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物理3.2熔化与凝固 学案 (表格式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上物理3.2熔化与凝固 学案 (表格式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2-08 23: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与分析
1.理解融化和凝固2.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学习重点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教师分析与批注
熔化与凝固1、熔化【重点】(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熔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熔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熔化一样。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固体的分类(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3)熔化规律:①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②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图2是非晶体的融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融化。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例题讲解】例1: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例题2、熔化在生活中的应用1、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2、
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3、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4、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5、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6、“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2、凝固【重点】(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注:凝固也是一个过程,好别铁水变成铁块一样,需要慢慢的冷却,冷却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凝固是一个放热的过程。(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3)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注意:在题目中如果看到上面两个图我们要迅速反应哪一种是晶体,哪一种是非晶体。(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5)凝固放热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3、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注:热传递必须要有温度差,就像开空调的卧式没有关门,而客厅的“热空气”就传递到卧式,使得卧式的温度上升。所以为了节能,我们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早上要开窗通风。【课堂练习】1、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2、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A、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并存
D.
无法确定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小块铜和一大块铜熔点相同;
B、一小块铜和一小块铝的熔点相同;C、一小块铜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一小块铝和一大块铝的凝固点相同。4、常温下能看到冰化为水,而看不到铝块化为铝水,是因为:(
)A、冰块比铝块硬
B、铝块比冰块硬
C、冰的熔点比铝的熔点更接近常温
D、以上说法都不对5、火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解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先降低后升高
6.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图4—107.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8.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9.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10.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11.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1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13.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14.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___.15.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16.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非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