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小学科学声、光、热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在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B)。
A.有回声
B.大钟仍在振动
C.大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耳的错觉
2.当我们弹拨橡皮筋时,发出的声音强弱与(D)有关。
A.橡皮筋的长短
B.橡皮筋的松紧
C.橡皮筋的粗细
D.弹拨时力的大小
3.在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用一面镜子投射到纸上的光比用两面
镜子投射的光要(A)。
A.暗一些
B.亮一些
C.一样
D.无法判断
4.当我们在容器的底部给容器加热时,容器底部的水会(B)。
A.下降
B.上升
C.不动
D.不一定
5.下列关于保护耳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C)。
A.看电视时调低音量
B.不在他人耳边大喊
C.每天都要掏一掏耳朵进行清理D.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半小时
6.温度很高的夏天,当我们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测量同一物体,得到的数据应该是(A)。
A.塑料尺测出的数据大
B.不锈钢尺测出的数据大
C.可能塑料尺大,也可能不锈钢尺大
D.一样大
7.如图所示,有光源(手电筒)、遮挡物(小木块)和纸屏,若想在纸屏上投影出的影子更大,
下列做法可行的是(D)
A.将手电筒向左移
B.将手电筒向上移
C.将纸屏向左移
D.将小木块向左移
8.将一个去盖的塑料空瓶放入冰水中,过一会儿,在瓶口套上一个气球后再将塑料瓶从冰
水中取出,取出后会看到的现象是(C
A.瓶口气球缩小B.塑料瓶缩小C.瓶口气球膨胀D.没有明显变化
9.收音机里传来的小提琴声是由(D)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琴弦
C.小提琴
D.喇叭
10.冬天睡觉盖厚棉被,原理是棉被能(B)。
A.产热
B.防止热量散失
C.产热并防止热量散失
D.让我们尽快入睡
11.铁锅锅柄上的胶木是一种热的(B)。
A.良导体
B.不良导体
C.半导体
D.绝缘体
12.在探究“铝片琴是怎样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A.每个铝片只敲击一次
B.敲击时要仔细观察
C.敲击时要仔细倾听
D.每次敲击的力度要相同
13.我们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保温材料应该选择(A)比较好。
A.传热慢一点的
B.传热速度居中的
C.传热快一点的
D.都可以
14.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B)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
C.折射原理
D.散射原理(共16张PPT)
小学科学植物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在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首先钻出种皮的“芽”以后会长成植物的(B
A.叶
B.根
C
D.胚根
2.在研究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时,控制不变的条件是(B
A.空气、水、温度
B.温度、水、光照
C.光照、温度、空气
D.空气、水、光照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最关键的原因是(B)。
A.土壤中的微生物不同
B.环境温度的高低不同
C.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同
D.植株的高矮不同
4.为解决我国的粮食危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
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这个过程中他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A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5.下列植物中,通常情况下和蒲公英一样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是
A.番薯
B.马铃薯
C.青苔
D.凤仙花
6.绿豆苗生长需要而绿豆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添加条件是(A)
A.土壤、营养、阳光
B.土壤、阳光
C.空气、营养、土壤
D.水、阳光
7.绿豆种子发芽时不需要施肥,主要是因为(C)
A.种子发芽不需要营养物质
B.种子自己能制造营养物质
C.种子本身储藏着营养物质
D.种植绿豆种子的环境中有营养物质
8.下列关于阳光下绿豆芽生长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叶子是黄黄的,茎又细又长
B.叶子是绿绿的,茎粗而壮
C.叶子是绿绿的,茎又细又长
D.叶子是绿绿的,茎又粗又长
