不止,所以调派张冲为征虏长史。东昏侯即位,(张冲)出任建安王征虏长史。第二年,恰逢司州刺史申希祖去世,(朝廷)任命张冲为司州刺史。裴叔业以寿春投降敌人后,又任命张冲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军事。崔慧景事件平定后,朝廷征召建安王萧宝夤回到京城,任命张冲为郢州刺史。一年之中,张冲被频繁地调动,先后被任命为四州刺史。梁王萧衍的义师起事。当时竟陵太守房僧寄被别人代职,他回京时到了郢州,东昏侯命令房僧寄留守鲁山,任命他为骁骑将军。房僧寄对张冲说:“我虽没有受到朝廷太深的恩宠,但确实得到过先帝深厚的恩泽,受到大树荫庇的人是不会折断树枝的,我确实很想献出我的微薄力量。”张冲深为赞许,并共同发誓结盟。于是(他们)便分兵拒守,(张冲)派军主孙乐祖率领数千人帮助房僧寄在鲁山一山崖处高高建筑堡垒据守。第二年二月,梁王萧衍从沔口出击,包围了鲁山城。萧衍又派军主曹景宗等渡过长江攻打郢城,乘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江时,张冲派中兵参军陈光静等人开城门出击,但被义师打败,陈光静战死,张冲在城中固守不出。张冲病死,东昏侯颁布诏书追封张冲为散骑常侍。授予薛元嗣、吴子阳符节。长江水暴涨,加湖城被淹,义师坐着大船去攻打它,吴子阳等人大败溃逃。房僧寄病死,孙乐祖陷入困境,举城投降。
14.D(尾联写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含蓄地表达了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
15.①首联选取了“红叶”“长亭”“酒”等意象,描绘了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诗人坐在十里长亭,举杯而饮的情景,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②“红叶晚萧萧”借写景来抒发诗人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叙写旅途况味,借酒浇愁。首联抒发诗人的离愁别苦。(每点3分,意思接近即可)
16.(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7.B(范畴: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范围:周围界限。据语境,应选“范畴”。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美轮美负: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而众多。据语境,应选“异彩纷呈”。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语气带夸张。据语境,应选“几乎”。无拘无束:形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据语境,应选“无拘无束”)
18.D(A项,去掉冒号。B项,顿号应为逗号。C项,逗号应为分号)
19.BA项,“借鉴魏碑受到启发”句式杂糅。C项,“新的一个高度”语序不当。D项,“其书法作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搭配不当)
20.①亚洲许多江河的发源地 ②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 ③全球气候变化(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八年减少近24万平方公里;(3分)②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2分)
22.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
(1)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先叙述了广东某大学食堂饭菜有男女之分同价不同量的事实,并列举了网上爆料的饭店、网店的同价不同量的现象;第二部分是对于这种现象网友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及各自的理由。
写作任务就是将自己对这种同价不同量现象的态度、理由及现象背后的本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不仅要谈现象,更要挖掘现象背后的东西,要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写作任务分解:
第一步:准确剖析“同价不同量”的现象。基于男女生理差异,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讲,可以得出男性饭量普遍大于女性的结论,但在个体身上就一定能成立吗?难道女生就没有饭量大的,男生就没有饭量小的吗?难道饭量小的就不能胃口大好而吃不饱吗?难道饭量大的某天就不会因为心情差而饭量大减吗?所以这样打着“节约”的名义推出的“同价不同量”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第二步:准确分析“同价不同量”现象的本质。既然不同量就应该不同价,既然要搞节约,那就可以分大份中份小份,由消费者自行选择,以性别来区分这种消费需求是极不科学的,所以这背后其实是对性别消费的一种误解,甚至说这是一种隐性的性别歧视。所谓隐性的性别歧视,就在于人们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而不自知。这种刻板印象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固定看法。比如女司机是“马路杀手”,高中女生不如男生适合学理科,男人比女人勇……这些隐性歧视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贴标签行为,它忽略了个体差异和社会现实,形成了不恰当的评判标准,强化了社会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塑形作用。
第三步:确定最佳立意。根据写作任务“上面材料中同价不同量的现象你怎么看?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及“新青年沙龙”中的“新”的理解,我们的立意不能仅仅局限于男女该不该同价不同量的现象层面,而是应该将立意定位于隐性歧视层面,故最佳立意:倡导节约不该大做性别文章;隐性歧视要不得;性别平等绽放美丽之花。
第四步:文体——发言稿。写作要求中“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即注意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等;要注意行文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也要生动有文采。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作文等级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创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