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分布
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万里长城、 、 、 、等已被列入《 》。
下列词语体现了南、北方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你知道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是南、北方在那些方面的差异吗?请将下列各方面的差异用合适的词语来表示。
南船北马 南腔北调 南矮北高 南繁北齐 南尖北平 南轻北重 南甜北咸 南涝北旱 南米北面 南瘦北胖 ……
例:
交通运输——南船北马
工业部门——南轻北重
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南甜北咸
自然灾害——南涝北旱
民居特点——南尖北平
语言差异——南繁北平
人体外部特征——南矮北高 南瘦北胖
音乐——南腔北调
交通运输可以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实现货物和人员的流通。
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安全性好,受天气条件限制小等优势,往往承担长途运输。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它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运量较小 公路运输一般负担短途运输,但在铁路运输和水运不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承担长途运输任务。公路运输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水路价格便宜,运量大,速度慢但容易受到水位等条件的限制。
空运速度快,但价格昂贵,运量小,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
读“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费与距离的相关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货物类别数量 起点到终点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 北京-拉萨
一吨活鱼 密云水库-北京城区
五十吨钢材 上海-济南
一万吨海盐 天津-上海
十万吨大米 武汉-上海
选择运输方式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分布:东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大,西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小;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南方的内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海洋运输:沿海航线有北方航线(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线(广州、香港为中心)。航空运输: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兰州、株洲、徐州。铁路干线:东西干线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干线:京哈—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指图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名称
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长江干流航线相交的铁路线自西向东是:
①宝成——成昆线 ,
②焦柳线 ,
③京广线 ,
④京九线 ,
⑤京沪线;
(2)该地区缺少煤炭资源,但水资源丰富,其中位于长
江的支流河上的E二滩 水电站,是我国目前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干流上的F三峡水电站于2006年5月20日正式建成,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方 向 车 次 出发时刻 到达时刻
上海-昆明 K181 1:08 0:56
广州-昆明 K365 1:57 1:45
南宁-桂林北 N802 8:25 13:10
昆明-上海 K182 9:26 9:16
南宁-北京西 T6 9:50 20:00
南宁-西安 K316 10:47 6:33
南宁-玉林 N826 13:48 17:19
南宁-北京西 Z802 10:10 19:20
南宁-北海 N819 14:45 12:31
南宁-北京西 1556 8:20 23:50
桂林北-昆明 2055 15:49 15:37
南宁-成都 K142 17:53 19:38
南宁-昆明 K393 18:09 8:29
下面是2006年6月20日,南宁市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
(1)请你查出表中T字头列车在南宁—北京之间运行时间为 10时10分 。而Z字开头列车的运行时间为 9时10分 。1556次列车在此区间的运行时间为 15时30分 。那么请你分析南宁—北京的列车T字头开头的列车属于特快 ,Z字开头的列车属于直达快速 ;T字头的列车和纯数字的列车相比,有快且有的站点不停 的特点。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一日内最早到达的列车为Z802 次。如果考虑价格因素,你认为1556 次列车的硬卧最便宜。
(2)K181次列车是由上海 开往昆明的列车。
(五纵三横)
南北: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哈——京广线
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东西: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焦柳线
宝成线
成昆线
青藏铁路
我国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
徐州:陇海、京沪
郑州:陇海、京广
兰州:陇海、兰新、包兰、兰青
株洲:浙赣、湘黔、京广
成都:宝成、成昆、成渝
交通运输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列铁路枢纽名称填到图中的相应位置上:
兰州、徐州、株洲
(2)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线;
②________________线;
③________________线;
④________________线。
兰州
徐州
株洲
兰新
成昆
京九
浙赣
读“2003年北京-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T85 T31 T21 1461 车次
北京
↓
苏州 北京
↓
杭州 北京
↓
上海 北京
↓
上海 自北京起千米 站名
17:01
20:34
21:46
2:40
4:35
6:27
6:54 15:50
↓
20:21
1:16
↓
↓
↓
5:45
↓ 18:00
↓
22:31
3:26
↓
↓
↓
↓
8:00 15:18
19:55
21:36
5:06
7:48
10:53
11:24
↓
12:27 0
376
479
979
1160
1337
1379
1458
1463 北京
德州
济南
蚌埠
南京
无锡
苏州
上海西
上海
第21次列车的始发站是________,终点站是________,它与________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____________次列车快.