9在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的过程中,首先要(C
A.作出假设
B.制定计划
C.提出问题
D.实施计划
10.松树往往能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主要得益于其具有(B)
A.高大的植株B.发达的根系C.针形的叶子
D.裸露的种子
1.把绿豆芽放在窗台上,隔一段时间观察,绿豆芽的茎会(A)生长。
A.向阳光多的方向
B.向水分多的方向
C.向温度高的方向
D.向阴凉的地方
12.下列植物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C
A.藻类
B.蕨类
C.菌类
D.苔藓类
13.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
如下图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B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充足
阴暗处
20℃
不充足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0℃
D.都应当不浇水(共17张PPT)
小学科学力与机械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拉弹簧的力只能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
B.拉弹簧的力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C.测量前应先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
D.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叔叔在搬运重物时,往往在重物下垫几根圆钢管,这是为了(A
A.减少摩擦力B.增大摩擦力C.减少物体重量D.增大物体重量
3.物体的重量大于所受的浮力时,物体(B
A.上浮
B.下沉
C.漂浮
D.都有可能
4.自行车各处对摩擦力的要求不一样,需要减小摩擦力的是(B
A.轮胎上的花纹
B.车把处的轮轴
C.脚踏板上的花纹
D.车把上的花纹
5.把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下列形状,其中(C)排开的水量最多
A.实心球形
B.实心正方形C.空心船形
D.实心三角形
6.军舰能浮在水面是因为受到海水对它产生的(D)。
A.拉力
B.摩擦力
C.反冲力
D.浮力
7.葡萄在水中是沉的,葡萄在下列哪种液体中可能是浮的?(D
A.食用油
B.白酒
C.白醋
D.水银
8.物体在空气中测量的重力为4牛,在水中测力计读数是3牛,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是(A
A.1牛
B7牛
C.3牛
D.5牛
9.根据右图判断,下列物体(均为50克)放入水中最易下沉的是(C)。
A.1号
B.3号
C.5号
D2号
50克5克
10.下列体育项目中,没有利用物体弹力的是(C
2345
A.撑竿跳高B.蹦床
C.推铅球
D.打篮球
11.跨度很大的桥经常采用(C)结构。
A.拱桥
B.独木桥
C.钢索桥
D.梁桥
12.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下面四种形状,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A)。
13.如图,2根燃烧着的蜡烛放在天平两侧,2分钟后左边的蜡烛被吹灭,最后天平将会
A.继续保持平衡
B.立刻向左边的蜡烛倾斜
C.立刻向右边的蜡烛倾斜
D.逐渐向左边的蜡烛倾斜
14.下面四个矿泉水瓶中,在电风扇前放得最稳的是(D
小孔只
△
△△
A
B
15.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运用(C)的工作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D.滑轮
16.如右图,放手后我们会观察到(
A.左边的钩码往下运动
B.右边的钩码往下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判断
17.把一个正五边形的框架(如右图)加固,最少需要用(B)根斜杆。
B.两
C.三
D.四(共16张PPT)
小学科学动物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下面动物中靠母乳喂养小动物的是(B)。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昆虫
D.鱼类
2.昆虫的身体上长有(B)对足。
B.3
C.2
3.剪开蚕茧,我们能看见里面除了蚕蛹,还有一小块物体,该物体是(B)。
A.蛹的粪便
B.蚕变成蛹时蜕的皮
C.没吃完的桑叶
D.桑叶柄
4.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具有(C)现象。
A.变异
B.繁殖后代
C.遗传
进化
5.关于动物的繁殖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是用卵繁殖后代的
B.地球上有的动物是卵生的,比如蝙蝠、鸡等
C.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是胎生的
D.地球上有的动物是胎生的,比如鲸、猫等
6.观察蜗牛的口时,我们需要用到以下哪种工具?
