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9.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上2.9.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2-16 06:4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七年级 上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课时)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2.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想一想
   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负数)
分别填入下列的  和  内,并比较两个
运算结果:
×
×

(6)(-10)×(-16);
(1)(-6) ×5;
(2)(-9)×(-4);
(3)(-36)×(-1);
(4) 3×(-11);
(5)(-5) ×16;
(7)100 ×(-0.001);
(8)-30×0.2 ;
-90
-33
36
-80
-0.1
-6
160
36
做一做,想一想
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呢?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ab=ba
把规律总结一下
乘法的交换律
二、 得出法则,揭示内涵
   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负数)
分别填入下列的  、  和  内,并比较三个
运算结果:
(  ×  ) ×
   ×(    ×   )

(1)[3×(―4)]×(―5);
(2) 3×[(―4)×(―5)];
=(-12)×(-5)
= 60
=3×20
=60
做一做,想一想
三个有理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a(bc)
把规律总结一下
乘法的结合律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
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计算(-2)×5 ×(-3)
有多少种算法?
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好?
三、强化法则,深入理解
例1.计算
分析:一、三和二、四项结合起来运算
解:
四 例题示范,初步运用
从下面的计算
能得到什么?
试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60
-60
60
观察以上各式,能发现几个正数与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我们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
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算一算,想一想
例2 计算
四 例题示范,初步运用
(1)
=8+3
=11
解:原式
解:原式=0
(2)
(3)
解:原式=

(一)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1、(-4)×8=8 ×(-4)
2、[29×(-5/6)] ×(-12)=29 ×[(-5/6) ×(-12)]
3、1.25×(-4)×(-25)×8= (1.25×8)×[(-4)×(-25)]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
相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五、分层练习,形成能力
(二)、为使运算简便,如何把下列算式变形?
1、(-1/20)×1.25×(-8)
2、(-10)×(-8.24) ×(-0.1)
3、(-5/6)×2.4×(3/5)
4、12×25×(-1/3)×(-1/30)
(二、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一、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一、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一、三和二、四项结合起来运算)
怎么算才
简便呢?
(三)、用“>”、“<”或“=”填空。
(1)(-3)×(-5) ×(-7) ×(-9)  0
(2)(+8.36) ×(+2.9) ×(-7.89)  0
(3)50 ×(-2) ×(-3) ×(-2) ×(-5)  0
(4)(-3) ×(-2) ×(-1)  0
(5)739 ×(-123) ×(-329) ×0  0
>

>
=

(四).细心算一算
1.
2.
解:原式
解:原式
1.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 b>0那么 ab _ 0
(2)如果a<0 b<0那么 ab _ 0


2.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负数还是0:
(1) 4X= -16 (2)-3X=18
(3)-9X=-36 (4)-5X=0
3.思考题: (1)当a >0时,a与 2a哪个大?
(2)当a < 0时,a与2a哪个大?
六、回顾小结,
突出重点
1.乘法的交换律
2.乘法的结合律
3.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的关系
4.几个数和零相乘结果仍得零
本节课里我的收获是……
1.课本P57页,习题2.9 3
2.预习课本P55—P56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