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1
压强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在它们的上部分别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上方的中央,则切去的部分对甲、乙剩余部分的压强、以及甲、乙剩余部分对地压强、的关系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甲、乙两立方体放在水平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现分别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切割,小明认为:若将甲、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则切去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可能等于乙。?小红认为:若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则切去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可能等于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小明正确
B.只有小红正确
C.小明和小红都是正确的
D.小明和小红都是错误的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三个实心正方体甲、乙、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上都切去一块,使三个正方体的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和截去的部分的质量、的关系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若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的体积,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方,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则( )
A.,
B.,
C.,
D.,
6.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和质量均相等。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和甲、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7.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a:V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
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
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
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
8.将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ρ甲>ρ乙,且ρ甲=3×103kg/m3,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甲、乙相同的高度h,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切除之前,甲的高度为20cm
B.乙的密度为ρ乙=1.5×103kg/m3
C.当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时,切除高度为10cm
D.若将甲、乙切除的部分分别叠加在对方上面,最终甲、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
二、填空题
9.底面积为0.1米2的正方体,重为200牛,把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牛,压强为___帕。若将它沿竖直方向切掉,则剩余的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面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的质量m甲______m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如图所示,物体A是一个正方体,边长为4a,物体B是一个底面边长均为2a,高为a的长方体。物体A和物体B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A和物体B的密度ρA:ρB=______。若在两个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物体A和物体B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之比=______。
1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的密度______,切去前甲、乙对地面压强______(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他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8×103Pa和6×103Pa,甲的密度为4×103kg/m3,乙的高度为30cm,则圆柱体甲的高度为______cm;若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10cm高,将各自被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p1∶p2=4∶3,则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
14.放在水平面上两个密度均匀的圆柱体A、B,它们的高度比hA:hB=l:2,底面积SA>SB,将它们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它们剩余高度均为h,且h:hA=1:4,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则A、B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A_____pB(选填“>”“=”或“<”),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_____。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光滑水平面中冲上粗糙斜面,请在图中作出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斜面上放着质量为500g的物体A,在挡板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以及A对挡板的压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17.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拉力时,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他们将重力不同的物块甲()和物块乙()分别置于台秤中央,用大小为10牛的向上拉力作用于物块,并改变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将、压力(的大小等于台秤的示数)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甲物块()
表二
乙物块()
实验序号
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
压力(牛)
实验序号
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
压力(牛)
1
10
13.3
8
15
17.4
2
30
10.0
9
45
12.9
3
60
6.3
10
60
11.3
4
90
5.0
11
90
10.0
5
120
6.3
12
135
12.9
6
135
7.9
13
140
13.6
7
150
10.0
14
16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10(或4与11或6与12)中数据,和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拉力时,当相同时,和______(选项“有关”或“无关”);
(2)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牛,______牛;
(3)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物体重力相同时,和存在一定关系。请在表二实验序号14中填入相应的实验数据。______;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或8~13的数据中与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知初步结论是______。
1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结论是: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明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能否选择甲丙两图的实验: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想探究图甲中的膜被不同粗细的针(表)刚刺破时所受压强是否相等。A针对膜的压力F随时间变化,膜刚被刺破时,压力达到最大值,F-t图象如图乙所示。
针的编号
A
B
针与膜接触面积/m2
(1)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FA为______N,压强为______Pa;
(2)t1至t2这段时间,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
(3)B针刚刺破图甲中的膜时,测得针对膜压力为3.5N,此时B针对膜的压强为,则______(选填“>”“=”“<”)。
五、综合题
2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地基沉降
建在地面的房屋往往会面临地基沉降问题,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就是图为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倾斜的。房屋下方的地层通常包括土层和岩石层,岩石风化、脱落形成的细小颗粒称为土粒,土粒很坚硬,很难被压缩。但土粒之间有很多孔隙。如图a所示,土由土粒和土粒间的孔隙构成,土中孔隙的总体积和土粒的总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与坚固的岩石层不同,外加压力时,土粒会发生移动。重新排列、靠紧,土的体积就变小了,如图b所示,房屋对下方地层的压力很大。土层被压缩,就造成了房屋的地基沉降,因此在建造房屋之前要勤测地层,预估地基的沉降量。
(1)从土的构成看,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______减小的体积;
(2)在一次建造房屋前的地层勘测中,从上层中取一些土作为样木,烘干后测得密度为1.8×103kg/m3,已知土粒的密度为2.7×103kg/m3,则土的孔隙比为______;
(3)对上述样本土进行压缩试验,根据得到孔隙比和所加压强的数据,画出e﹣p关系图象;
孔隙比e
0.50
0.42
0.38
压强p(×105Pa)
0
2.5
5
(____)
(4)若该房屋的重力为1×107N,地基面积为40m2,下方土层厚度为6m。请根据以上数据,预估地基的沉降量为______m。
21.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3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kg/m3,物体B的质量为13.5kg。求:
⑴
物体A的质量为_____kg;
⑵
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⑶
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
内容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
选择B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Δm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①_______
方案二
选择A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Δm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B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②__________
计算所截取的质量Δm为_____kg。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B
6.C
7.D
8.D
9.200
2000
不变
10.>
<
11.1:4
1:1
12.大于
大于
13.20
1∶2
14.<
3:7
15.略
16.略
17.有关
15.0
20.0
17.4
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的增大而减小;,随的增大而增大)
18.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压力
否
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19.0.7
变大
=
20.土粒间的孔隙
0.5
0.32
21.16
1470
不行
行
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