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天平
7.下列动物的分类方法正确的是(B
A.老虎、猩猩、壁虎属于哺乳动物B.鲨鱼、带鱼、草鱼属于鱼类
C.蚂蚁、蜘蛛、蝴蝶属于昆虫
D.鸵鸟、鸽子、蝙蝠属于鸟类
8.蛋壳上有小孔,主要是为了(D
A.蛋壳更坚固
B.更容易保存
C.小鸡更容易破壳
D.气体能交换
9如右图是鸡的生命周期图,分析右图可知,鸡属于(A)动物。
A.卵生,不变态
B.卵生,变态
C.胎生,变态
D.胎生,不变态
10.蚯蚓身体上有一个明显的环状凸起结构,这个结构称为(B
A.环节
B.环带
C.环状
D.环绳
11.与乌龟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c)。
A.鸭子
B.螃蟹
C.壁虎
D.青蛙
12.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蜗牛会(A
A.收缩或躲进壳
B.反抗,死死咬住棉签
C.快速跑开
D.原地不动
13.下列不属于动物繁殖前行为的是(B)。
A.鱼洄游
B.狗褪毛
C.鸟筑巢
D.孔雀开屏
14.蚕的胸足的作用是(C
A.呼吸
B.爬行
C.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D.吃桑叶
15.人和动物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是通过(B)来
实现的。
A.出生
B.繁殖
C.生长
D.发育
16.下列动物中,与蚂蚁的身体相似的是(D
17.青蛙的体色是多种多样的,在田野里(B
A.黄色青蛙居多
B.绿色青蛙居多
C.黄色青蛙和绿色青蛙的数量差不多
D.无法比较
18.观察不易接近的小动物时,如观察小鸟,合适的做法是(B)
A.用网子套住后再仔细观察
B.先观察一下,悄悄地接近几步,再悄悄地观察
C.想办法把小鸟弄死后再观察
D.先观察一下,再用网子套住,进行仔细观察
19.下列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哺乳动物的一组是(A)
A.大熊猫、白鳍豚
B.大熊猫、长臂猿
C.金丝猴、丹顶鹤
D.东北虎、金丝雀
20.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要经历四种不同的形态,依次是(C)。
A.卵→蛹→蚕→蚕蛾
B.卵→丶蚕→蚕蛾→>蛹
C.卵→蚕→蛹→蚕蛾
D.蛹→蚕→蚕蛾→卵(共17张PPT)
小学科学天气、地球表面、岩石矿物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下列不是降水形式的是(C)。
B.冰雹
C.雾霾
2.下面谚语描述的天气情况和其他不同的是(C)
A.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B.喜鹊枝头叫,出门睛天报
C.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3.小红观察到校园里的国旗向西北方向飘,这时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C)。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某一天,马路上尘土和纸片满天飞,马路两旁小树弯曲晃动,据此判断此时的风速是(C)。
A.3级
B.4级
C.5级
5.同学们在自制雨量器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容器应该是(C)。
A.直筒、透明,筒身大小要相同
B.直筒、不需要透明,筒身大小要相同
C.直筒、透明,筒身大小关系不大
6.在秋季,最常见的云是(C)。
A.均匀成层、灰蒙蒙的云
B.像羽毛状的云
C.大团、堆积在高空的云
7.取少量土壤用透明塑料袋包起来,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发现袋内会出现水珠,这水来
A.泥土
B.袋子
C.空气
8.上游的河床一般(B)比较多。
A.泥沙
B.大石块
C.鹅卵石
9在下面三种岩石上滴加盐酸,有气泡冒出的是(B)。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10.以下三种土壤中,最适宜耕种水稻的是(C)。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11.下列关于矿物和作用不正确的是(C
A.金刚石—切割
B.石灰岩——造房子
C.石墨—点豆腐
12.下列岩石中,最可能出现生物痕迹的是(A
A.页岩、石灰岩
B.大理石、砾岩
C.花岗岩、砂岩
13.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A)内。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14.土壤是(C)。
A.单一物质
B.两种物质组成
C.混合物
15.在研究植被的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时,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C
A.雨量的大小和植被的多少
B.植被的多少和坡度的大小
C.坡度的大小和雨量的大小
16.(C)是地球上最具有价值的资源。
A.金矿
B.水源
C.土壤
17.下列地方属于盆地的是(B
A.西藏
B.四川
C.上海
18.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其中最上层的特点是(B
A.颗粒大的岩石
B.细腻的泥
C.大小岩石都有
19.在出现雾霾天气的时候,以下做法错误的是(B)。
A.在室内参加体育锻炼
B.多去公园散步
C.出门戴口罩
20.一天的降水量是指(C)的降水量。
A.12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共15张PPT)
小学科学空气和水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C
A.瓶子
B.风扇
C.轮胎
D.风车
2.当你制造肥皂泡时,在肥皂泡内的是(A)。
A.空气
B.肥皂
C.水
D.没有东西
3.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水的(A)会改变。
A.形状
B.颜色
C.味道
D.水量
4.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C
A.厘米
B.小时
C.毫升
D.千克
5.教室门口放有一瓶香水,在正常情况下,先闻到香味的是(A)的同学。
A.教室门口
B.教室中间
C.教室后面
D.教室窗边
6.在注射器里抽满水后,堵住出口用力压,活塞会(A)。
A.推不动
B.不能推
C.可以推到底
D.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
7.为了读出正确的温度,观测温度时视线应(B)。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D.斜视
8.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D.把温度计放在水的表面
9.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都取一块大小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B