北京
上海
1461
T2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重工业是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我国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两大工业地带。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京津唐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高新技术产业:①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成本中用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所占比例大;3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4能源、原材料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②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要求布局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区域。
以沈阳、大连为中心
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①___② ___ ③ ___ ④ ___ ⑤ ___ ⑥ ___ ⑦ ___ ⑧ ___ ⑨ ___
1.图中A为_____基地,以__、___为中心。
2.图中B为_____基地,以__、___、____为中心。
3.图中C为_____基地,以__、___、___为中心。
4.图中D为_____基地,以__、___、__为中心。
钢铁工业分布新趋势:在沿海港口城市
主要因素:一方面__,另一方面______。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
气候:热量、光照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习 惯
国家政 策
市 场
发展农业应遵循因地制宜 的原则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我国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外,农业生产还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产习惯、国家政策、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基地建设:我国在粮食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建设了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在华北平原、淮北、新疆等地建设了一批商品棉基地。五大商品棉基地: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淮北、江汉平原、新疆南部。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建立了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走现代农业之路:大力推广现代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同时要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生态农业——基塘生产 建设农业基地: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
2.南方地区热量___,降水___,适宜发展____种植业。
3.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草地___,适宜发展____业。
我国南方某县
1.西北内陆地区山高坡陡,适宜发展_____业。
2.丘陵地区草山草坡面积较广,适宜发展_____业。
3.中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_____业。
4.东南部地区河湖密布,适宜发展_____业。
图为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请你合理安排生产布局。
1.种植业宜在___,
渔业宜在___,
经济林(茶、果树等)业宜在___,
用材林业宜在___,
2.该地森林的环保作用表现在___,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名称。
①____② ____ ③ ____ ④ ____ ⑤ ____ ⑥ ____ ⑦ ____ ⑧ ____ ⑨ ____
2.比较三大商品粮基地的耕作熟制的差异。
①____③ ____ ⑧ ____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商品粮基地的名称。
A__,B__C___D__,
E___。
2.上述商品粮粮基地中,主要种植杂交水稻的生产基地是____,以小麦为主的地区是____。
3.我国商品基地大多分布在____流域,因为这里地形___,土壤__,降水__,自然条件优越,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粮食生产水平。
4.粮食生产水平的高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靠____.
中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农作物分布示意
东北平原
种植春小麦、玉米,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棉花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两熟或三熟。
西北内陆有灌溉水源的地方种棉花、小麦瓜果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种植青稞、小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通过人工培育和饲养动植物来获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渔等部门。
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并且具有可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我国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种植业存在于明显差异:北方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棉花、花生等;南方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 。我国 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原、绿洲和河谷地区。
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西部)和农耕区畜牧业(东部)。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寒草原区,以放养牛、羊、马、骆驼为主。农耕区畜牧业主要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我国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分布特征: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华北地区:地多水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如何解决浪费和污染严重?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读南水北调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南多北少 。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长江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华北 、 西北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 京杭运河 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4)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解决我国北方缺水问题还有哪些措施?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土地资源:①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
②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最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③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分布:耕地分布:东部季风区;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林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北内陆地区。
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等。
⑤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先后颁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确定为基本国策。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水田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B区域表示____旱地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_秦岭—淮河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 0 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 800 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①为_东北_____林区,②为_西南_____林区。
(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大兴安岭________和___小兴安岭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横断山脉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山区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平原____地区。
A
B
C
D
E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 其他 B . 建设用地 C . 草地 D . 林地 E . 耕地 。
2.由此可知,我国耕地、林地比重 偏小,草地比重 最大 。
3.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先后颁布了《 土地管理法 》、《 森林法 》和《 草原法 》等法律,并把“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切实保护耕地 ”确立为基本国策。
中国 世界 中国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耕地 0.1 公顷 0.36公顷 67位
人均林地 0.12公顷 0.9公顷 80位
人均草地 0.23公顷 0.76公顷 121位
人均河流径流量 2600立方米 11000立方米 88位
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
(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读到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的文章,这与我们“资源大国”似乎有矛盾,你对此有何认识
从总量看,我国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如果以人均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衡量,就不能说我国资源丰富了。
(4)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人口数量的增多;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