A.冰块不够
B.保证比赛公平C.要节约冰块
D.冰块好切
10.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作(C
A.蒸发
B.凝结
C.融化
D.凝固
11.低空气温在0℃以下,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不会融化,这就是(B
A.雨
B.雪
C.雾
D.云
12.糖在水中完全溶解并搅拌均匀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底部最甜B.中间最甜
C.上部最甜
D.各个部分一样甜
13.下列方法不能将海水中的盐提取出来的是(B
A.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持续加热
B.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
C.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
D.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增加风力吹
14.下列关于水蒸气的颜色描述正确的是(B
A.白色
B.无色
C.透明
D.彩色
15.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A)。
A.室内的温度高
B.冰块比较小
C.桌子产生了热
D.冰块分解了
16.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D)。
A.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水浇灭酒精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重复一次
17把两块相同的冰分别放在两杯水中,一杯水温度是80℃,另一杯水温度是50℃,则(A)。
A.80℃水中化得快
B.50℃水中化得快
C.两块冰化得一样快
D.在两杯水中都不融化(共15张PPT)
小学科学电、磁和能量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C)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A.碰击
B.运动
C.摩擦
D.静止
2.下列物品中分别属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是(B)。
A.橡皮和木尺B.小刀和皮筋C.铁丝和铅笔芯D.钢尺和回形针
3.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是(A
A.手电筒
B.电话机
C.门吸
D.录音机
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A.风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5.在一个电路中,并联多个灯泡与只接一个灯泡相比,灯泡的亮度(D
A.亮一些
B.暗一些
C.很暗
D.无变化
6.下列材料中,不能用来制作电磁铁线圈的是(B
A.漆包铜丝
B.没有绝缘皮的铜丝
C.包有塑料皮的铝丝
D.包有橡胶皮的铜丝
7.如图所示,有三块条形磁铁。其中A端是南极,A端和C端相互吸引,C端和F端相互
排斥,那么F端是(A
A.北极
B.南极
C.与C端相反
D.无法判断
ACE
BDF
8.下列物体中,能被磁铁吸引的一组是(D
A.铝锅、铁锅
B.玻璃杯、木棒
C.钢尺、铜丝
D.回形针、铁钉
9.下列各组材料,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B)。
A.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
B.一节电池、一个小开关、两根导线
C.一节电池、两个小灯泡、三根导线
D.两节电池、两个小灯泡、三根导线
10.做磁针时,我们要用磁铁的磁极(D)摩擦几十下。
A.左右
B.来回
C.随意
D.沿同一个方向
1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会生磁,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闭合开关前导线应该与小磁针(A)
A.平行
B.垂直
C.倾斜30度角D.倾斜45度角
12.当你发现有人触电且周围又没有电闸时,你应该(C
A.用手把人拉开
B.用手把电线拿开
C.用千木棒把电线挑开
D.赶快切断电源,并拨打120
13.自制电磁铁切断电流后,铁芯还能吸起一枚大头针,可能是因为(B)。
A.没有电流电磁铁也能产生磁性B.铁芯被磁化了
C.线圈被磁化了
D.上述分析都错误
14.堤坝式水力发电站的发电原理是(A
A.流水动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B.流水动能本身能产生电
C.流水中能产生电
D.流水本身带电
15.一般情况下,低于(B)的电压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
A.1.5V
B.36V
C.110V
D.220V
16.下列关于电磁铁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D
A.电磁铁有南北极,不能改变
B.电磁铁有磁力,大小不能改变
C.电磁铁的磁力是永远存在的
D.电磁铁有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7.古代指示南北的工具——司南,是把磁勺放在光滑的(A)。
A.铜盘上
B.铁盘上
C.石盘上
D.木盘上
18.下列用电器中,通常使用直流电的是(A)。
A.手电筒
B.日光灯
C.洗衣机
D.电视机(共16张PPT)
小学科学生物与环境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B)。
A.制养者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制造者
2.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是(D
A.麋鹿
B.红树林
C.大熊猫
D.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D)。
A.阳光
B.空气
C.水
D.温度
4.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面排列正确的是(A
A.高粱→丶蝗虫→青蛙→蛇
B.蝗虫→高粱→丶青蛙→丶蛇
C.高梁→青蛙→蝗虫→蛇
D.青蛙→蝗虫→蛇→高粱
5.大量捕食青蛙带来的后果是(C
A.环境变好
B.粮食增产
C.害虫增多
D.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6.鱼必须生活在水里是因为(C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依赖生物
7.一些珍稀的动物正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D
A.进行人工饲养
B.全部带走卖掉
C.把它们迁移到安全的地方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
8.菜场上有的绿豆芽发黄,主要原因是(B)。
A.缺少空气
B.缺少阳光
C.浇水太多
D.绿豆芽死了
9.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D
A.蔷薇
B.瓢虫
C.蚜虫
D.花坛
10.绿豆芽的根会朝着(A)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没有水
C.没有土
D.与有水没水无关
11.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C
A.微生物
B.土壤
C.植物
D.动物
12.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C
A.越多越好B.越少越好
C.适度放养
D.比植物越多越好
13.在种子发芽实验中不是必需条件的是(B
A.适宜温度
B.土壤
C.水分
D.空气
14.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B)。
A.褐色
B.绿色
C.黄色
D.白色
15.农田、苗圃里的植物,株与株之间,行与行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获
得合适的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16.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
最好的营救措施是(D
A.放到森林中
B.转移到农家保护
C.移入裸子植物园
D.移入大熊猫保护基地
17.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活动,傍晚出来觅食,其体色黑暗,白天很可能是在
C)休息。
A.干燥的地方
B.潮湿的地方(共16张PPT)
小学科学地球、宇宙和时间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卫星,它的引力大小大约是地球的(A)。
A.六分之
B.八分之
C.四十九分之
D.十分之
2.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发现在一分钟内摆动了50次,下列改进的做法正
确的是(C
A.增加摆绳的长度
B.增加摆锤的重量
C.缩短摆绳的长度
D.减轻摆锤的重量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现象。
A.昼夜交替
B.日食
C.四季
D.月食
4.日本在北京的东边,和北京相差一个时区。日本学生美子早上七点起床,八点上学,那
么北京时间7:30,美子(B)。
A.还没起床
B.已经上学
C.已经吃中饭
D.无法确定
5.下列月相和月食可同时发生的是(B)。
A.朔——月食B.望——月食C.下弦——月食D.残月——月食
6.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绝大多数是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7.滴漏的速度与(C)无关。
A.滴漏的水位B.漏水孔的大小C.容器的颜色
D.与前三项都无关
8.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C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D.地球
9当日食发生时,地球上(B)能观察到日全食这种天文现象。
A.处于白天的人
B.处于月球本影中的人
C.处于月球半影中的人
D.无法确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星云紧缩形成一颗新的恒星
C.光年是时间单位
D.自家阳台上看到的星空一年四季不变
11.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是(A
A.杭州
B.北京
C.西安
D.乌鲁木齐
12.在月球上,可以看到的现象是(C)。
A.春雨
B.放风筝
C.一蹦三尺高
D.冬雪
13.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B)。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圆变缺,再变圆
D.由缺变圆,再变缺
14.北斗七星是(A)最明显的标志。
A.大熊座
B.小熊座
C.狮子座
D.天鹅座
15.摆的快慢与(A)有关。
A.摆长长短B.摆的材料
C.摆锤重量
D.摆幅大小
1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B)。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17.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南半球是(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夏至这天,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A)。
A.北极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
19.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下列属于行星的是(C)。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D.彗星
20.下列古代计时工具中,原理和其他三种不一样的是(B
A.水钟
B.日晷
C.滴漏
D.沙漏(共16张PPT)
小学科学材料、结构、物质的变化复习卷
、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吸水能力最强的材料是(B
A.木头
B.纸
C.金属
D.塑料
2.不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是(B
A.砖头
B.塑料
C.陶瓷
D.瓦片
3.大多数金属不具有的属性有(C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吸水性
D.延展性
4.古代造纸术是由(B)发明改进的。
A.爱迪生
B.蔡伦
C.牛顿
D.爱因斯坦
5.铁路上钢轨做成“工”字形的目的是(B)。
A.节省钢材
B.增加抗弯曲能力又节省钢材
C.美观
D.便于安装
6.圆顶形与拱形相比,优点是(D)。
A.产生向外推的力
B.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C.承载压力更大
D.承载压力更大,又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下列形状最稳固的是(D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三角形
8.在研究纸梁的跨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改变的条件是(C)。
A.纸的长度
B.纸的厚度
C.纸梁的跨度
D.纸的材质
9.材料的(C)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延展性
B.吸水性
C.硬度
D.导热性
10.关于瓷器和砖的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瓷器比较软,而砖比较硬
B.瓷器不会吸水,而砖会吸水
C.制作瓷器的黏土比较粗糙,而制作砖的黏土比较细腻
D.瓷器需要高温烧制,砖不需要烧制
1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C
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大浪淘沙
1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B)。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无法确定
13.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C
A.增大硬度防止碰撞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美观和防止铁生锈
D.美观和杀毒杀菌
14.瓦楞纸板有较强的抗弯曲能力,是因为它改变了(D
A.纸的宽度
B.纸的长度
C.纸的厚度
D.纸内部的形状,增大了厚度
1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D
A.颜色变化B.发光发热
C.气体生成
D.新物质生成
16.铁在哪种环境中最容易生锈?(A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C.浸没在蒸馏水中
D.浸没在植物油中
17.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浸入液体的铁钉表面变成了(C
A.银白色
B.蓝绿色
C.暗红色
D.黄色
1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D
A.氧气
B.一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碳
19.桥面平整,且能承受较大力的桥是(B)。
A.拱桥
B.钢索桥
C.独木桥
D.吊桥
20.人的足能承受较大的力量,主要原因是(B
A.足骨数量多
B.足骨组成拱形
C.脚底肌肉发达
D.人的身体较轻(共15张PPT)
小学科学健康生活和我们复习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胃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A)。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2.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C)。
A.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B.食管、口腔、胃、小肠、大肠
C.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D.口腔、胃、食管、大肠、小肠
3.骨骼对人体的作用是(B)。
A.支撑身体、输送营养
B.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
C.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B.在进行不同的运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也都不同
C.骨骼外部有肌肉、皮肤保护,因此我们不用再小心保护
D.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
5.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氮气无变化,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变化情况是(B)。
A.氧气无变化,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增加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
C.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减少了
D.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增加了
6按照工作类型来划分,人体可以分为(C)等部分。
A.头、颈、躯干、四肢
B.骨骼、关节、肌肉、神经
C.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D.头、身子、手脚
7.心脏位于(C
A.大脑
B.腹腔
C.胸腔
D.上肢
8.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B
A.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B.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C.胸廓扩大与吸气没关系
D.胸廓缩小导致吸气
9.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B)。
A.鸡蛋
B.米饭
C.肥肉
D.芹菜
10.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B)。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11.下列有利于我们保持长期均衡营养的做法是(C
A.早上来不及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可以多吃一点
B.零食和一日三餐相比,吃的数量差不多
C.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
D.晚餐要多吃,因为晚上的时间长容易饿
12.含淀粉丰富的食物是(C),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是(B)。
A.牛奶
B.水果
C.米饭
D.鱼虾
13.臭氧层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保护伞,它能吸收太阳光中过量的对生物有害的光线。你知
道是什么光线吗?
A.红外线
B.紫外线
C.伽马射线
D.电磁辐射
14.在下列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随意乱扔,(C)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
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
D.废金属
15.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C)面积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A.1平方分米B.1平方千米
C.1平方米
D.1平方厘米
16.下列做法中比较符合环保思想的是(C
A.焚烧垃圾B.开私家车上班C.用洗脸水拖地D.把垃圾填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